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2021年2月以来天问一号一直在绕着火星运行,5月时释放了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登陆火星的乌托邦平原,在每个火星日绕行火星三圈,包括其中一次从祝融号头顶飞过,用太空船的天线,将数据从祝融号传送回地球。

  据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表示,天问一号在11月8日启动了发动机260秒,并将速度提高到每秒78公尺。这将太空船从原本每8小时12分钟绕行轨道飞行一次,距火星最近距离为400公里和最远距离12,000公里,变为每7小时5分钟绕轨道一次,近地点为265公里和约10,700公里的远地点。

  天问一号原始设计为周期7小时48分钟的绕行轨道。但由于祝融号在三个月的主要任务完成之后还是运作良好,任务科学家设计了新轨道,希望同时可以让天问一号除了协助将祝融号数据传递回地球外,也可兼具对火星进行全球调查的科学目标。

  天问一号携带七个科学酬载,包括的中、高解析度的相机,用于绘制火星大面积地图,以及清晰的行星表面图像。次表层探测雷达(MOSIR)是一种探测雷达,能侦察火星地表下的水冰,主要目标包括撞击坑、火山和峡谷。

  天问一号还带有一个用于详细分析表面成分的矿物光谱仪(MMS)、用于大气研究的火星离子与中性粒子分析仪(MINPA)和一个火星磁强计(MOMAG)进行火星空间磁场环境探测。其轨道经过两极,这意味着随着天问一号的绕行加上火星的自转,随着时间的推移,天问一号将能够探测火星的整个表面。

这张于2021年11月8日发布的图像为的祝融号在火星上的驾驶地图。图片来源: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BACC)
这张于2021年11月8日发布的图像为的祝融号在火星上的驾驶地图。图片来源: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BACC)

  绕行太空船原设计寿命为两年,在2022年年底期限将结束时,会根据实际具体情况而调整新的任务内容延长期限,有可能降低其轨道……等,以便更近距离地观察火星,获得更多探测数据。(编译/台北天文馆刘恺俐)

资料来源:Space.com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月球克拉维斯陨石坑。(图片来源:NASA/USGS)
月球克拉维斯陨石坑。(图片来源:NASA/USGS)

  2021年10月,澳大利亚太空总署和NASA签署了一项协议,利用阿提米丝计划将澳大利亚制造的探测车送上月球,目的是收集月球岩石,希望在月球能产出可以提供呼吸的氧气。

  尽管月球有大气层,但它非常稀薄,主要由氢、氖和氩组成,不是依赖氧气以维持生存的哺乳动物(例如人类)所需要的那些地球大气成分。

  实际上,月球上有充足的氧气,只是它不是气体形式,而是被锁在风化层内,覆盖在月球表面的岩石和尘土中。

  在地球上,氧气可以在我们周围地下的许多矿物质中找到,月球主要也是由这些相同岩石组成(虽然来自流星的物质比较多)。二氧化硅、铝、氧化铁和氧化镁等矿物是月球表面主要的成分,这些矿物质都含有氧气,它们以几种不同的形式存在,其中包括覆盖在月球表面的坚硬岩石、灰尘、砾石和石头中,这种物质是数千年以来陨石撞击月球表面的影响产生的。

  月球到底可以产出多少氧气呢?如果我们不计算在月球更深的硬岩材料中存在的氧气,只考虑表面容易接近的风化层,我们可以得出一些估计值。每立方公尺的月球风化层平均含有1.4吨矿物质,包括约630公斤氧气。NASA表示,一个人每天呼吸约需800公克氧气才能生存。所以630公斤的氧气可以让一个人存活约两年。

  假设月球风化层的平均深度约10公尺,我们可以从中提取所有氧气。这意味着月球深度10公尺的表面,将提供足够的氧气来支持地球上所有80亿人大约100,000年的时间。

