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观赏方式:肉眼观赏 双筒望远镜辅助观赏 需以口径10公分(4吋)以上的天文望远镜观赏 可拍照 ★★

  2023年4月12日6时10分,水星将抵达今年第一次东大距的位置,水星与太阳之间的日距角约为19.5度,视星等可达0.0等。

  由于水星是内行星,平时都在太阳附近难以观察,但当水星来到「大距」的位置时(通常发生于太阳-水星-地球三者连线接近直角,水星位于这个角顶点位置时),从地球上所见的水星离太阳最远,届时在日出或日落时所见的水星仰角较高,最容易观看。其中,当水星位于太阳以东时称为「东大距」,见于日落后的西方天空;位于太阳以西时为「西大距」,见于日出前的东方天空。

2023年4月12日18:30的水星模拟示意图。
2023年4月12日18:30的水星模拟示意图。以上示意图由Stellarium软体产生。

  4月12日,水星将会在日落后出现于西北西方,仰角约18度,亮度约0等,以肉眼即可发现它的踪迹,随着天色渐暗,水星也会更加清楚,同时它也即将西落,因此需挑选西北西方向空旷处才可见。

  如果能在天气稳定的环境下用望远镜观察水星,可看到本次水星东大距时,其形状呈弦月般的外观,相位为0.38。此时的水星视直径只有7.8角秒,最好使用口径20公分以上的望远镜来观察其盘面的形状。(编辑/台北天文馆技佐许晋翊)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观赏方式:肉眼观赏 双筒望远镜辅助观赏 需以口径10公分(4吋)以上的天文望远镜观赏 可拍照 ★★

  水星和金星绕太阳的轨道都在地球轨道以内,故有「内行星」之称。从地球上观看,这两颗行星常在太阳左右,仅能在清晨日出前或傍晚日落后的短暂时机观看,因此常有「晨星」与「昏星」之称。而水星另有「辰星」的别称。

  2022月12月21日23时31分,水星将抵达今年最后一次东大距的位置,水星与太阳之间的日距角约为20.1度。

  由于水星是内行星,平时都在太阳附近难以观察,但当水星来到「大距」的位置时(通常发生于太阳-水星-地球三者连线接近直角,水星位于这个角顶点位置时),从地球上所见的水星离太阳最远,届时在日出或日落时所见的水星仰角较高,最容易观看。其中,当水星位于太阳以东时称为「东大距」,见于日落后的西方天空;位于太阳以西时为「西大距」,见于日出前的东方天空。12月21日,水星会于日落后出现在西南西方,仰角约15度,亮度约-0.6等,以肉眼即可发现它的踪迹,随着天色渐暗,水星也会更加清楚,同时它也即将西落,因此需挑选西南西方空旷处才可见。

2022年12月21日17时30分西南方低空模拟画面。
2022年12月21日17时30分西南方低空模拟画面。以上示意图由Stellarium软体产生。

  如果能利用望远镜观察水星,可看到本次水星东大距的形状呈弦月般的外观,相位为0.62。此时的水星视直径只有6.68角秒,最好使用口径20公分以上的望远镜来观察其盘面的形状。(编辑/台北天文馆技佐许晋翊)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观赏方式:肉眼观赏 双筒望远镜辅助观赏 需以口径10公分(4吋)以上的天文望远镜观赏 可拍照 ★★

  水星是离太阳最近的行星,属于内行星之一,当地球和水星在天空运行时,与太阳的相对位置一直在变化,此三星的重要相对位置可分为下合、上合、东大距与西大距等。当水星与太阳位于相同黄经时称为水星合日,如果水星位于地球与太阳之间,称为下合;远离地球时的合称为上合。此刻水星出现时,都伴随着太阳,所以无法观测到水星。而水星与太阳之间的最大视角距离,称为大距。水星位于太阳东侧时,称为水星东大距,位于太阳西侧时,称为水星西大距,水星移动至大距位置前、后的期间,是观测水星的最佳时刻,追星族要把握这时间。

水星大距、合位置示意图。
水星大距、合位置示意图。

  从地球上观察水星与太阳距角不会超过28度,水星在西大距前、后期间,最佳观赏时间发生在日出前东方天空;而水星在东大距前、后期间,最好观测时间发生在日落后西方天空。此两个时间点,可以在地平线稍高处看到水星,但通常容易受到曙光或暮光影响,如果地平面厚重的大气不稳定时,观察水星将成为一件困难的事。

  8月28日0时14分水星将发生今年第三次东大距,日距角27.3度,此时太阳与水星都还在地平线下无法观测,当天太阳于18时17分西沉,建议追星族可以在太阳西沉后,朝向西方地平线附近寻找水星,此刻水星位于室女座方向,视亮度0.2等,仰角约15度。如果想拍下水星的影像,请参考台北星空第104期-固定摄影拍水星。此外,8月29日还将发生「水星合月」,两者相距6.6度。当天为农历八月初三,月亮显现出极细的眉月。届时水星、眉月与角宿一相聚一起,构成别致的天文美景,更值得您欣赏!(编辑/台北天文馆林琦峯)

2022年8月28日水星东大距示意图。
2022年8月28日水星东大距示意图。以上示意图由Stellarium软体产生。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观赏方式:肉眼观赏 双筒望远镜辅助观赏 需以口径10公分(4吋)以上的天文望远镜观赏 可拍照 ★★

  夜间肉眼可见的五颗行星为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4月17日至19日这几天拂晓时分,可见土星、火星、金星与木星这四颗行星在东方天空约30度范围内等距离排成一直线的美景。最近可以亲眼目睹水星的风采吗?

