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观赏方式:双筒望远镜辅助观赏 需以口径10公分(4吋)以上的天文望远镜观赏 可拍照 

  88P/Howell彗星将在9月17日达到最大亮度,预测星等约为8.6。88P/Howell是短周期彗星,轨道周期约为5.5年。彗星于9月26日到达近日点,17日最大亮度时离地球距离约1.37AU。

88P/Howell彗星,台北天文馆利用智利El Sauce天文台远端遥控拍摄。
88P/Howell彗星,台北天文馆利用智利El Sauce天文台远端遥控拍摄。

  88P/Howell彗星亮度不像前些日子的NEOWISE彗星令人惊艳,须使用双筒望远镜或天文望远镜才可观看。观测时须等待日落后天文暮光结束,约晚间19点40分之后,21点20分彗星落入地平线之前,参考星图将望远镜指向天蝎座房宿三附近的天区。

  如果想在其他时间观察88P/Howell彗星,请参考彗星路径预报链接。(编辑/台北天文馆虞景翔)

1598697505125895.gif
88P/Howell彗星于9月通过天蝎座附近。取自吉田诚一彗星网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观赏方式:肉眼观赏 双筒望远镜辅助观赏 需以口径10公分(4吋)以上的天文望远镜观赏 可拍照 ★★★

(2020年7月15日更新)
  C/2020 F3 (NEOWISE)彗星目前亮度已降低至2.5等,是北半球23年来最亮的彗星,它在傍晚7时左右会出现在近地平线,直到西落前都是很好的观赏时机,但是因为仰角极低,再加上仍有些许阳光影响,建议用固定摄影将感光度调高,朝西北方曝光超过3秒即可见到它的身影,随着时间慢慢过去,它会越来越容易观测,相对地亮度也会渐渐降低。


(2020年5月21日原天象预报)
  今年明亮彗星接连不断!2020年3月刚发现的C/2020 F3 (NEOWISE)彗星目前亮度约9.7等,预计将在7月以0.3AU的距离通过近日点,届时预测亮度可达2.5等。不过由于目前彗星位置偏南方,台湾地区日落时彗星仰角不足15度,在彗星过近日点前以南半球的观测条件为佳。

  C/2020 F3 (NEOWISE)彗星是由美国的广域红外线巡天卫星(WISE)在2020年3月27日发现。于2009年发射升空的WISE卫星上头搭载口径40公分的红外线望远镜,原本是利用红外线波段来进行天体搜寻和研究工作,但在2010年冷却剂耗尽后,便由NEOWISE计划接手进行近地天体的搜寻。

  目前NEOWISE彗星位在猎户座,日落时出现在西方低空附近,随着越来越接近太阳,仰角会越来越低。目前NEOWISE彗星亮度为9.7等,6月初将达8等,7月3日通过近日点,最大亮度有机会达到2.5等。不过对于北半球而言彗星仰角实在太低,预计要到7月中下旬观测条件才会比较好。(编辑/台北天文馆研究组王彦翔)

C/2020 F3 (NEOWISE)彗星路径图

图片来源:吉田诚一彗星网


相关文章: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观赏方式:肉眼观赏 双筒望远镜辅助观赏 需以口径10公分(4吋)以上的天文望远镜观赏 可拍照 ★

  这几天C/2020 F3 (NEOWISE)彗星占据了全球社群的版面,因为它接近1.7等的亮度,使它能够轻易以裸眼辨认。现在我们知道为什么NEOWISE彗星能够如此明亮,因为它的彗核非常巨大。

  C/2020 F3 (NEOWISE)彗星由NASA的「广域红外线巡天探测卫星」于今年3月发现,因此已其任务名称“NEOWISE”命名。NEOWISE的研究人员分析了C/2020 F3核心的红外辐射,如下现图所示:红色的辉光由彗核散发,从它的红外光特征可以看出彗核大约有5公里长。NEOWISE研究员Joseph Masiero这么说。

Comet NEOWISE

  加州理工学院行星科学系的Qicheng Zhang说:5公里长对于接近太阳的彗星来说是非常大的,这解释了它的高亮度。NEOWISE彗星在7月3日于水星轨道附近经过太阳,巨大外核使它得以幸存不至碎裂。NEOWISE彗星现在正被太阳加热核心,激发出大量的灰尘和气体,明亮的彗发与彗尾在全世界引起轰动。

