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观赏方式:双筒望远镜辅助观赏 需以口径10公分(4吋)以上的天文望远镜观赏 可拍照 ★★

  2019年11月12日17时第4号小行星灶神星(4 Vesta)到达冲的位置,亮度为+6.5星等,位置在鲸鱼座上,离白羊座与金牛座也不远。灶神星在冲日前后数日整晚可见,越接近午夜时仰角越高,更适合观测。有兴趣的人可用双筒望远镜搜寻,或长镜头相机拍摄。可是灶神星不太亮,附近恒星较多所以不易辨认,可以先寻找3.6等的天廪四(金牛座ο星)与3.7等的天廪三(金牛座ξ星)为指标,再找到灶神星。灶神星是次于谷神星(1 Ceres),在主小行星带中最大的天体。但灶神星比谷神星较靠近太阳,反射率也较高,因此灶神星比谷神星亮。甚至在近日点冲时肉眼可见,亮度达到近5等左右,只可惜下次灶神星要这么亮必须等到2029年!

灶神星所在位置示意图。

灶神星所在位置示意图。以上示意图由Stellarium产生。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法国马赛天文物理实验室(Laboratoire d'Astrophysique de Marseille)Pierre Vernazza等天文学家透过欧南天文台(ESO)超大望远镜(Very Large Telescope,VLT)及其上SPHERE仪器,发现位于主小行星带(main asteroid belt)中的10号小行星健神星(10 Hygiea)若归类至矮行星家族的话,那么它将是最小的矮行星。

SPHERE拍摄的健神星图像。Credit: ESO。

SPHERE拍摄的健神星图像。Credit: ESO。

  主小行星带位于火星轨道与木星轨道之间,而健神星是主小行星带中第4大的小行星,仅次于谷神星(1 Ceres)、灶神星(4 Vesta)和智神星(2 Pallas)。Vernazza等人从SPHERE取得的高精度图像数据,研究健神星的表面,并依此推论健神星的形状和大小,结果发现健神星直径约430公里,且其质量够大,自身重力足以拉扯物质使其形状大致呈现球形。若再加上它还符合矮行星其他条件:(1)绕太阳公转,(2)不是卫星,(3)与行星不一样,没办法清空轨道上与其近似的其他天体。因此,健神星或许可以取代谷神星(直径约950公里),成为太阳系最小的矮行星。而最大的矮行星仍为冥王星,直径接近2400公里。

  健神星是以它为名的小行星家族中最大的成员,而健神星家族又是最大的小行星家族之一,成员总数接近7000个,天文学家推测这些小行星应该都来自同一个母天体。按理来说,让母天体破裂成这群庞大的小行星家族的过程,应该会在健神星表面留下一些大且深的撞击痕迹;像灶神星上就有个这样的大型撞击坑。然而,SPHERE图像数据却显示健神星表面并不如天文学家预期般的具有大型撞击坑,让这些天文学家相当意外。在SPHERE观测到的95%健神星表面上,只找到2个明显的撞击坑,但都太小了,不像是一个直径约100公里的天体会撞击出来的大小。

  Vernazza等人利用数值模拟方式,推算出来约在20亿年前,迎头撞上健神星家族母天体的天体,其大小应在75公里至150公里之间。撞击非常剧烈,致使母天体粉碎;而后部分碎片逐渐凝聚成健神星并使其呈现球形,另外的碎片则形成数量庞大的其他家族成员。Vernazza等人表示:在过去30-40亿年内,这样的大型天体互撞事件并不常见,因而相当独特,值得进一步好好探索。(编译/台北天文馆张桂兰)

资料来源:ESO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观赏方式:需以口径10公分(4吋)以上的天文望远镜观赏 可拍照

