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使用支持藏文的设备浏览)

The_sun1.jpg

ཉི་མའི་ཁྱིམ་རྒྱུད་ཀྱི་ལྟེ་གནས་གོ་ལ་ནི་ཉི་མ་ཡིན། དེ་ནི་ཚ་བ་ཆེ་བའི་རླུང་གཟུཊ་གོ་ལ་ཞིག་ཡིན་པ་དང་། ཚངས་ཐིག་ལ་ཕལ་ཆེར་སྟོང་ སྨིས་ཁྲི་༡༣༩.༢ ཡོད་པ་དང་། དངོས་པོའི་གྲངས་ཚད་ཕལ་ཆེར་ཏུན་དུང་ཕྱུར་དུང་ཕྱུར་༢༠༠༠ཡོད་པ་དེས་ཉི་མའི་ཁྱིམ་རྒྱུད་ཀྱི་སྐར་མའི་གོ་ལའི་སྤྱིའི་དངོས་པོའི་ལྗིད་ཚད་ ཀྱི་༩༩% ཟིན། ཉི་མ་ནི་ང་ཚོ་དང་ཆེས་ཉེ་བའི་བརྟན་སྐར་ཡིན་པས་ན། ཉི་འོད་སའི་གོ་ལའི་ཐོག་ཏུ་སླེབས་པར་ཕལ་ཆེར་དུས་ཚོད་སྐར་ཆ་༥༠༠ མ་གཏོགས་ མི་དགོས།

ཉི་མ་འགྲུབ་བྱེད་དངོས་རྫས།

ཉི་མའི་དངོས་པོའི་གྲངས་ཚད་༧༡% ནི་ཆིང་ཡིན་པ་དང་༢༧% ནི་ཧེལ་ཡིན། དབྱང་ཐཱན་ཏན་གསུམ་གྱི་གཞི་རྒྱུ་ནསྡོམས་ན་༡% ལྷག་ཙམ་མ་ གཏོགས་ཟིན་མེད་པ་དང་གཞི་རྒྱུ་རིགས་གཞན་དག་བཅུ་ཕྲག་ཁ་ཤས་ཀྱིས་ཟིན་པའི་དངོས་པོའི་གྲངས་ཚད་ནི་༡% ལའང་ཟིན་གྱི་མེད།

ཟིན་ཐོ་འམ་དཔྱད་གཞི།

"བར་སྣང་དང་ནམ་ཟླ།" ༼ཀྲུང་གོའི་བྱིས་པའི་ཤེས་བྱ་ཀུན་བཏུས།༽ མི་རིགས་དཔེ་སྐྲུན་ཁང་། ༢༠༠༧

ཉི་མའི་ཁྱིམ་རྒྱུད།

ཉི་མ། · ལྷག་པ། · པ་སངས། · སའི་གོ་ལ། · མིག་དམར། · ཕུར་བུ། · སྤེན་པ། · སྐར་མ་གནམ་རྒྱལ། · སྐར་མ་མཚོ་རྒྱལ།

(请使用支持藏文的设备浏览)