  水星公转周期约为88天,配合地球公转,与地球的会合周期约为116天。2022年第一次水星东大距在1月7日发生,接下来,第二次水星东大距将于4月29日发生,水星东大距表示水星的位置在太阳的东边,且与太阳的角距达到最大,因此较容易观看,可于日落后在西方地平面附近观看水星。但是当天的水星东大距发生时间为16时9分,日距角20.6度,太阳约18时23分西沉,太阳西沉后,在西北西方距离地面仰角20度左右的位置才有机会找到水星,视亮度0.2等。如果想拍下水星的影像,请参考台北星空第104期-固定摄影拍水星

  刚好4月29日前后几天水星从著名的金牛座昴宿星团(M45)掠过,建议使用双筒望远镜或天文望远镜来观赏,将此天文美景尽收眼底。

  水星将在6月时加入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的行列,届时肉眼可见的「五星」将在东方天空排成一直线,届时不妨起了个大早来观赏。(编辑/台北天文馆施欣岚)

2022年4月29日水星东大距示意图。
2022年4月29日水星东大距示意图。以上示意图由Stellarium软体产生。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观赏方式:肉眼观赏 双筒望远镜辅助观赏 需以口径10公分(4吋)以上的天文望远镜观赏 可拍照 ★★

  水星和金星绕太阳的轨道都在地球轨道以内,故有「内行星」之称。从地球上观看,这两颗行星常在太阳左右,仅能在清晨日出前或傍晚日落后的短暂时机观看,因此常有「晨星」与「昏星」之称。而水星另有「辰星」的别称。

  2022年首次水星东大距将于1月7日19时04分发生,日距角19.2度,视亮度-0.6等。水星东大距表示水星与太阳间离角达到最大,且水星在太阳的东边,此时受太阳光的影响最小,可以在日落后于西南方低空找到水星,是难得的观赏佳机。

  水星东大距当天,太阳约17时20分西沉,接近18时就有机会找到水星。水星可以只凭眼睛观赏,若以双筒望远镜更容易找到。如果能透过天文望远镜观看,还能见到水星呈现弦月状,相当特别。

  1月7日傍晚不仅能见到水星东大距,还能看到月亮伴随三颗行星一字排开的美景。弯弯的月亮位置最高,接着是最为明亮的木星、亮度达-2.1等,土黄色的土星最暗为0.7等,水星则出现在下方。此外,从1月4到6日,月亮每天会行经一颗行星旁(行星合月),构成特殊的天文景象。如果想留下美丽星空影像,推荐您参考台北星空第104期-固定摄影拍水星,教你如何用手机拍水星!(编辑/台北天文馆研究员李瑾)

2022年1月7日傍晚,水星所在位置示意图。
2022年1月7日傍晚,水星所在位置示意图。以上示意图由Stellarium软体产生。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观赏方式:肉眼观赏 双筒望远镜辅助观赏 需以口径10公分(4吋)以上的天文望远镜观赏 可拍照

  水星和金星绕太阳的轨道都在地球轨道以内,故有「内行星」之称。从地球上观看,这两颗行星常在太阳左右,仅能在清晨日出前或傍晚日落后的短暂时机观看,因此常有「晨星」与「昏星」之称。而水星另有「辰星」的别称。

  2021年9月14日12时24分,水星将达到今年第3次、也是本年度最后一次东大距位置,日距角26.8度,视亮度0.1等。水星东大距表示水星与太阳间离角达到最大,且水星在太阳的东边,此时受太阳光的影响最小,可以在日落后靠西方低空找到水星,是难得的观赏佳机。

  水星因与太阳离角太小,即使在大距的时候,可见时的仰角依然不高,当天约19时10分左右水星即已西沉,需把握日落后到19时这段时间,选择西方无遮蔽处观看。除了以肉眼观赏外,若辅以双筒望远镜还能看到如弦月般的外观,但由于水星视直径只有6.83角秒,建议使用口径20公分以上望远镜观看。水星非常接近太阳,因此比金星还不容易看见,这是今年最后一次在日落后见到水星的机会,错过这次就要等到明年啰!

