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位于36.5光年外的一颗名为Ross 508的暗淡红矮星(太暗而无法用肉眼看到)周围,天文学家发现一颗质量仅为地球4倍的系外行星,每10.75天绕其母恒星运行一次。基于我们对行星质量极限的认知,意味这颗行星很可能是由固态、岩石组成,而不是气体组成。

天文学家发现了一颗名为Ross 508b的超级地球,位于距离地球约36.5光年的红矮星适居带附近。(此为艺术家的想象图)
天文学家发现了一颗名为Ross 508b的超级地球,位于距离地球约36.5光年的红矮星宜居带附近。(此为艺术家的想象图)

  这颗名为Ross 508b的系外行星不太可能适合生命存在。然而,这一发现是利用日本国立天文台(NAOJ)位于夏威夷的昴星团望远镜进行新调查的首次发现,证明了用于定位暗淡恒星周围小行星技术的有效性。

  2019年,由NAOJ领导的一个国际团队借由识别红外和近红外波长的都卜勒效应,并使用昴星团望远镜搜索暗淡的红矮星,以寻找系外行星。这种技术更适合探测距离母星更远轨道的较小系外行星。

  Ross 508的质量只有太阳的18%,是用径向速度法发现的最小、最微弱的恒星之一。意味着,未来在红外波长的径向速度调查有可能发现大量围绕昏暗恒星运行的系外行星,并可揭示它们行星系统的多样性。

  该研究已被日本天文学会的出版物所接受,并可在arXiv上查阅。(编译/台北天文馆吴典谚)

资料来源:Science Alert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2022年邵逸夫天文学奖在5月24日公布得奖名单,颁给瑞典隆德大学天文学及理论物理系退休教授莱纳特·林德格伦(Lennart Lindegren),以及爱尔兰都柏林大学学院物理学院客座教授迈克尔·佩里曼(Michael Perryman),以表彰他们对天体测量学(astrometry)的贡献。他们主导欧洲太空总署(ESA)天文测量学的卫星,依巴谷(Hipparcos)及盖亚(Gaia)任务。

  天文测量学是相当古老的天文学,主要是测量恒星的在天球位置,进而得到恒星距离和动态,甚至是恆星实际亮度等资讯。一般是测量恒星的周年视差,由于恒星距离越远视差越小,以及受到大气扰动影响,只能精确测量数百光年内的恒星。因此,在1980年代开始发展卫星观测恒星视差技术,以避开大气扰动影响。在1989年8月升空的依巴谷是ESA首座专门进行天文测量学的卫星,其全名为「高精度视差采集卫星」(HIgh Precision PARallax COllecting Satellite), 携带口径29公分,焦长1.4公尺的主镜。前期测量120,000颗恒星,它们的位置精度达2至4毫角秒;后期测量400,000颗恒星,位置精确度约20至30毫角秒,之后在1993年3月除役。盖亚是依巴谷卫星后继计划,在2013年12月升空,2014年1月到达距离地球约150万公里的日地拉格朗日点(L2),并且执行任务至今。它携带两座口径1.45×0.5公尺主镜的望远镜,工作模式与依巴谷卫星相似,但精度提高了一百倍。盖亚任务可观测到最暗为20等的天体,建立银河系极高解析度立体星图与恒星的运动方向,可以了解银河系的形成与演化。

  「邵逸夫奖」在2004年开始颁发,分别为天文学、生命科学与医学、数学科学等三项奖项。每年颁奖一次,提供每一项奖金一百二十万美元。邵逸夫天文学新闻稿说明:莱纳特·林德格伦在依巴谷的设计上提出许多构想,也是负责分析依巴谷数据的两个独立团队中其中的主管。迈克尔·佩里曼曾任职依巴谷科学团队的主席,也在2001至2008年间担任盖亚科学团队的主席。两位在九十年代提出盖亚的构想,在其科学及技术上的设计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2022年天文学由这两位天文学家获得。(编译/台北天文馆研究员李瑾)

得奖者:瑞典隆德大学天文学及理论物理系退休教授莱纳特·林德格伦(右),爱尔兰都柏林大学学院物理学院客座教授迈克尔·佩里曼(左)。
得奖者:瑞典隆德大学天文学及理论物理系退休教授莱纳特·林德格伦(右),爱尔兰都柏林大学学院物理学院客座教授迈克尔·佩里曼(左)。