  第135号小行星沃神星(135 Hertha)将在2019/9/6的17:36通过「冲」的位置,即以地球为中心,太阳和沃神星分别在地球两侧、相差180度的位置。这是一年多来沃神星与地球最近、最亮且整晚均可见的最佳观测时机。此时的沃神星位于宝瓶座方向,邻近海王星;而其距离地球约0.942AU,亮度+9.6等,需使用口径8~10公分以上的望远镜,或是用天文摄影方式进行观测。最好是每隔一段时间观察一次,在同一星野中寻找会移动的天体,多半就是小行星了。最佳观测时间是在晚上19:40到隔日凌晨4:00之间,小行星仰角在20度以上,观察条件比较好。

2019/9/6晚21时,沃神星所在位置示意图。

2019/9/6晚21时,沃神星所在位置示意图。以上示意图由Stellarium软体产生。

  沃神星位于火星与木星之间的主小行星带中,较靠近火星的主带内侧区域,1874/2/18由德裔美国天文学家彼得斯(Christian Peters)透过纽约哈密尔顿大学的李治菲特天文台(Litchfield Observatory)发现的。其英文名Hertha来自日耳曼条顿人(Teutonic)和斯堪地那维亚人(Scandinavian)神话故事中代表生育和丰饶的神祇,这个北欧神话中的女神另有一别称是「那瑟斯(Nerthus)」。

  这颗小行星直径约77公里,属于富含金属的M型小行星,绕太阳公转一周约3.78年,而从光度变化数据估计它自转一圈约需8.4小时。按轨道位置,它应属于所谓的侍神星家族(Nysa family,侍神星为44号小行星),但从光谱分析结果显示其实与侍神星家族有差异,因此认为沃神星可能是「入侵者」,并将类似这种状况的小行星另归类为「沃神星家族」,隶属于更庞大的侍神星-波兰星复合群(Nysa–Polana complex),这个复合群是主小行星带中最庞大的小行星家族,家族成员接近20,000个。(编辑/台北天文馆张桂兰)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观赏方式:需以口径10公分(4吋)以上的天文望远镜观赏 可拍照

  很少人知道除了地球上有个台湾外,太空中也有一颗名为「台湾」的小行星。它于1964年被发现,经发现者提报之后于1980年由国际小行星中心(MPC)正式命名为2169号「台湾」小行星。而在8月29日午夜,台湾小行星将达到冲的位置(也就是太阳与台湾小行星的赤经相差180度),天上的台湾将最接近地上的台湾。

1567314724731545.jpg

  台湾小行星属于C型含碳小行星,估计其直径约14-19公里,自转一周约7.2小时,公转周期为4.66年。轨道平均半径约为2.79AU(大约是4亿公里),位于火星与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虽然它名为「台湾」,但因其亮度太暗,本地几乎没有观测纪录。台北天文馆于2019年8月23日晚间首次以远端操纵位于澳大利亚的赛丁泉天文台(Siding Spring Observatory)望远镜拍摄到它的踪迹(上图)。当时其亮度约16.2等,较肉眼所能看见最暗的星还暗12,000倍!

1567314724670047.jpg

台湾小行星的位置与其轨道(来源:NASA)

  这次台湾小行星与地球会合的时间在2019年8月29日23时左右,距离我们约2亿7千万公里。尽管如此遥远且难以观察,但「天上台湾」与「地上台湾」最接近的一刻仍值得纪念!而天文馆之后也将持续透过位于美国新墨西哥州等地的望远镜进行观测记录,除了让国人首次直击天上的台湾外,也为天文研究提供了宝贵的信息与记录。

1567314725774468.gif

连续三天观测台湾小行星图像的动画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观赏方式:需以口径10公分(4吋)以上的天文望远镜观赏 可拍照

  第16号小行星灵神星(16 Psyche)将在2019年8月7日的20:00冲,即以地球为中心,太阳和灵神星在地球两侧相差180度的位置。此时灵神星位在摩羯座方向,亮度+9.3等,距离地球约1.71AU,整晚可见,但比较适合在傍晚20:10到隔日凌晨3:40期间观察,仰角高度比较高,受到的大气扰动和消光比较少。不过9.3等的亮度不算亮,需使用口径10-15公分以上的望远镜,配合天文摄影方式,每隔一段时间拍摄一张影像,在连续影像中寻找移动的星点,应该就能找到灵神星了。