  水星没有天然卫星,但它有一个稀薄的外逸层,因此表面如同月球般有许多的坑洞。水星是唯一与太阳轨道共振的行星,这种共振使得一个水星日的长度是水星的两年,也就是说对水星上的人说一天相当于两年。(编辑/台北天文馆赵瑞青)

2021年9月14日傍晚,水星所在位置示意图。
2021年9月14日傍晚,水星所在位置示意图。以上示意图由Stellarium软体产生。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观赏方式:肉眼观赏 双筒望远镜辅助观赏 需以口径10公分(4吋)以上的天文望远镜观赏 可拍照 ★★

  2021年5月17日13时54分,水星到达东大距位置,与太阳的距角为22.0度,亮度为0.4星等。由于水星是内行星,平时都在太阳附近难以观察,只有在「大距」时(指水星与太阳视角距离最大),才较容易观看。以此次东大距为例,水星在太阳东方视角最远处,因此日落后,有机会在西方低空处找到水星。此外,今年有3次东大距,这次是第2次,虽然日距角不是最远的一次,但水星与太阳连线与地平线较垂直,在日落时水星仰角相较为高,因此较容易观测。当天金星距离水星不远,约8度。由于金星非常明亮,可以利用金星为寻找水星的指标,更容易找到它。(编辑/台北天文馆助理研究员李瑾)

2021年5月17日傍晚,水星所在位置示意图。
2021年5月17日傍晚,水星所在位置示意图。以上示意图由Stellarium软体产生。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观赏方式:肉眼观赏 双筒望远镜辅助观赏 需以口径10公分(4吋)以上的天文望远镜观赏 可拍照 ★

  2021年1月24日9时57分,水星到达今年第一次东大距的位置,与太阳之间的距角约为18.6度,日落时见于西南西方低空,仰角约15度,亮度约-0.6等,以肉眼即可发现它的踪迹。

  由于水星是内行星,平时都在太阳附近难以观察,但当水星来到「大距」的位置时(通常发生于太阳-水星-地球三者连线接近直角,水星位在这个角顶点位置时),从地球上所见的水星离太阳最远,届时在日出或日落时所见的水星仰角较高,最容易观看。其中,当水星位在太阳以东时称为「东大距」,见于日落后的西方天空;位在太阳以西时为「西大距」,见于日出前的东方天空。

  如果能利用望远镜观察水星,可看到本次水星东大距的形状呈弦月般的外观,相位为0.54。此时的水星视直径只有7.02角秒,最好使用口径20公分以上的望远镜来观察其盘面的形状。(编辑/台北天文馆研究组技佐许晋翊)

Mercury 水星
2021年1月24日18时西南西方所见模拟影像,若搭载高倍数望远镜则可见水星呈弦月状。以上示意图由Stellarium软体产生。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观赏方式:肉眼观赏 双筒望远镜辅助观赏 需以口径10公分(4吋)以上的天文望远镜观赏 可拍照 ★

  水星离太阳较近,视角移动快,因此发生“大距”的频率较高。2020年10月2日将发生今年第三次东大距,与太阳的距角为25.8度,亮度0.0等。日落时有机会在西方低仰角处,以肉眼观看。同时还可在西方较高仰角处看到明亮的木星与土星。如果能利用望远镜,可看到水星如弦月的外观,相位为0.60。由于水星视直径只有6.83角秒,最好使用较大口径望远镜并配合较大倍率来观察。(编辑/台北天文馆助理研究员李瑾)

2020年10月2日傍晚,水星所在位置示意图。
2020年10月2日傍晚,水星所在位置示意图。以上示意图由Stellarium软体产生。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观赏方式:肉眼观赏 双筒望远镜辅助观赏 需以口径10公分(4吋)以上的天文望远镜观赏 可拍照 ★★

  2020年6月4日,水星达今年第二次东大距的位置,水星与太阳之间的日距角约为23.6度,日落时在西偏北方,仰角约20度,亮度约0.4等,以肉眼即可发现它的踪迹。这次也是今年三次东大距中,与太阳视距离最远的一次,是今年最适合观赏水星的机会。

  由于水星是内行星,平时都在太阳附近难以观察,但当水星来到「大距」的位置时(通常发生于太阳-水星-地球三者连线接近直角,水星位于这个角顶点位置时),从地球上所见的水星离太阳最远,届时在日出或日落时所见的水星仰角较高,最容易观看。其中,当水星位于太阳以东时称为「东大距」,见于日落后的西方天空;位于太阳以西时为「西大距」,见于日出前的东方天空。

1580643785938423.jpg
2020年日落时所见的水星仰角与方位。取自2020年天文年鉴

  如果能利用望远镜观察水星,可看到本次水星东大距的形状呈弦月般的外观,相位为0.38。此时的水星视直径只有8.08角秒,最好使用口径20公分以上的望远镜来观察其盘面的形状。

  本次水星东大距时,水星位于双子座。约座落在小犬座南河三与御夫座五车二两颗亮星之间,可以一并欣赏喔!(编辑/台北天文馆虞景翔)

模拟6月4日傍晚时,水星位置与其外观。
模拟6月4日傍晚时,水星位置与其外观。以上示意图由Stellarium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