ཉི་མའི་ཁྱིམ་རྒྱུད།

འཇིག་རྟེན་བར་སྣང་ཁམས་སུ་ཡོད་པའི་ཉི་མ་དང་ཉི་མས་འཐེན་ཤུགས་ཁོངས་ཀྱི་སྐར་མའི་གོ་ལའི་ཚོགས་ལ་གནམ་དཔྱད་རིག་པ་བས་ཉི་མའི་ཁྱིམ་རྒྱུད་ཟེར། ཉི་མ་ཕུད། ཉི་མའི་ཁྱིམ་རྒྱུད་ཀྱི་ཁོངས་གཏོགས་སྐར་མ་གཙོ་བོ་ནི་རྒྱུ་སྐར་ཆེན་པོ་དགུ་ཡོད་པ་སྟེ། ལྷག་པ་དང་པ་སངས། སའི་གོ་ལ། མིག་དམར། ཕུར་བུ། སྤེན་པ། སྐར་མ་གནམ་རྒྱལ། སྐར་མ་མཚོ་རྒྱལ། གཤིན་རྒྱལ་སྐར་མ་བཅས་སོ།། དེ་མིན་ད་དུང་རྒྱུ་སྐར་དམའ་མོ་དང་རྒྱུ་སྐར་ཆུང་བ། རྒྱུ་སྐར་དང་མཉམ་དུ་ཉི་མར་སྐོར་བ་རྒྱག་པའི་འཁོར་སྐར་དང་། སྐར་མ་དུ་བ་མཇུག་རིང་། སྐར་མདའི་ཕུང་པོ། སྐར་མའི་དབར་གྱི་དངོས་གཟུགས་བཅས་མང་པོ་ཡོད་པ་རེད། སྐར་མའི་གོ་ལ་སྣ་ཚོགས་ཀྱིས་ཉི་མར་སྐོར་བ་བརྒྱབ་ནས་འཁོར་སྐྱོད་བྱེད་སའི་འཁོར་ལམ་ཚང་མ་ནི་འཇོང་དབྱིབས་ཡིན། འཇོང་དབྱིབས་ལ་མདོ་གནས་གཉིས་ཡོད་དེ། ཉི་མ་དེའི་ནང་གི་མདོ་གནས་སྟེང་གི་གཅིག་ཡིན།

རྒྱུ་སྐར་ཆུང་བའི་རྒྱུད།

སའི་གོ་ལ་ནས་ཉི་མའི་བར་གྱི་ཆ་སྙོམས་བར་ཐག་དེར་གནམ་དཔྱད་རྩིས་གཞི་༡ཟེར། མིག་དམར་དང་ཕུར་བུ་གཉིས་སོ་སོ་བཞིན་ཉི་མ་ལས་བར་ཐག་གནམ་དཔྱད་རྩིས་གཞི་༡.༥༢དང་༥.༢༠ཡིན། རྒྱུ་སྐར་ཆུང་བའི་རྒྱུད་ནི་མིག་དམར་དང་ཕུར་བུའི་བར་དུ་ཡོད། ༩༧%ཡི་རྒྱུ་སྐར་ཆུང་བ་ཚང་མ་ཉི་མ་ལས་བར་ཐག་གནམ་དཔྱད་རྩིས་གཞི་༢.༠༦_༣.༦༥ཡི་ཁོངས་སུ་འདུས་ཡོད། འདི་ན་ཕལ་ཆེར་རྒྱུ་སྐར་ཆུང་བ་ཁྲི༥༠ཡོད་ཚོད་རེད།

1 au = 149 597 870 700 m

ཟིན་ཐོ་འམ་དཔྱད་གཞི།

"བར་སྣང་དང་ནམ་ཟླ།" ༼ཀྲུང་གོའི་བྱིས་པའི་ཤེས་བྱ་ཀུན་བཏུས།༽ མི་རིགས་དཔེ་སྐྲུན་ཁང་། ༢༠༠༧

ཉི་མའི་ཁྱིམ་རྒྱུད།

ཉི་མ། · ལྷག་པ། · པ་སངས། · སའི་གོ་ལ། · མིག་དམར། · ཕུར་བུ། · སྤེན་པ། · སྐར་མ་གནམ་རྒྱལ། · སྐར་མ་མཚོ་རྒྱལ།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观测方式:vtype_1.jpg vtype_4.jpg 

AMO.jpg  麒麟座Alpha流星雨(α-Monocerotids,246 AMO)是每年固定发生的流星雨之一,一般活动日期在11/15~11/25之间,今年极大期预计会在11/21,由于麒麟座Alpha流星雨发生日期与狮子座流星雨相近,连辐射点位置都很接近,因此在观测时,要小心分辨。

  这群流星雨数量不定,通常ZHR约为每小时5颗,但历史上曾发生每小时400颗以上的爆发事件。流星速度快(每秒65公里),平均亮度中等。辐射点约在晚间23时左右升起,可一直看到隔日清晨天亮前。但今年极大期时,恰逢下弦月,受月光影响严重,观测条件不佳。  