  月球的风化层大约由45%的氧气组成,但氧气与上述矿物质紧密结合,如何打破那些牢固链结?在地球上,我们常用「电解」这种化学反应,例如生产铝,利用电极让电流通过液态氧化铝,将铝与氧分离。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技术,但非常耗能,在月球上处裡需要得到太阳能或月球上可用的其他能源的支持,将这个工业设备从地球移到月球上,并产生足够的能量来维持运作,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2021年初,总部位于比利时的新创公司Space Applications Services宣布正在建造三个实验反应炉,研究改进电解制氧过程,希望到2025年将这项技术送上月球,作为欧洲太空总署就地资源利用(in-situ resource utilization,ISRU)任务的一部分。(编译/台北天文馆刘恺俐)

资料来源:Space.com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人类在20世纪完成了太阳系所有行星的探测任务,除了当时还是行星身份的冥王星未曾造访。在21世纪初「新视野号」发射前往冥王星,准备完成太阳系行星探测的最后一块拼图。新视野号于2015年完成飞掠冥王星的任务,只是在旅途中冥王星被抹除了行星的定义,让这个最后的行星任务,意外成为第一个海王星外天体的探测任务。

  新视野号拍摄了许多冥王星成功的画面,飞掠冥王星后也尝试捕捉这颗矮行星寒冷的南半球夜侧。由于冥王星公转周期长达240年,数十年来太阳无法直接照射到冥王星南纬39度以南的地区,如果没有其他光源,新视野号的光学仪器无法对这个地区成像。幸好,冥王星附近确实有一个微弱的光源:冥卫一「卡戎」反射的阳光。

  在一份新发表的研究中,由Tod Lauer(美国国家光学/红外光天文学实验室)领导的一个团队尝试将冥王星永夜区、仅受到冥卫一照明的地区恢复成像。这个挑战有多困难?团队分析冥卫一反射阳光的通量,其亮度最多只是略低于地球上所看的上弦月。

  而为了对冥王星仅受冥卫一「微光」照明的永夜区成像,研究团队还必须去除来自冥王星大气散射的阳光,仅仅是这一层稀薄大气的辉光也比冥卫一的反照亮了三个数量级。经过恢复的图像肉眼仍难以辨识,但已尽可能将部分资讯从杂讯中挑出。(编译/台北天文馆虞景翔)

冥王星南半球仅受冥卫一「微光」照明的永夜区成像,右上和左下使用不同的图像处理技术。Lauer et al. 2021
冥王星南半球仅受冥卫一「微光」照明的永夜区成像,右上和左下使用不同的图像处理技术。Lauer et al. 2021

资料来源:AAS NOVA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我们终于知道木卫二(Europa)的北极是什么样子了!

  NASA绕木星运行的朱诺号(Juno)太空船首次捕捉到木卫二的北极影像,由于该区域显然有由水蒸气造成的羽状砰流,显示木卫二似乎适合生命生存,因此是研究重点。这张照片是在朱诺号在8万公里外拍摄的,每像素约为50至60公里,虽不算清晰,但可以见到反射率的变化,显示不同地表特征。任务小组表示,明年太空船将更为靠近木卫二,会得到更清晰影像。

木卫二

  木卫二一直是受注目的天体,曾多次被太空船拍摄。第一个特写镜头来自1970年代NASA先锋10、11号,以及航海者1与2号太空船,揭示它拥有裂缝的冰冷表面。更多细节出现在伽利略号任务,该任务是1995年至2003年围绕木星及其卫星运行观测。也有不少太空船在前往其他星球途中经过木卫二,哈勃太空望远镜和其他望远镜也不时将目光转向木卫二,但它们都位于黄道面附近观测,因此看不到极地。但是,朱诺号的轨道不同,较接近绕极路径,它已经对木星得到独特讯息,如极地巨型气旋风暴的范围和稳定性。

  预计在这十年内,至少有两个主要任务将以木卫二为目标。欧洲太空总署(ESA)的木星冰月探测器(JUICE)在2022年6月发射后,NASA的木卫二快船(Europa Clipper)也将在2024年10月发射。(编译/台北天文馆研究员李瑾)