资料来源:邵逸夫天文学奖网站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月全食的发生必须是月球、地球与太阳排成一直线的时候,此刻月球将进入地球本影区,而形成月全食天象,此时人们所看到的月亮将由亮白色,转变为古铜色。

  2022年5月16日发生的月全食,因为台湾地区不在月食带区域,所以只能透过国外的网路直播观赏这精彩天象。这次的月全食不止引起全球追星族的关注,更吸引了远在太空的露西号探测船(Lucy spacecraft)注意,并进行这次在外太空观测月食的临时任务。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露西号探测船主要任务是观测主小行星带及木星特洛伊带的小行星,目前仍位于环绕太阳轨道的阶段,距离地球约1亿公里。

露西号探测船轨道示意图
露西号探测船轨道示意图

  为了执行这次月食观测,美国西南研究所(Southwest Research Institute,简称SwRI)的研究团队必须先进行仪器校对,本次使用探测船所携带,高解析度可见光成像仪(L’LORRI)进行观测,在大约三个小时的过程中,进行86次拍摄,每次拍摄曝光时间为1毫秒。从观测影像中可以看见,地球及月球都仅有半边反射太阳光,随着月食的发生,可以明显看见月球随之消失在影像中。因为高解析度可见光成像仪,原始设计在低温的环境中观测,研究团队为了避免仪器过热,因此只进行月食前半段过程的拍摄。

露西号探测船拍摄月全食过程
露西号探测船拍摄月全食过程

  这次从太空进行月食的观测任务,且让地球与月球能同框出现,真是令人叹为观止。同时也可以让科学团队进行研究整合、仪器调整、探测船控制及观测目标的导引等超前准备。(编辑/台北天文馆林琦峯)

资料来源:Science Alert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人们在地球的南北极能看到灿烂的极光,但是不仅地球拥有极光,太阳系其他行星(除了水星之外)也有,甚至有些卫星或彗星,也看到大气辉光现象。它们通常与地球极光不一样,有些发生在如紫外线等人眼看不见的波段。科学家也在火星南半球的夜间发现极光,却难以解释其原因,因为火星以没有全球磁场而闻名!最近,爱荷华大学物理学家领导的团队发表论文,确认火星离散极光的成因。

  其实,火星并非完全没有磁场,特别是南半球地壳。科学家认为,火星形成后5至10亿年其内核会产生强磁场,之后火星内核逐渐冷却下来,其“磁发电机作用”停止运作,但是部分磁场保留在岩石中。这些局部磁场与太阳风相互作用,从而产生火星紫外线波段的离散极光。

  团队使用NASA火星大气与挥发物演化任务(MAVEN)太空船的太阳风离子分析仪,观测火星上的离散极光达200多次,确认火星上的极光成因。团队也将太阳风的动态压力数据以及行星际磁场的强度和角度与火星极光的紫外线数据进行比较,发现在较强磁场地壳区域内,极光的发生率主要取决于太阳风磁场的方向,而在较强地壳场区域外,极光的发生率主要取决于太阳风动压(solar wind dynamic pressure)。研究人员说,这项研究能够增加太阳风如何在没有全球磁场的行星上产生极光的原理。相关研究发表在JGR Space Physics期刊上。(编译/台北天文馆研究员李瑾)

左图为Hope太空船的光谱仪拍摄火星的离散极光,右图为想象图。
左图为Hope太空船的光谱仪拍摄火星的离散极光,右图为想象图。

资料来源:Science Alert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发表在Geology date期刊上的研究指出,火星过去的气候侵蚀程度比想象得要大得多,意味着火星表面曾有过一段液态水持续流动的时期。

莫纳什大学地质学家领导的一项研究为火星地质史上何时发生高速率的侵蚀提供了新的证据。
图说:莫纳什大学地质学家领导的一项研究为火星地质史上何时发生高速率的侵蚀提供了新的证据。