  观测记录显示麒麟座Alpha流星雨曾在20年前的1995年爆发,仅持续了30分钟左右,当时欧洲地区观测到最高数量约为EZHR~420,不过这麽多的流星同时出现的时间只有5分钟而已。流星雨专家Esko Lyytinen表示:根据他的推算,地球下一次要穿越麒麟座Alpha流星雨的流星体时间得等到2017年和2020年,不过穿越时间不在11月,因此见不到爆发;下一次比较强的麒麟座Alpha流星雨出现时间可能在2043年。

  虽然看似近年没有爆发可能,但国际流星组织(IMO)仍呼吁每年均需注意这一群流星雨的状况以防任何未预期的爆发出现。

  以上内容由台北天文馆提供,『有趣天文奇观』网站收录。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观测方式:vtype_1.jpg vtype_4.jpg 

IMO狮子座流星雨辐射点位置漂移预测图。  著名的狮子座流星雨(Leonids,LEO)已过了它33年周期的高峰期,目前回归常态,只能算是年度中小型流星雨之一。由于狮子座流星雨发生日期与11/21麒麟座α流星雨相近,连辐射点位置都很接近,因此在观测时,要小心分辨。

  狮子座流星雨一般活动时间在11/6~11/30之间,今年极大期预定发生在北京时间11/17,ZHR平均每小时仅15颗。这群流星雨的流星速度是所有流星雨中最快的,达每秒71公里,平均亮度中等,约2~3等左右。辐射点约在23时左右从东方升起,因此可从23时过后一直看到隔日的天亮之前。但因逢月龄18的亏凸月,受月光影响严重,观测条件不佳。

  这群流星雨的母彗星是第55号周期彗星谭普-塔托彗星(55P/Tempel-Tuttle)。由于其公转周期长达33年,距离它上一次回归1998年已经17年之久,所以流星雨专家一致认为今年并不会有爆发或增加的状况出现。

  以上内容由台北天文馆提供,『有趣天文奇观』网站收录。


  扬子晚报网消息,天文学家表示,狮子座流星雨出现爆发的时间间隔大约是33年,这与它的母体彗星55P/Tempel-Tuttle的回归周期非常接近,因此预测2033年和2066年它还可能出现爆发。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观测方式:vtype_3.jpg vtype_4.jpg 

  近地小行星2016 VY1将在北京时间11/12的23:13最接近地球,只有0.0066AU(相当于地月平均距离的2.59倍,或约100万公里),是1950年至本世纪末之内最接近地球之时。其直径约在22~68公尺之间,最近地球时位在天秤座、天蝎座头部与蛇夫座脚部之间的天区,但亮度仅有19.5等,需利用口径40~50公分以上的望远镜在少光害的地方才易拍摄到。无撞击威胁,请大家放心!

  这颗小行星最早在2016年11月6日由Mt. Lemmon Survey巡天计划发现,属阿波罗型近地天体(Apollo-type Near-Earth Object),轨道近日点接近地球轨道,远日点则在火星轨道附近。它的轨道倾角比前一颗206 VQ大一些,约10.59度,绕太阳一周约需1.18年。

2016VY1_MPC_orbit-diagram.png

  以上内容由台北天文馆提供,『有趣天文奇观』网站收录,欢迎多加利用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观测方式:★★★ vtype_1.jpg vtype_2.jpg vtype_3.jpg vtype_4.jpg 

  满月不稀奇,但2016年11月14日晚上的满月,将是自1948年到2034年的85年间地球与月球最接近的一次「超级满月」,既圆又大且亮,民众可别错过这个与月亮最接近的日子,大饱眼福!

  这次满月是85年间、1,073次满月里,月球与地球中心距离最近的一次,也是1993年到2034年这约40年内在台湾地区可以看到最大的满月之一,足足比今年4月的最小满月大了14%以上,下次要再看到这么大的满月,可要等到2034年11月25日了!

