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观赏方式:肉眼观赏 双筒望远镜辅助观赏 需以口径10公分(4吋)以上的天文望远镜观赏 可拍照 12月12日前为日出前可见,12月14日后为日落后可见 ★★★★

  12月17日更新近况。

  12月6日更新:适合观看日期、时间及拍摄方式。

2021a1伦纳德彗星连续摄影动画。
C/2021 A1 (Leonard)伦纳德彗星连续摄影动画。

  11月4日更新:图片更新、内容部分更新。

由台北天文馆透过远端望远镜拍摄的C/2021 A1 (Leonard)影像。
▲由台北天文馆透过远端望远镜拍摄的C/2021 A1 (Leonard)影像。

  4月15日更新:其最大亮度已下修为4等,虽然变暗,但仍属肉眼可见。

  C/2021 A1 (Leonard)是一颗长周期彗星,于2021年1月3日被G.J.Leonard在莱蒙山天文台发现,是2021年发现的第一颗彗星,当时它距离太阳5AU(约7.5亿公里),经历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即将抵达近日点,目前的总亮度已提升至6等左右,预计于2021年12月17日最接近地球,粗估届时总亮度将达到4等,是截至目前为止2021年最明亮的彗星。

  欲欣赏该彗星的民众必须到无光害的高山,利用双筒望远镜可以隐约见到它的朦胧身影,12月14日以后可于日落后见于西方低仰角处。

  若有兴趣拍摄者,依指向正确的方向并使用8公分以上口径的望远镜,将相机的曝光时间控制在1分钟左右即可见其彗发及发尾(仍取决于相机及望远镜性能),实际经过的大略路径详见下图。(编辑/台北天文馆研究组技佐许晋翊)

C/2021 A1 (Leonard)
▲以Stellarium制作,12月期间每隔1日的彗星路径预报,目前为日落后才可见。此为折线图,并非真实路径。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观赏方式:以肉眼观赏即可 可拍照

  本周日12月19日是今年度最后一次满月,同时也是年度最小满月,相较于5月26日的最大满月,月球视直径缩小了约15%,大约像是新台币10元与5元硬币的差别,周日晚上不妨抬头看看月亮是不是真的比较小?

  由于月球绕地球的轨道是椭圆形,所以与地球的距离时近时远,视直径也会跟着改变。12月18日10点45分月球通过远地点,距离地球约40.63万公里,使得19号的满月成为今年最小满月。

陈晃铭先生所摄最大满月和最小满月。
陈晃铭先生所摄最大满月和最小满月。

椭圆形的月球轨道,使地球上所见的月球大小不一样。
椭圆形的月球轨道,使地球上所见的月球大小不一样。

  随着每次满月轨道位置的不同,约每13-14个满月,其位置恰好在月球公转轨道的近地点附近,将使得此时地球上所见的满月视直径最大,有时被戏称为「超级满月」。相对地,约每13-14个月,满月位置恰好在月球轨道的远地点附近,则使地球上所见的满月视直径偏小,如同今年12月19日的满月。(编辑/台北天文馆虞景翔)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人马座A*是银河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周围有一群编号S的恒星被它强大重力场的所束缚。科学家观测这些恒星轨道并测得人马座A*的质量,这项研究也赢得了2020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但工作并未完成,最近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地外物理研究所公布更精确成果。团队使用甚大望远镜干涉仪(VLTI),将4具8.2米望远镜与4具可移动的1.8米辅助望远镜的相干涉,获得极高的空间分辨率,使他们能以无与伦比的准确性跟踪人马座A*周围恒星S2、S29、S38和S55,也测定了一颗新恒星S300。还发现S29在2021年5月最接近黑洞,仅以130亿公里距离(90倍日地距离)通过人马座A*,且测得创纪录的高速(8,740公里/秒)。

  新的观测结果证实恒星遵循广义相对论所预测的路径,也确定人马座A*质量为太阳的430万倍,误差为0.25%。之前测量值为415.4万倍太阳质量,不确定性为 0.27%。团队表示,2022年将有几颗S星到达近黑洞点,将能对黑洞与广义相对论提供更多资料。(编译/台北天文馆研究员李瑾)