  该研究的主要作者,来自莫纳什大学地球、大气和环境学院的Andrew Gunn博士说:「如果我们想知道火星上是否有生命,需要了解沉积岩的纪录。我们以一种全新的研究方式来确定火星地质史上沉积物侵蚀和积累的时间和速率,并首次对火星表面所看到的每种岩石的可侵蚀性进行量化。」

  研究人员利用多个参考数据来估计火山口砂层的大小和形成的原因,包括地质图、气候模拟和卫星数据,以了解火星侵蚀的控制因素和时间。

  Andrew Gunn博士说:「在火星地质史的某一时期,有着高速率的堆积,意味当时很可能有明显的河流侵蚀作用。关于火星过去有地表水的证据之前已经发表过,意味着地表有液态水和维持液态水的大气(即更有利于生命的条件),但到底是何时发生,以及持续多长时间,仍然没有定论。」(编译/台北天文馆吴典谚)

资料来源:Phys.org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相较于洞察号(InSight)在2018年11月降落火星埃律西昂平原(Elysium Planitia)任务开始时,太阳能电池板每个火星日发电量约为5,000瓦时,日前覆盖太阳能板的火星尘埃已将电量降至大约500瓦时,NASA宣布:因为没有足够的能量,在今年年底必须结束洞察号的所有运作。

  洞察号是定点不动的著陆器,这使得灰尘堆积的情况更加严重,随着火星现在进入冬季,尘埃积聚情况只会更恶化。

由于功率降低,任务团队将可能在5月之后就会将洞察号的机械臂设定于静止位置(或称为「退休姿势」)(见上图)。图片来源:NASA
图说:由于功率降低,任务团队将可能在5月之后就会将洞察号的机械臂设定于静止位置(或称为「退休姿势」)(见上图)。图片来源:NASA

  按照目前功率下降的速度,洞察号除了地震仪器之外的科研仪器,将在5月时就停止运作,地震仪则将在一天中的特定时间开启,例如在夜间,此时风量较小,并预计会在夏末关闭,这时全部的科学任务结束。之后,洞察号利用剩馀的动力,偶尔拍张照片与地球交流,今年底正式退役。

  洞察号的执行任务的时间几乎是当初预期的两倍,任务迄今已探测到超过 1,300次火星地震,最近洞察号侦测到了至今为止最大的火星地震:芮氏地震规模5。洞察号收集了有关火星内部结构的数据,使科学家能够绘制出有史以来第一幅火星内部的地质结构图。除了火星上的地震、风及其地壳下方磁场强度等数据,也准确测量了火星自转,洞察号增加了我们对类地行星结构的理解,这些都有助于研究太阳系类地行星的形成,相关研究将应用到地球、月球、金星,甚至系外岩石行星中,为未来的探测任务奠定了基础。(编译/台北天文馆刘恺俐)

资料来源:Science Alert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研究发现在大约50万年期间,台湾东部的海岸山脉以每年0.9到1.4公分的速度向上抬升。

研究发现了台湾岛地壳快速向上抬升。
研究发现了台湾岛地壳快速向上抬升。

  这一新发现挑战了长期以来关于台湾地质起源的假说。先前,地质学家认为台湾的山脉由两个板块碰撞聚合,历经约五、六百万年的时间才逐渐出现。

  俄勒冈大学的研究人员及台湾的合作者一起领导了这项研究,并在通信地球与环境期刊(the journal Communications Earth and Environment)上发表了他们的研究结果。俄勒冈大学博士生Larry Syu-Heng Lai说:「测量所得的极端速率是前所未有的,这项结果挑战了造山运动需要数百万年才能形成的长时间尺度的想法。」

  研究团队分析台湾地区的沉积岩,观察在这些岩层中的微小化石,及研究了岩石的磁性物质,了解地质史上地球磁极方向,以得知岩层形成的时间,将这些线索结合起来,计算出山脉抬升的速度出乎意料的快。(编译/台北天文馆吴典谚)

资料来源:Watchers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你知道黄金来自于恒星吗?恒星主要由氢和氦组成,同时包含其他丰富的元素,科学家称为恒星的金属丰度,我们的太阳就是一颗金属丰度很高的恒星,它含有67种不同元素,其中还包含了2.5兆吨的黄金。科学家近期发现一颗包含65种元素的遥远恒星,这是目前为止发现金属丰度仅次于太阳的恒星,其中当然也蕴含了黄金。这颗称恒星名为HD 222925,位于南天的杜鹃座方向,科学家称它为「黄金标准」恒星,可透过它来研究恒星R过程或快速中子捕获过程,以了解恒星如何产生重元素。