资料来源:Space.com

发布单位:香港天文学会

哈勃太空望远镜

  哈勃太空望远镜正面临一项新的技术挑战,这是已经老化的太空望远镜无法正常运作的一系列问题中的新挑战。

  哈勃太空望远镜的科学仪器遇到内部通讯同步问题,星期一(10月25日)进入安全模式,控制团队调查问题期间,望远镜的科学观测活动已经暂停,仪器目前保持良好状态。

  进入安全模式目的是保持望远镜稳定,并允许它通过太阳能电池板保持供电,同时等待控制团队解决它的任何技术问题。

  今年早些时候,哈勃太空望远镜遇到一个技术问题,美国太空总署(NASA)将它切换到备份硬件时,它处于安全模式一个月。最终成功修复,重新开始工作。但始终无法逃避望远镜已经使用了三十多年的现实问题。

【图、文:节译自美国太空总署2021年10月26日推特发文】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露西号随联合发射联盟(ULA)Atlas V 401火箭,从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尔角空军基地成功发射升空。(Bill Ingalls/NASA)
露西号随联合发射联盟(ULA)Atlas V 401火箭,从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尔角空军基地成功发射升空。(Bill Ingalls/NASA)

  NASA 2021年10月16日在佛州卡纳维尔角成功发射露西号,正式展开12年探索特洛伊小行星任务,期待能有更多解开太阳系形成之谜的新发现。

  露西号以史前人类的古化石命名,是第一艘以太阳能动力远离太阳进行探测任务的太空船,计划飞越及探测八颗小行星,数量超越历史纪录。为了利用重力助推,露西号航行的路径将绕回地球三次,使其成为第一艘从外太阳系返回地球附近的太空船。

  NASA科学任务副局长Thomas Zurbuchen表示,每一个小行星,每一个原始样本,都能提供太阳系故事的一部分,这也是关于我们的故事。

  露西号和小行星的第一次相遇将在2025年,是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主带的小行星唐纳德·约翰森(Donaldjohanson),这个小行星以露西化石发现者的名字命名。

  在2027年至2033年之间,它将飞越其他七个特洛伊小行星,依序分别为3547 Eurybates及其小卫星Queta、15094 Polymele、11351 Leucus、21900 Orus和双星617 Patroclus/Menoetius,其中5个位于引领木星的行星群,2个则是尾随木星的行星群,其中最大的直径约为95公里。

露西号航行的路径
露西号航行的路径

  露西号将以距离小行星表面不到400公里的高度飞越目标,使用机载的科学仪器和大型天线来进行探测,调查小行星的地质结构,包括成分、质量、密度和体积等。

  数量远超过7,000颗的特洛伊小行星,被认为是太阳系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等大行星形成过程中剩余的原始物质所形成。科学家相信,这些小行星具备有原行星盘的成分和物理条件的重要线索,包括地球在内的所有太阳系内的行星,都是从原行星盘所形成的。(编译/台北天文馆刘恺俐)

资料来源:Science Alert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The green circle marks the source of FRB 121102.
绿色圆圈标记了FRB 121102源。

  快速电波爆发(Fast Radio Burst,简称FRB)是宇宙中最大的谜团之一,FRB在2007年首次被发现以来,无数天文学家将目光转向FRB,希望以它为线索揭开更多宇宙的奥秘,14日在《自然》期刊发表的一篇论文中,中国科学家李菂(拼音:dì,注音:ㄉ一ˋ )领衔的国际研究团队用500米口径球面无线电望远镜(FAST)发现了1652次FRB,超过了以往所有文献记载的数量总和,此次观测成果,或许能改变天文学家探索FRB的方式。

  2007年,FRB首次被发现时,天文学家对它可能是什么完全一无所知,从未有任何理论预言过FRB的存在,这种来自宇宙深处的爆发可以在几毫秒内闪现又消失,每一例FRB释放的能量都相当于太阳一年释放出的能量之和。每天都会有多个FRB从各个方向向着地球袭来,但它们大多难以捉摸。