银河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
2021年3月至7月期间使用欧南天文台的甚大望远镜干涉仪(VLTI)上GRAVITY仪器观测。

资料来源:Science Alert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一个国际天文团队对一对名为PSR J0737−3039A/B脉冲星进行了16年的观测,他们分析了从2003年至2019年来自澳大利亚、美国和欧洲的七座无线电波望远镜对双脉冲星系统的观测结果,再次验证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预测。

  脉冲星是中子星的一种,是非常小的致密天体,从它们的磁极发出强大的辐射束和粒子束。PSR J0737−3039A/B于2003年发现,距离我们约2,400光年,两颗脉冲星靠得很近,它们在短短147分钟内以每小时高达100万公里的速度互绕。其中一颗脉冲星每秒同时绕其轴旋转44次,而它的伴星则每2.8秒旋转一次。每次脉冲星旋转时,我们就会在地球上获得一个爆炸性的无线电波束。

  研究人员表示这些脉冲都会非常有规律地到达,除非有东西挡住,或是其他的天体物理现象而导致这些脉冲延迟到达。研究团队发现由于此两颗星周围的时空强烈曲率,使无线电脉冲不仅比预期的时间晚到达,而且光线还被偏转了0.04度。这是迄今为止对爱因斯坦理论最严格的测试,它设定了一个标准,一个未来的实验必须在精度方面「操作」的标准,以便对广义相对论进行具有任何意义的测试。

  广义相对论与量子力学所描述的其他基本力不兼容。因此,继续对广义相对论进行最严格的测试,以发现该理论如何以及何时崩溃。未来发现任何偏离广义相对论的情况,都将会是一项重大发现,它将为目前对宇宙理论理解之外的新物理学开一扇窗,并有可能有助于发现自然界基本力的统一理论。该研究结果发表于《Physical Review X》期刊上。(编译/台北天文馆赵瑞青)

双脉冲星PSR J0737−3039A/B的示意图。
双脉冲星PSR J0737−3039A/B的示意图。

资料来源:The Hack Posts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NASA研究数据显示,在国际太空站生活六个月以上的太空人,至少半数会出现视力减退的问题,这被认为是影响太空人最危险的医疗问题之一,科学家甚至担心这可能会是未来为期两年火星任务的隐忧,若太空人因视力问题,影响了任务执行,那将会是一场灾难。

  这伤害的发生是因为太空与地球环境不同,在地面环境,人们每天约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是直立的状态,人体内的各种液体在重力的作用下会离开大脑。但是在太空微重力的环境下,没有明显的躺下和起立的变化,随着时间的增长,导致超过半加仑的体液会漂浮到头部并挤压眼球,这会让眼球后部逐渐变平,出现视神经肿胀和视力受损等问题,导致一种所谓为SANS的神经眼综合病症。

  新发明的太空睡袋像一个圆筒状支架,从腰部开始套住太空人的身体。睡袋里面配备像吸尘器一样的装置,会产生压力差,将体液吸向脚部,可防止它在大脑中聚积及对眼球产生破坏性的压力。

睡袋有一个坚固的框架,可以将体液从大脑吸向脚部。
睡袋有一个坚固的框架,可以将体液从大脑吸向脚部。

太空人Serena Auñón-Chancellor在国际太空站上使用眼底镜检查眼睛。
太空人Serena Auñón-Chancellor在国际太空站上使用眼底镜检查眼睛。

  还在测试阶段的太空睡袋还有些问题需要厘清,譬如每个太空人都需要使用吗?使用时间的长度和时间点?还有剂量与强度的问题……等。另外,睡袋还可能有助于抵消太空人的异常血流,改善微重力下心脏不规则收缩,就是所谓心房颤动的风险。(编译/台北天文馆刘恺俐)