  从14日傍晚月升到15日清晨月落,只要天气晴朗,都可以观赏到这个壮观而巨大的满月。台北天文馆也将在傍晚7点至9点,于国立国父纪念馆靠近光复南路一侧之停车场前的广场,以「路边赏月」的形式,架设望远镜让民众更近距离地观赏月球,并解说月球知识。若遇阴雨则本活动取消,但民众仍可于放晴时自行欣赏这美丽的天象。

20120506_TAM_fullmoon-2.jpg
   台北天文馆同仁于2012/5/6拍摄之2012年的最大满月影像。


2016年最大满月概况

  由于月球恰在11月14日19:21通过今年离地球最近的近地点,地心至月心距离约356508.988公里;随即在约2.5小时之后的21:52达满月位置,此时距离约356520.183公里,这是1800年至2050年间,距离地心第10近的满月;前一次比今年近的为1948年1月26日,后一次则在2034年11月26日,换言之,本次是1948/1/26以后至2034/11/26之前,共1073次满月中距离最近的。这样近的距离,使得从地心所见的满月时视直径达33'34",这比今年4月2日的最小满月大了约14%,亮度更比最小满月亮30%左右呢!这样大小满月的比例差异,大约相当于新台币50元硬币和10元硬币的差异,或是新台币5元硬币与1元硬币的差异。

2016fullmoon.jpg

2016年最大满月和最小满月视直径比较示意图。


402-2008largest+smallest_fullmoon-chou.jpg

台北天文馆同仁拍摄之2008年最大满月与最小满月实际影像。


  更甚者,这次满月时刻恰在北京时间的晚上,在地表的台北地区比地心还靠近月球,使所见满月视直径比地心还要大,达34'06"。这使得本次不仅为今年最大满月,且为台北地区在1993/3/8~2034/11/25约40年间,共515次满月中最大的满月!

  14日17:08月出,23:48过中天,隔日6:32月没。如果在月出后约半小时内朝东偏北方仰角10度以下低空观看,此时不仅因靠近地球而使月球视直径本来就看起来比较大,而且也因靠近地平面附近,受到「月亮错觉」的加成影响,让这个满月感觉上又更大,更壮观喔!只要天气,千万别错过观赏这个超级月亮的机会!

影响所见满月大小的原因

  每年约有12~13次满月,每次满月的大小都不相同,所以每年都定会有一个最大满月,一个最小满月。而每年的最大满月的大小也会不同,所以若将每年的最大满月单独拎出来比较,也会找到一个最大的最大满月。

  影响地球上所见月球视直径大小的原因主要有四项,分别为;月球远近、满月时刻相对于观测地的时间、大气效应与月亮错觉。前三项基本上是真实的影响,最后一项则非。

月球远近

  月球绕地球公转的轨道是椭圆形,平均大约每27.3日绕地球一周。在每一圈的轨道绕行过程中,都会有一个时刻最接近地球,称为「近地点」;此时月球与地球的距离约在35~36万公里上下,这个距离每次并不相同,或多或少,这是因为月球受到地球与太阳及其他行星等天体引力的扰动效应的结果。同理在轨道上,最远离地球的位置则称为「远地点」;远地点的距离约在40~41万公里左右。

  月球近时所见视直径较大,远时较小。大约每隔14个月,会逢一次「近地点满月」,此时通常是当年的最大满月;不过由于每次近地点距离不一,因此这样的近地点满月的视直径也不相同。

lunar-orb-2.jpg

月球在近地点与远地点时的视直径不同

满月时刻相对于观测地的时间

  「望」或「满月」时刻乃是以地心、月心与太阳中心三者的位置来计算的,以地球中心为中心,月球中心和太阳中心的经度相差180度的瞬间。

  由于地球是个球体,半径约6400公里,如下图,在地球上不同地点与月球的距离其实不尽相同,A点与C的差异就达地球直径(约12800公里),相当于平均地月距离384,400公里的3.3%之多呢!

moon_earth_distance-3.jpg

地球上不同地点与月球的距离差异


  因此,如果满月时刻发生时,观测地点恰在背对太阳、面对月亮的「夜晚侧」,那么观测地和月球之间的距离,会小于月心到地心的距离;距离缩小,意味着所见的满月视直径变大,如同轨道位置远近造成的效果一样。

  2016年11月14日的满月时刻为21:52,位置约在图中的A与B之间,比地球中心还接近月球,所以在地表的台北看月球,会比地心看得还要大。

大气效应

  地球大气层并不是均匀分布,总体来说,大气密度由地面向上空递减。而光线穿过密度不同的大气时,会被偏折,即所谓的「折射」,密度差异愈大者,被偏折的角度愈大。因此,当天体接近地平面时,天体所发出的光被偏折的程度,会比天体接近天顶时还要多。