  HD 222925是一颗贫金属星(Metal-poor star),意味着它的金属元素含量并不多,但是它的R过程正在增强中。

HD 222925是一颗9等星,位于南天杜鹃座方向。
图说:HD 222925是一颗9等星,位于南天杜鹃座方向。(图片来源:The STScl Digitized Sky Survey)

  针对中子捕获过程可分为两种类型,包含S过程(或称慢速中子捕获过程)和R过程,科学家对S过程已经有很好的理解,但是有关R过程仍存在需多疑问,直到2019年观测到两颗中子星合并产生千级新星(kilonova)爆炸,在其残骸中发现锶,证明了在中子星碰撞后制造重元素。

2019年发现在中子星合并中形成锶元素的示意图。
图说:2019年发现在中子星合并中形成锶元素的示意图。(图片出处:ESO/L. Calcada/M. Kornmesser)

  快速中子捕获过程使得原子核能够在中子衰变前捕获中子,而产生重元素。R过程从比铁轻的元素开始,在具有大量中子和能量的环境中,因为中子属于中性不带电荷,所以中子可以快速被捕获。当一个原子捕获一个中子时,会发射一个电子,使中子转化成质子,并提高其原子序,此过程将较轻的元素变成较重的元素,这些较重的元素,包含了稀有的黄金。因为促进R过程的事件并不多见,也使得黄金等较重元素变得稀有,这也是HD 222925成为「黄金标准」恒星的原因。

  科学家认为中子星合并产生千级新星爆炸及大质量恒星的超新星爆炸都可以促使R过程,对科学家理解R过程非常重要。密西根大学罗德勒(Ian U. Roederer)教授认为了解R过程发生的环境或过程是他们团队的研究目的。

  研究团队认为HD 222925没有产生它所含有的重元素,它所含有的重元素是早期超新星或千级新星爆炸的残骸散播于太空中,HD 222925形成时吸收了这些的重元素。研究团队中麻省理工学院的Anna Frebel教授试图透过数值模拟其发生的过程及产生的元素。

  研究团队表示R过程是恒星及其残骸物质产生原子序大于30的重元素方法之一。近期观测又证实,R过程亦会发生于中子星合并及千级新星爆炸过程中,但仍有一些悬而未决的疑问,例如其过程产生哪些元素及其含量多少?

HD 222925中发现的元素种类。
图说:HD 222925中发现的元素种类。(图片来源:Roederer等人)

  R过程联盟(R-Process Alliance)成立的目的为解答这些R过程的疑问,本团队部分研究员是该联盟的成员,研究人员认为HD 222925是在R过程丰富的环境中形成的恒星之一,它的金属丰度高于多数已知通过R过程形成的恒星,可能来自于多个超新星。这表明HD 222925可能不是银河系的一部分,可能是在过去某个时段,被银河系捕获的恒星。HD 222925的化学丰度模型中,除了R过程元素丰度整体提高外,并没有异常的特征。本篇论文已经在天体物理学杂志增刊系列中发表,原文可以在arxiv.org下载。(编辑:台北天文馆林琦峯)

资料来源:Universe Today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台湾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参与「事件视界望远镜(Event Horizon Telescope,EHT)」国际合作计划,观测银河系中心超大质量黑洞研究成效卓越,于2022年5月12日晚间举办全球同步记者会,公布银河系中心超大质量黑洞的第一张影像,亦成为银河系中心黑洞存在的「第一个直接观测证据」。

银河系中心超大质量黑洞人马座A星的第一张照片
图说:银河系中心超大质量黑洞人马座A星的第一张照片

  事件视界望远镜科学团队(EHT),曾在2019年拍摄了第一张位于室女座M87星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剪影,震惊全世界。事隔三年,又公告这「开创性」的讯息,其内容就是科学家们追踪多年的银河系中心区域,那个看不见的超大质量致密天体,名为人马座A星(简写为Sgr A*)。Sgr A*黑洞与M87星系中心黑洞图像拥有相同的环状结构和剪影。黑洞强大的重力,导致事件视界外,光子的运动轨迹形成弯曲状态,这两个黑洞的明亮光环形状与大小,其结果亦验证广义相对论预测。本突破性发现有助于进一步理解银河系中心,以及此巨大黑洞如何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