  灵神星于1852年3月17日由意大利天文学家Annibale de Gasparis于意大利拿坡里发现,是第16颗被发现的小行星,属于最早被发现的小行星之一,所以拥有自己的天文符号:

在灵神星之前发现的15颗小行星都以类似行星的方式用神话中的神祇的名字命名,但后来发现的愈来愈多之后,为防搞混,1851年时,天文学界决定采用天文学家恩克(JF Encke)的建议,开始以数字为小行星编号,灵神星就是第一个使用这个规则的新发现小行星。

  灵神星直径超过200公里,是火星与木星之间的主小行星带中,质量排得上前10名的大型小行星,接近由数十万颗小行星聚集的主小行星带总质量的1%,因此天文学家认为它应该是太阳系形成初期遗留下来的原行星残留的铁质核心,是质量最大的金属型小行星,即所谓的M型小行星。

1564930404121243.png

2019/8/7灵神星冲时,所在位置示意图。以上示意图由Stellarium产生。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以为小行星只出现在小行星带或柯伊柏带吗?天文学家们发现一颗至今发现公转周期最短的小行星——2019 LF6。

Atira asteroids,like the newly discovered asteroid 2019 LF6,are a unique class of near-Earth objects(called interior-Earth objects)with orbits that are entirely contained within Earth's orbit.This artist's concept depicts a near-Earth asteroid hurtling through space.NASA/JPL-Caltech

我们的太阳系诞生之后,在行星之间留下了许多残渣,成为我们今日所熟知的小型星和彗星。小行星多半分布在火星与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或是海王星之外的柯伊柏带,以及受大行星引力影响而被限制在其前后的特洛伊小行星。多年来,天文学家也陆续发现了许多绕日轨道相当接近地球的天体,被称为近地天体(NEO)。

这次加州理工学院的天文学家叶泉志(Quanzhi Ye)利用帕洛玛天文台的ZTF望远镜,发现了一颗半径为半英里的小行星,编号为2019 LF6。2019 LF6是Atira小行星家族的成员之一,这个家族的轨道特征就是永远都在地球轨道内侧。天文学家们对于2019 LF6感到惊讶的是,自1998年以来NASA花费了许多心力寻找大小超过1公里的近地小行星,没想到至今仍有漏网之鱼。

另外一点是,他是Atira小行星家族目前已知的20个成员中绕日公转周期最短的,仅需151天。其轨道为偏心率高的椭圆形,远日点在金星外侧,近日点甚至比水星还接近太阳。由于2019 LF6的轨道面倾角颇大,天文学家们怀疑他曾经遭受其他行星引力影响而导致轨道变成今日的模样。因此,未来这颗小行星是否会再度受金星与水星影响而接近地球,以及地球内侧是否还有其他Atira小行星家族,是未来天文学家关注的议题。(台北天文馆王彦翔/编译)

2019 LF6的轨道示意图。

2019 LF6的轨道示意图。

资料来源:Astronomy

发布单位:香港天文学会

  2019年5月18日国际小行星中心发布的《小行星通告》,新增了两颗中文小行星名称。

  其中一颗是中国人物,另外一颗是中国地区:

  编号 7154 Zhangmaolin,张茂林星,由澳洲赛丁泉天文台在1979年6月25日发现,临时编号为1979 MJ5。
  张茂林(1991年7月25日-2019年1月17日)是一位年轻的中国天文学家。张茂林2009年从湖南祁东二中考入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2013年本科毕业。之后,继续在工程物理系及天体物理中心读研,2016年获得硕士学位。2017年9月开始,受国家留学基金委(China Scholarship Council, CSC)资助,赴荷兰莱顿大学(Leiden University)攻读天文学博士学位。他用低频射电望远镜阵列研究射电星系,但在他完成学业之前的2019年1月17号清晨时分,因一次住屋火灾,未能及时逃生,不幸离世。
  周五(1月18日)下午晚些时候,莱顿大学发布声明,沉痛悼念张茂林,称“茂林是一个非常聪明,友善而谦虚的人,对天文学非常地热爱。他的离世是对他的家人,朋友和同事的巨大损失,用任何词句都难以形容。”莱顿大学科学院在张茂林曾经工作过的Oort building(Niels Bohrweg, 2333 CA Leiden)的531号房间,为他设置了灵堂,供人们吊唁。

  编号 188867 Tin Ho,天河星,由鹿林天文台在2006年10月21日发现,临时编号为2006 US174。天河区是广州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广州的许多标志性建筑都在这个区域。天河也是银河系的其中一个中文名称。

【文:余惠俊节译自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行星通告;新闻讯息由林景明提示】

发布单位:香港天文学会

  2019年4月6日国际小行星中心发布的《小行星通告》,新增了9颗中文小行星名称。

其中三颗是中国人物,他们分别是:

  编号 8412 Zhaozhongxian,赵忠贤星,由兴隆北京施密特CCD小行星计划在1966年10月7日发现,临时编号为1966 TM6。赵忠贤(生于1941年)是中国科学院一位领先的物理学家和学者。他为高温超导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并赢得了许多著名奖项,包括2016年中国国家卓越科技奖。

  编号 216331 Panjunhua,潘君骅星,由紫金山天文台近地小行星巡天计划在2007年11月5日发现,临时编号为2007 VG125。潘君骅(生于1930年)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是光学测试设备和光学制造技术的创始人,也是中国非球面光学应用的先驱。

  编号 273936 Tangjingchuan,唐荆川星,由鹿林天文台在2007年5月9日发现,临时编号为2007 JC16。唐荆川(1507-1560),又名唐顺之,是中国明代的一位著名作家、诗人和政治家。江苏常州人, 他的实学论证使他成为常州知识框架中的重要人物。

其中三颗由香港天文学家提名,他们分别是:

  编号 26743 Laichinglung,黎青龙小行星,由杨光宇先生在2001年4月30日发现,临时编号为2001 HE38。黎青龙(生于1948年)是香港的医生和肝脏专家。自2003年以来,他一直担任香港大学医学和肝脏病学教授,在那里他培养了许多医生。

  编号 28966 Yuyingshih,余英时小行星,由杨光宇先生在2001年4月26日发现,临时编号为2001 HS24。余英时(生于1930年)是著名的美国华裔历史学家和汉学家。他是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的终身教授。他获得了唐奖中的「汉学奖」,并用一千万新台币的奖金建立了余英士人文学院奖学金。

  编号 34636 Lauwingkai,刘永佳小行星,由杨光宇先生在2000年11月1日发现,临时编号为2000 VC39。刘永佳(1965-2003)是香港屯门医院的一名护士。在2003年沙士流行期间,他无私地履行职责,不幸死于这种传染疾病。

其中三颗与台湾的机构、地点有关,他们分别是:

  编号 207655 Kerboguan,科博馆星(= National Museum of Natural Science, 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由鹿林天文台林启生和叶泉志在2007年7月25日发现,临时编号为2007 OE8。台湾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简称:台中科博馆),是一所综合科学中心和自然历史博物馆,也是台湾首个和最大的自然科学博物馆。它每年招待三百多万游客,自1986年开业以来,已成为自然科学的重要教育基地。

  编号 207661 Hehuanshan,合欢山小行星,由鹿林天文台林启生和叶泉志在2007年8月6日发现,临时编号为2007 PR5。合欢山是台湾中部一座3,416米的高山。最高峰在于南投县和花莲县的边界,位于太鲁阁峡谷国家公园内。台湾每年的「星空飨宴」大型观星活动都在合欢山举行。