  除了密度之外,其实大气压力、温度和湿度等,也都会影响大气折射效应的程度。因此在某些大气状况下,大气会类似放大镜一样,使所见的月球盘面会比真正的还大一些;尤其是愈接近地平面的时候,这种效应会愈大。

  11月14日晚上21:52最大满月发生时,月亮位于方位角约108.1度、仰角约60.0度的位置,仰角高度算中等,大气折射效应的影响不大;但真实情况,必须视当天大气环境而定,无法提前预测结果。

月亮错觉

  月亮错觉是个「虚假」的效应,纯粹是心理作用问题,会觉得靠近地平面附近的月亮,看起来比天顶附近的月亮还大。这种错觉,其实对于太阳也适用。

  目前较为人接受的一种解释,认为是因为靠近地平面附近时,因有地面有距离比较近的景物或建筑等,可供与距离比较远的月球作为比较,而天顶附近则没有,人类大脑企图修正这种距离产生的影响,反倒修正错了,成为一种错觉。其实不妨拿一个新台币10元硬币,在月亮刚升起不久,以及月亮比较接近天顶时来比较,将会发现其实月亮几乎是一样大的,不若眼睛所见似有差异。 

  虽然月亮错觉是虚假的效应,但不妨碍大家欣赏加强版的最大满月景象。可在11/14的17:08月出后约半小时内朝东偏北方仰角10度以下低空观看,月亮愈接近地平面,这样的月亮错觉感觉会愈明显,所以此时不仅因靠近地球而使月球视直径本来就看起来比较大,而且也因「月亮错觉」的加成影响,让这个满月感觉上又更大,更壮观喔!虽然这时的月亮离满月还差一点点,但肉眼感觉不出来和满月的差异,所以只要天气好,千万别错过观赏这个超级月亮的机会!

201507311910-FULLMOON.png

满月初昇示意图。以上示意图由Stellarium软体产生。


不是超级月亮,也不是世界末日

  每逢每年的最大满月时,总会有「超级月亮引发世界末日」的谣言出现,不过即使是最大满月,月亮与地球的距离都在一般正常距离内,月亮的大小也在每年可见的正常范围内,所以不会发生「特别接近地球而引起地球灾难、甚至世界末日」之类的事。请勿轻信谣言,更不要成为此类谣言的推动黑手,那是很不道德的行为呢!

  事实上,关于「超级月亮」或「超级满月」(Super moon)一词,并不是真正的天文学名词,没有任何实质的天文定义,只是对一般看起来很大的月亮的一种俗称罢了。


月球掠掩毕宿五

  11/15傍晚入夜后至11/16凌晨天亮前的这个晚上可以看到毕宿五和月球接近的景象。月亮为满月过后1天多、月龄约16的胖柠檬亏凸月。其中在11/16凌晨1:00~1:30期间,毕宿五几乎贴着月球边缘擦身而过。毕宿五是0.8等橘色亮星,在月亮旁虽不若金星或木星那样明显,但细瞧之下仍会引起心底的感动呢!

  以上内容由台北天文馆提供,『有趣天文奇观』网站收录。


查阅文章《最大满月-万年目录介绍》,发现了在21世纪(2000/1/1~2099/12/31)真正的离地球最近的“超级满月”发生在2052年12月6日。

http://interesting-sky.china-vo.org/astronomical-database/other/the-biggest-full-moon/

世界最大的上海天文馆开工!预计2020年建成开放
 上海发布

未来,不仅可以在临港看星星,还能探索宇宙的奥妙呢~

2016年11月8日上午10时,目前全球建筑面积最大的天文馆上海天文馆(上海科技馆分馆)在临港新城开工兴建,预计2020年建成开放。上海天文馆的主体建筑设计体现了“天体”及“轨道运动”的概念,其主展区将分为家园、宇宙、征程三个展区。来,让我们往下看,一同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上海天文馆建设工程.png