资料来源:BBC news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天文学家首次探测到一颗类似太阳的年轻恒星正爆发,其能量比在太阳所测得大10倍。太阳经常发生闪焰,每次闪焰释放与数百万颗氢弹一样多的能量。此外,也常同时发生日冕物质抛射,并释放电浆穿越太空。当日冕物质抛射撞击地球时,会造成地磁风暴而损坏卫星及破坏电网。例如在1989年一次日冕物质抛射使整个加拿大魁北克省停电,甚至损坏了纽泽西州的变压器!以前的研究认为,黄矮星会爆发超级闪焰,比太阳闪焰威力大10倍,但未有观测记录。但最近在111光年外的恒星EK Draconis观测到超级闪焰。

  EK Draconis是太阳相似但年龄要小得多的恒星,年龄约5000万到1.25亿岁,之前的就常观测到闪焰。科学家们在2020年1月至4月期间使用NASA的凌日系外行星巡天卫星、京都大学的Seimei望远镜和佐用西播磨天文台的Nayuta望远镜观测EK Draconis,在2020年4月5日发现超级闪焰,大约30分钟后也看到似乎是日冕物质抛射的现象,速度约每小时180万公里,估计它的质量是已知最大的太阳日冕物质抛射的10倍。该团队表示,此次只捕捉到日冕物质抛射的初始阶段,因此尚不确定它最后是落回恒星上还是被喷射到太空中,未来目标将观测这类恆星日冕物质抛射的后期阶段。这项研究也表明,太阳在年轻时也可能会爆发巨大的日冕物质抛射,进而影响早期的地球生命。研究发表在《自然·天文学》学刊上。(编译/台北天文馆研究员李瑾)

观测到EK DRACONIS巨大星班(黑子)
观测到EK DRACONIS巨大星班(黑子)

资料来源:Space.com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2021-12-13 达到最亮(限大型天文望远镜观测)★

  2021年12月17日有一颗「潜在危险小行星」(163899)飞掠地球,该小行星的直径估计为790±25公尺,比台北101还要大,也是近期(30天内)飞掠小行星之中最大的一颗,最近的时候距离地球0.036AU,其速度达到了每秒5.6公里。

  潜在危险天体(potentially hazardous object,PHO)是指轨道有撞击地球的可能,且其大小足以对地球造成全球或局部区域重大损害的近地天体,而最常见的又称为潜在危险小行星,其定义为与地球的最小轨道交点距离少于0.05AU(19.5月距),并且绝对星等达22等或更亮。

  该小行星有正式编号,却尚未命名,故目前仍沿用先前的暂时编号名称2003 SD220,该小行星已经发现了18年,虽然与其它小行星相比,(163899)非常大,也相对较近,但它距离我们仍然太遥远,换算后其实还有536万公里,不会对地球造成任何危害,它最亮可能达到13等,有机会利用大型天文望远镜见其身影,详细预报路径及亮度预测请点击此处。(编辑/台北天文馆技佐许晋翊)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微中子的质量是多少?这个问题已经困扰了物理学家几十年,虽然它很小,但应该也不太可能是零,或许就像脑筋急转弯一样,要跳脱出固有的思维模式来寻找答案。

  筑波大学、京都大学、东京大学的物理学家们使用一个新方法试图模拟其结果。从技术上来说,科学家曾经认为这种幽灵般的粒子可能与光子一样没有质量,但在20多年前,我们得知了微中子有三种不同的形式或者说「味道」,并且在移动的过程中会一直在这三种之间相互转换。正因为如此,科学家们坚信微中子一定也有质量,若微中子没有质量,它们会在真空中以光速运动,时间对它们来说毫无意义,意即根本不会在形式上转换才对。

  在一个典型的物理模型中,你可以将假设性的物体,譬如假想太阳系或是一堆原子输入进电脑的三度空间模拟,透过时间的推移去观察最后会发生什么。这种多体问题可以用大尺度模拟来达成,但次原子粒子相较于经典粒子可能不会遵循相同的规则,所以在这个新模拟中,研究人员从电浆物理学中借鉴了一个叫做弗拉索夫模拟(Vlasov simulation)的概念,而不是把微中子视为离散的经典物体,这个概念是将其视为连续的介质。