  天文学家争先恐后地提出各种想法,从旋转中子星的巨型磁暴,甚至到宇宙大爆炸遗留的宇宙弦理论,解释FRB的理论五花八门。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在《自然》期刊上登载了有史以来最大的FRB数据集,他们共探测了1652次FRB,超过了以往所有文献记载次数的总和,所有这些短暂而明亮的爆发都来自30亿光年外一个矮星系中的一个FRB源,除了显着增加目前已知的FRB总数以外,此次观测到的FRB能量分布范围也非常大。

  直到2016年,天文学家才发现第一个重复的FRB源,并将其命名为FRB 121102,统计规律表明,不断增长的FRB记录中大约有20%会重复出现,研究人员对这些重复发生的FRB源进行观测,期望能获得更多细节,其中,FRB 121102则是迄今为止被研究得最透彻的FRB源,它位于一个年轻恒星正在形成的星系。

  论文第一作者兼FAST首席科学家李菂表示,由于FAST前所未有的灵敏度,它能捕捉到其他望远镜无法观测的低能量脉冲,当该团队在FAST调试阶段时,他们发现FRB 121102正处于活跃期,时常发出明亮的脉冲,因此,他们决定每天抽出一小时来观测它。结果证明,爆发比预期的还要密集,有时大约每30秒就有一次FRB发生,从2019年8月29日到10月29日,他们用了59.5小时的观测时间,共检测到了1652次FRB。

  本次发现的1652个FRB分为两种:一种能量较高、一种能量较低,首次FRB的发现人之一、该论文的合著者、美国西维吉尼亚大学的天文学家邓肯·洛里默(Duncan Lorimer)表示,这可能是由两种不同的物理机制导致的;然而,目前尚不清楚这些机制是什么。即便如此,因为这些FRB释放出的能量如此之高,总能量达到了一颗磁星(一种磁场极强的中子星)可用能量的3.8%,并且没有表现出任何较短的周期性,李菂认为,他的团队已经基本排除了FRB 121102来自一个孤立致密天体的可能性。

  FAST将会持续监测FRB 121102,同时调查其他的重复源,他还透露团队正在研究一个尚未公开的源,比FRB 121102更剧烈,要取得进一步的突破,需要全球多个望远镜在不同波段共同努力——也包括对微中子和重力波的观测。洛里默也表示,尽管我们已经观测到了很多FRB的现象,但其理论仍然很不成熟,下一步是尽可能地确定下这些源所在的星系,并发现更多的剧烈重复型FRB,科学家们可能很快就能解开FRB的形成之谜,并为研究这种充斥在整个宇宙中的高能、短期天文物理现象,打开一扇崭新的窗口。(编译/台北天文馆技佐许晋翊)

资料来源:Science Alert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组合体。

  神舟十三号任务计划于2021年10月15日格林威治标准时间16时23分(北京时间10月16日0时23分)发射,神舟十三号将在天和核心舱经过酒泉发射场时发射,约八小时后赶上天和号并与其对接,而执行此次任务的3名太空人分别为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将在太空中驻留6个月,而这也是天宫太空站运营之后太空人常态驻留的时间。翟志刚是本次任务的指挥官,在2008年神舟七号任务期间,是中国第一位出舱的太空人;王亚平将是首位进驻天宫太空站的女太空人,同时也是中国首位出舱的女太空人,曾执行过2013年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而叶光富则是首次飞行。

  神舟十三号将停靠在面向地球的对接口,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方式,首次径向停靠于太空站,与天和核心舱、天舟二号、天舟三号货运太空船组合运行,天宫太空站预计将在2022年接收另外两个模块。神舟十三号主要任务目标包括测试太空站组装和建造的关键技术,测试使用天和机械臂手动遥控操作,将模块从一个对接口转移到另一个对接口。并预计进行2~3次舱外活动,安装大小机械臂双臂组合转接件及悬挂装置,为后续太空站建造任务做准备。其他目标包括进一步验证太空人在轨道上停留6个月的健康、生活状况,并进行太空科学和技术试验。若神舟十三号载人太空船出现严重问题而丧失功能,将启动救援太空船紧急发射,与天宫太空站对接以及时将太空人送回。(编译/台北天文馆赵瑞青)