  编号 281569 TAEA = Tainan Astronomical Education Area,南瀛天文馆星,由鹿林天文台在2008年10月23日发现,临时编号为2008 UV94。南灜天文馆是位于台南市大内区溪公山的一个天文教育馆,自2007年成立以来,南瀛天文馆一直致力于基础天文教育。

【文:余惠俊节译自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行星通告;新闻讯息由林景明提示】

发布单位:香港天文学会

  一颗在2016年4月2日发现,临时编号2016 GE1近地小行星,北京时间2019年4月5日1时26分(预测误差±4日21时39分钟,表示可能在4月1日4时至4月9日22时之间掠过地球。由于欠缺足够观测数据,在最接近地球的时候,2016 GE1与地球的距离可能在426,478.8公里至5,320,236.4公里之间。标称距离(nominal distance)是1,492,682公里,是地球和月球之间平均距离的3.88倍(变化介乎1.11倍至13.84倍),它对地球没有任何威胁。小行星直径估计介乎16米至21米之间。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哈勃太空望远镜(Hubble Space Telescope,HST)捕捉到6478号小行星高尔特(6478 Gault),因自转太快而向外甩出物质的景象。甩出的物质形成两道如彗尾般的狭长碎屑尾,较长的碎屑尾约800,000公里长、4,800公里宽,短碎屑尾的长度则仅约长尾的1/4而已。分析显示这些碎屑尾应是在2018/10/28~12/30期间形成的,每条尾巴都代表高尔特的一段经历,而这些都是高尔特自1988年发现至今首度证实它正走向裂解毁灭的证据。

1553934011399532.png

  高尔特直径约4公里,距离太阳约3.44亿公里,位于火星与木星之间的主小行星带内。许多大型地面望远镜已陆续观测过高尔特的碎屑尾,第一条碎屑在2019年1月5日观测到,第二条则约在1月中旬观测到。主小行星带中迄今已知的小行星数量接近800,000颗,但观测到过的活跃小行星仅十来颗而已。天文学家估计如高尔特这般的事件并不常见,平均约每年发生1次。这些讯息可让天文学家借机了解小行星的化学组成,无须花大钱造太空船去近距离观测小行星或把小行星样本带回地球分析研究。

  哈勃影像显示高尔特碎屑尾中的尘粒按照直径大小排序:如沙子大小的大颗尘粒比较靠近高尔特,而相当于面粉大小的小颗尘粒则受到太阳光压的推挤而离高尔特较远。高尔特是第2颗观测到因太阳光压而逐渐分解的小行星。这种太阳光压致使小行星解体的作用称为YORP效应(Yarkovsky–O'Keefe–Radzievskii–Paddack effect)。当小行星被阳光加热,较暖的表面会向外发散红外辐射,小行星的部分动量也随之逸散。这个过程会在小行星上产生微小力矩,致使小行星自转速度持续增加。当自转造成的离心力超过让小行星维持自身不散的重力时,小行星表面变得不稳定,三不五时发生滑坡坍塌事件,使尘粒或石块以每小时数公里、相当于一般人溜达散步的速度漂入太空。

  这些天文学家估计:大约从1亿多年前开始,高尔特的自转速度就以每10,000年1秒的速率缓缓加快;目前它自转一圈仅约2小时左右,接近小行星自转速度的上限,显示这颗结构松散的小行星已经处在开始破碎的阶段。从哈勃影像显示:由于接近小行星的其他区域并没有其他碎屑散布,所以可以排除受到另一颗小行星撞击的可能。此外,从碎屑尾如此狭窄的情况来看,这些尘粒是在一次只持续数小时到数天的短暂喷发中释出的;这几次释出的尘埃量如果压缩在一起的话,大概可以形成直径接近150公尺的尘埃球。这样的尘埃量大约数个月后就会逸散在太空中,碎屑尾不再复见。

编译:台北天文馆张桂兰
资料来源:Hubble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