  配合日本理化研究所计算科学中心的超级电脑模拟,它们将400兆个网格及3300亿个天体的计算统合后,似乎准确地重现了宇宙微中子的复杂动力学,也同时为微中子的质量设定了上限,即单个电子的50万分之一。

  论文第一作者,东京大学的物理学家吉川浩司表示,未来的工作将需要调整细节,希望能将微中子的质量测量的更加精确,而且此一创新方法已经获得入围2021年ACM戈登贝尔奖,以此法模拟大尺度结构的革命性新方法,不仅是物理学家渴望精确了解微中子的质量而已,同时也能应用于电浆物理学,该研究发表于电脑资讯科技全文资料库(ACM digital library)。(编译/台北天文馆技佐许晋翊)

资料来源:Science Alert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一群来自荷兰、英国和美国的天文学家在AGC 114905中没有发现暗物质的踪迹,该研究结果发表于《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上。

  AGC 114905是一个距离地球约2.5亿光年,且富含气体的超稀疏星系(Ultra diffuse galaxy),超稀疏星系的大小与银河系相当,但恒星的数量却少了数千倍,因为缺乏恒星形成的气体,因此光度极低,这表示当你往该星系方向看过去时,会难以发现此类星系的存在。

  研究团队使用甚大天线阵(VLA)在2020年7月至10月期间,收集了长达40个小时AGC 114905中气体旋转的数据。随后,他们制作了一张图表,x轴显示气体到星系中心的距离,y轴显示气体的旋转速度。这是揭示暗物质存在的标准方法,而图中显示AGC 114905中气体的运动可以完全用普通物质来解释。

  目前普遍的论点认为暗物质是星系组成的关键,所有星系当然包含超稀疏星系,只有在与暗物质结合时才能存在。研究人员表示目前的问题是理论预测AGC 114905中一定存在暗物质,但观测的结果却表明没有,事实上,理论和观测之间的差异只会越来越大。

  因此在论文中,研究人员逐一列出了缺乏暗物质的可能解释。例如:AGC 114905可能已经被附近的大型星系剥离了暗物质,但是没有。而在著名的星系形成框架,即所谓的冷暗物质(Cold Dark Matter)模型中,我们将不得不引入远远超出通常范围的极端参数值。此外,还使用修正的牛顿动力学,这是冷暗物质的另一种理论,我们无法重现星系内气体的运动。

  还有另一个假设可能会改变他们的结论,那就是他们认为团队正在观察星系的估计角度。研究人员表示这个角度必须与他们的估计大相径庭,才会有暗物质存在的空间。同时,研究人员也正在详细检查另一个超稀疏星系,如果在那个星系中仍然没有观测到暗物质的踪迹,将更有力的支持无暗物质的星系的论点。(编译/台北天文馆赵瑞青)

图片显示富含气体的超稀疏星系AGC 114905,蓝色为恒星、绿色为中性氢气。
图片显示富含气体的超稀疏星系AGC 114905,蓝色为恒星、绿色为中性氢气。

资料来源:SCI-NEWS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中国的玉兔二号月球车在探索月球背面的冯·卡门(Von Kármán)撞击坑时,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物体,在非常模糊影像中,它似乎是立方体突出物。这奇异物体被戏称为“神秘小屋”。中国国家航天局表示,玉兔二号要走两三个月,才能靠近看清楚。需要这么久部分原因是月球车需要缓慢行驶,才能穿越布满砾石的危险地形,此外在持续两星期的月球夜晚中没有电力无法行走,太阳在头顶时也要关闭防止过热。

  这不是首次玉兔二号在月球背面所见怪事。2019年看到一种被描述为“凝胶状”的奇特物质,结果证明是月球岩石因撞击而融化成的玻璃。玉兔二号与嫦娥四号在2019年1月登陆,原计划为期3个月,但已经生存接近3年,历经第37个“月球日”。(编译/台北天文馆研究员李瑾)

Yutu-2's view of the distant mystery cube. (Our Space/CNSA)

资料来源:Science Ale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