上海天文馆选址位于浦东新区临港新城临港大道与环湖北三路口,距离轨道交通16号线滴水湖站约700米。

浦东新区临港新城临港大道.png

世界最大
上海天文馆(Shanghai Planetarium)总用地面积5860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8164平方米,包括一幢主体建筑,以及魔力太阳塔、青少年观测基地、大众天文台、餐厅等附属建筑,土建投资约5.28亿元人民币。建成后的上海天文馆将成为全球建筑面积最大的天文馆。

上海天文馆将成为全球建筑面积最大的天文馆.png

随着上海天文馆的正式开工,上海科技馆“三馆合一”的格局已初具雏形。

科技创新
在上海建设一座天文馆,这是许多科学家、天文爱好者持续了将近半个世纪的共同梦想。叶叔华院士在2010年向市领导表示21世纪深空探测将成为各国科技竞赛场,我国也在其中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兴建天文馆,对广大市民进行天文科学知识普及推广,补充青少年天文科学方面的非正规教育至关重要。

上海天文馆(上海科技馆分馆)是上海“十三五”期间重大市政文化公益项目、重要科普基础设施,也是服务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举措。

上海天文馆由上海科技馆承担建设主体、中科院上海天文台提供专业技术支撑,项目于2014年1月29日由上海市发改委立项, 2015年9月1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得批复,2016年7月7日初步设计方案及概算获得批复。计划2017年底建筑结构封顶,2018年展示工程进场施工,2019年建筑竣工,预计2020年建成开放。

建筑设计体现天体运行
上海天文馆建筑方案由美国意艾德建筑事务所和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院组成的联合体设计。设计体现了“天体”及“轨道运动”的概念。

天体运行.png

主体建筑三个明显的圆形构成“三体”结构;椭圆形的建筑形态构成天体运行轨道,与三个天体一同诠释了天体运行的基本规律,暗示着“万有引力”这一塑造宇宙今日之面貌的神奇自然力。

主建筑外的景观区域设计了4条非同心圆的步道,从主建筑向外自然延伸出去,象征星系的旋臂。主体建筑暗藏玄机,“圆洞天窗”、“倒置穹顶”、“球幕光环”等特色设计令建筑本身成为一台天文仪器。

天文馆工程建设中将采用全生命周期BIM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示范应用、雨水回收利用及生态净化处理、太阳能可再生能源利用、导光管系统、地源热泵等技术,建设一座节能、智慧、生态建筑。

三大展区

上海天文馆的展示主题为“连接人和宇宙”,将从“欣赏和体验”、“学习和思考”、“理解和感悟”三个层次,充分展现宇宙的“大历史+大结构”。


主展区分为“家园”、“宇宙”、“征程”三个展区:


1、“家园”展区从我们熟悉的星空、日-地-月徐徐展开,带领观众漫步太阳系,穿越银河系;

♥该展区中计划建设直径18米的光学天象厅,将十分逼真地模拟地球上任意时间任意地点的星空~~

2、“宇宙”展区从时空、光、引力、元素和生命五个角度全景呈现宇宙奇妙现象,探索天体演化及运行的机理;

3、“征程”展区呈现人类探索宇宙的伟大历程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启发观众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根据建筑特点,主展区被安排在螺旋形的主建筑的主体中,而在其他区域分散式地安排了“中华问天”、“行星乐园”儿童展区、“超高清多功能球幕影院”、“航向火星”等特色展区。

上海天文馆地理位置.png

上海天文馆具有教育、研究、收藏、展示、交互等基本功能,以“塑造完整的宇宙观”为愿景,以“激发人们的好奇心”为使命,将通过精彩的展示体验和丰富的教育活动,帮助观众完整、清晰、准确地建立起对宇宙的总体认识,鼓励人们感受星空、分享发现、理解宇宙、思索未来。


【征集范围】

本次天文馆藏品征集的范围包括,古代和近现代与天文学及宇航事业发展有关的文物、器物、档案、仪器、影像资料、陨石标本、与陨石相关的文物器物等。所征集藏品需要具有一定代表性,能够反映藏品所属年代天文学发展的特征。
藏品征集范围包括:
1、中国和国外古代天文书籍、图册、仪器。国内外近现代天文学研究手稿、档案、出版物、仪器、观测记录和其他影像资料等。
2、人类航天宇航事业相关的装置仪器、书籍、手稿、影像资料等。
3、国内外著名天文学家、宇航学家、宇航员的个人物品、日记、档案、影像资料等。
4、具有天文元素和欣赏价值的古代文物和近现代艺术品。
5、本次藏品征集范围,包括符合以上标准并具有一定收藏展示价值的藏品复制品。
6、具有收藏与展示价值的各类陨石标本(实体或切片)。
7、陨石所制的、具有展示和收藏价值的文物、器物等。
8、记录与陨石有关的壁画、岩画、文献等。