夏季银河
图说:夏季银河

  先来比较这两黑洞的差异,位于M87星系中心的黑洞质量约为太阳的65亿倍,距离地球约为5,500万光年;而位于银河系中心的黑洞质量约为太阳的430万倍,距离地球约为2.5万光年,两者质量相差约1500倍,距离差了2000倍。而针对观测难度而言,银河系中心的黑洞离地球较近,其在天空中的张角比较大,但受银河系盘面大量星系介质的影响,其观测难度将大大提升。并且在黑洞周围,物质环绕的时间尺度较大的黑洞所花时间较长,相对之下Sgr A*黑洞周围物质环绕速度较快,事件视界望远镜科学团队利用特长基线干涉技术(VLBI)观测,对Sgr A*黑洞来说就太慢了。

  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明堂表示,本次公布的黑洞影像由全球8座望远镜共同完成,中研院负责运转或参与建造的望远镜就有3座:「次毫米波阵列望远镜(SMA)」、「马克斯威次毫米波望远镜(JCMT)」,及「阿塔卡玛大型毫米及次毫米波阵列(ALMA)」,皆成为解开本世纪科学之谜的重要工具。事件视界望远镜科学团队(EHT),克服了上述观测上的困难,成功解开银河系中心黑洞的面纱。

  另外,事件视界望远镜科学团队(EHT)在黑洞理论数值模拟,利用相对论性磁流体力学(General Relativistic Magnetohydrodynamics),成功模拟出黑洞周围强重力场、磁场与流体的环境。研究团队透过理论数值模拟,产出180万张黑洞影像,及130万个黑洞系统光谱,并利用Sgr A*黑洞11项观测结果当筛选条件,过滤出可能的黑洞与其周围环境的特色,并模拟出其观测结果。

黑洞理论模式模拟(图片来源:中研院记者会影像)
图说:黑洞理论模式模拟(图片来源:中研院记者会影像)

  本次EHT黑洞影像观测成果,集结全球上百个研究机构、超过300名研究人员共同参与。论文亦已于2022年5月12日刊登在《天文物理期刊通讯》。(编辑:台北天文馆林琦峯)

资料来源:中研院
补充资料:如何「看见」银河系中心的黑洞?.pdf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美国国家航空暨太空总署(NASA)表示,登陆于火星的洞察号(InSight)着陆器,于2022年5月4日记录到一次“怪兽级”的地震,相当于地球上芮氏地震规模5,这也是地球以外,在另一颗行星中,有地震纪录以来最大的一次地震。发生在地球上芮氏地震规模5的地震算是中度地震,但在较少地震活动的火星上,科学家认为这可能已经是火星上地震规模的上限了!

火星地震监测表
图说:火星地震监测表(NASA/JPL-Caltech/ETH Zurich)

  NASA喷射推进实验室(JPL)洞察号负责人布鲁斯•班纳特(Bruce Banerdt)说:「目前无法确定,导致这次火星大地震的原因,也不知道震源位于何处,但研究人员已经对它产生浓厚的兴趣。」科学家们希望透过地震波的研究,可以对火星的地壳、地函及地核有更进一步的了解,这将有助于理解火星初始的形成机制。

  在火星上观测地震是一件困难的事,且必须排除一些干扰因子,例如来自于风的振动等。考量到这一点,洞察号配备了一个高度灵敏的地震仪,称为内部结构地震实验仪(SEIS)。

  研究团认为火山活动也可能导致火星的地震,他们将持续监控洞察号的观测资料,未来将有更多针对这次火星大地震的研究发表。

  不幸的是,随着火星冬季的来临和空气中灰尘的增加,这将导致洞察号必须面对太阳能不足的问题。在电力受限的情况中,洞察号将进入安全模式,仅开启最重要功能,所以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再收到洞察号的最新讯息了!(编辑:台北天文馆林琦峯)

资料来源:Science Ale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