神舟十三号载人太空船,飞行组由太空人叶光富(左)、翟志刚(中)和王亚平(右)组成。
神舟十三号载人太空船,飞行组由太空人叶光富(左)、翟志刚(中)和王亚平(右)组成。

资料来源:Space.com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嫦娥五号全景图

  中国、澳大利亚、瑞典和美国的学者研究嫦娥五号带回的月岩,发现19.7亿年前,熔岩仍在月球表面流动,并发表在《科学》学刊上。

  嫦娥五号于2020年12月降落在月球面向地球的一侧,将1.7公斤的月岩带回地球,是1976年苏联的月球24号任务后,首次携回样本。嫦娥五号的主目标之一是寻找月球最年轻火山爆发的证据。虽然科学家们之前以表面撞击坑的数量来预测此处是年轻的火山岩,但没有样本就无法证实。

  样品使用中国北京离子探针中心(The Beijing SHRIMP Center)的高敏感分辨率离子探针分析,发现熔岩的喷发年龄为19.7亿年,比之前携回的月球熔岩都要年轻10亿年以上。在月球的地质史上,月球表面发生多次火山喷发,形成了大片玄武岩,称为月海。大部分火山活动发生在30~40亿年前。行星科学家对阿波罗任务的月球岩石以及源自月球的陨石进行年代测定,获得证实。但嫦娥五号的样本证明更晚期仍有火山活动。但是,月球那么大的行星在20亿年前应该已经消失此爆发。因此,这项发现揭开新的谜团,即像月球这样的小型岩石星体如何保留足够的内部热量?之前,科学家认为月球内部放射性元素可能融化内部岩石,但样本成分分析认为不是。潮汐力加热也是选项之一,或是月涵某种特性导致较低的熔化温度。这些猜测仍须进一步对样本研究。

  1970年代初阿波罗任务的样本彻底改变我们对太阳系动态以及行星如何形成演化的理解,新研究再次证明从其他行星体返回样本,再以在地球实验室分析的科学价值。此外,也验证陨石坑计数方法估计其他行星(例如火星、金星和水星)表面年龄的可靠性。(编译/台北天文馆研究员李瑾)

资料来源:Science Alert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这张沿着火星耶泽罗陨石坑陡坡拍摄的图像是由毅力号探测器的Mastcam-Z仪器所产生。顶部的插图是由远程显微成像仪提供的特写图像。
  图说:这张沿着火星耶泽罗陨石坑陡坡拍摄的图像是由毅力号探测器的Mastcam-Z仪器所产生。顶部的插图是由远程显微成像仪提供的特写图像。Credit: RMI: NASA/JPL-Caltech/LANL/CNES/CNRS/ASU/MSSSMastcam-Z: NASA/JPL-Caltech/ASU/MSSS

  对美国NASA毅力号探测器拍摄的图像进行的科学分析已证实,火星上的耶泽罗陨石坑(Jezero crater),现在是一个干燥、被风侵蚀的洼地,然而过去曾经是一个平静的湖泊,大约37亿年前由一条小河稳定地供水。

  这些图像还显示了陨石坑遭受过山洪爆发的证据。这次洪水的威力足以将数十公里上游的巨石冲走,并将它们堆积在这些巨石所在地方的湖床上。

  发表在科学(Science)期刊上的分析资料是位于陨石坑西部露出地表的岩石的图像。之前的卫星显示,从上面看,这片露头很像地球上的河流三角洲,当河流流入湖泊时,沉积层以扇形沉积。

  毅力号从陨石坑内部拍摄的新图像,证实了这片露头确实是一个河流三角洲。从露头处的沉积层来看,这条河流三角洲似乎流入了一个湖泊,这个湖泊在其存在的大部分时间里都是平静的,直到湖泊历史的末期,由于气候的急剧变化引发了偶发性洪水。

  研究团队成员、麻省理工学院地球生物学副教授Tanja Bosak说,现在可以寻找化石了,然而还需要一些时间才能到达我们真正希望对生命迹象进行采样的岩石。(编译/台北天文馆吴典谚)

资料来源:Phy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