【征集要求】
所有征集的藏品需具备以下要求:
1、藏品提供者需提供藏品的实物或影像资料,并提供已知藏品相关的介绍资料,如藏品的历史年代,与天文学的具体联系等内容。
2、陨石标本可以是完整标本、也可以是切片。完整标本要具有鲜明的陨石特征,品相较好,具有一定的收藏展示价值。
3、所有征集物品等需经过相关国家专业机构进行认证鉴定。

【征集方式】 
1、公开征集:上海天文馆对拟征集的藏品进行审定后,本着“增补短缺”的原则,对符合收藏标准的藏品给予合理的评估,与出让方协议价格购买征集。
2、社会捐赠:上海天文馆接受来自社会各方的捐赠,包括个人和团体组织,具体办法参照《上海天文馆(上海科技馆分馆)捐赠管理办法》。

【征集时间】
藏品征集是上海天文馆(上海科技馆分馆)的一项长期工作。征集公告自公告发布之日起,至上海天文馆开馆前有效。

【联系方式】
征集单位:上海科技馆
联系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2000号
邮编:200127
联系人:
周先生  021-68622000-7026  zhouyuan@sstm.org.cn(文物类)
杜先生  021-68622000-7308  duzhm@sstm.org.cn(陨石类)
林先生  021-68622000-7603  linq@sstm.org.cn(文物、陨石类)

(来源:上海科技馆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观测方式:vtype_1.jpg vtype_4.jpg 

NTASTA.jpg  每年固定会发生的金牛座北支流星雨(Northern Taurids,NTA),发生日期一般介在10/20~12/10之间,虽然活动时间很长,但每晚可见的流星数量并不多。今年极大期预期落在11/12,ZHR平均约为每小时5颗,流星速度慢(每小时29公里),平均亮度中等,约2等左右,偶有火流星出现,且整夜可见,是流星观测新入门者的最佳观测目标之一。

  在此时节,金牛座几乎整夜可见。约在傍晚入夜之后,金牛座在东方地平附近,随着时间逐渐西移,天亮前位在西方地平附近。虽然整夜可见,但今年逢月相近满月,观测条件不佳,只能透过月光检漏。

  这群流星雨和极大期在10/10前后的金牛座南支流星雨(Southern Taurids,002 STA),两者的流星体来源很可能都是第二号周期彗星恩克(2P/Encke),流星雨专家将它们统称为金牛座密集流星群(Taurid swarm)。根据流星雨专家David Asher的模拟估算,金牛座密集流星可能有为期61年的周期性,上一次的峰值发生在1951年,当时在10/28~11/11期间,荷兰流星观测者记录到出现许多火流星;2012年原本预期再次适逢这61年周期的峰值,会遭逢直径比较大颗的流星体,使得2012年10月至11月期间出现许多明亮的流星,甚至达火流星程度。但最后并没有明确的成果报告,因此流星雨专家针对这项峰值预报正在努力研究修正中。

  从历年观测资料分析结果,在这个时间点,其实有两群辐射点黄经位置仅相差2度的流星群重叠了,其中一群是11月猎户座流星雨(November Orionids, 250 NOO),另一群则是极大期在12/8前后的麒麟座流星雨(Monocerotids, 019 MON)。在11月底的这段期间,主要是11月猎户座流星雨。

  此外,11月猎户座流星雨的辐射点位在猎户座北端,邻近金牛座北流星雨(Northern Taurids,NTA)的辐射点位置,所幸11月猎户座流星雨的流星速度比金牛座北流星雨的快很多,所以很容易辨别。

  以上内容由台北天文馆提供,『有趣天文奇观』网站收录,欢迎多加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