  NEOWISE彗星的亮度可能会再维持一段时间,它巨大的彗核为尘埃和气体提供充足来源。观察小建议:日出前约90分钟,找到一个视野开阔的地方,然后向东北方地平线看去。NEOWISE彗星是带有尾巴的模糊小斑点,裸眼即可见,使用双筒望远镜更有可看性。随日期推移,NEOWISE彗星在清晨的高度将渐低,直到无法看见。7月下旬日落后,又将出现在西北方附近低空。(编译/台北天文馆研究组虞景翔)

资料来源:Space Weather


相关文章:

  7月将有机会用肉眼看到一颗3月发现名为NEOWISE的彗星,这也将是2020年的第一个肉眼可见彗星。

这张照片是在两天前的黎明之前的黎巴嫩上空拍摄到的NEOWISE彗星。
这张照片是在两天前的黎明之前的黎巴嫩上空拍摄到的NEOWISE彗星。影像来源及版权: Maroun Habib(Moophz

  这颗彗星的正式名称为C/2020 F3,在3月份首次接近太阳时被美国NASA的NEOWISE卫星发现。它在接近太阳后幸存下来,并将在下周到达其轨道上离地球最近的点。NEOWISE预计将在7月份保持肉眼可见,在北半球的人们可以在这个月的大部分时间的黎明和黄昏时捕捉到这颗彗星。专家指出,7月中旬前的日出前朝着东北东、7月中旬后的日落后朝着西北西方向,都可用肉眼看见。

  海军研究实验室的天体物理学家Karl Battams表示:对于北半球,它在清晨非常低。人们需要早起,但是用双筒望远镜很容易看到。(编译/台北天文馆研究组吴典谚)

资料来源:NASA


夜光云与NEOWISE彗星。
夜光云与NEOWISE彗星。影像来源及版权:Emmanuel Paoly

  在法国东部的阿尔卑斯山,树丛轮廓之上的银蓝色涟漪是夜光云。它们位于地球的中层大气,将黎明前的阳光反射过来。照片拍摄于7月8日。在这个夏天,北方高纬度地区的这种发光的夜间云并不鲜见。而NEOWISE彗星,也称作C/2020 F3,是在今年三月份由环绕地球运转的近地天体大视角红外探测(NEOWISE)卫星发现的。近几天,这颗彗星可以在没有遮挡的东北方地平线上,用肉眼在晨曦中看到。(翻译/北京天文馆高级工程师曹军)

资料来源:每日天文一图(北京天文馆镜像)


瑞士阿尔卑斯山上的NEOWISE彗星。
瑞士阿尔卑斯山上的NEOWISE彗星。影像来源及版权:Philipp Salzgeberfoto-webcam.eu;文字:Adam Block

  在黎明和黄昏这个白昼与黑夜交接的时段,NEOWISE彗星令世界各地的摄影师兴奋不已。对位于北方的观测者而言,这颗彗星绕着北极星旋转,永不落下。瑞士阿尔卑斯山滑雪胜地的一个网络摄像头记录下了夜间彗星绕转的轨迹。在7月12日到13日的夜晚,间隔30分钟的一系列图像合成为这张照片。在接下来的几周中,北半球一直能够看到C/2020 F3 (NEOWISE)彗星。在日落之后,彗星在天空中的高度一天比一天高。与所有彗星一样,NEOWISE在离开内太阳系的过程中会逐渐变暗。寻找和目视观察彗星的最佳方法是使用双筒望远镜。(翻译/北京天文馆高级工程师曹军)

资料来源:每日天文一图(北京天文馆镜像)


NEOWISE彗星的长尾巴。
NEOWISE彗星的长尾巴。影像来源及版权:Petr Horalek

  C/2020 F3 (NEOWISE)彗星正在扫过北方的天空,长长的彗尾展现在这幅7月13日至14日摄于捷克Suchy Vrch的夜空照片中。照片是由固定拍摄的前景和跟踪并使用滤光片拍摄的星空照片合成而来,显示出肉眼难于察觉的细节。图片上部,暗弱的结构一直延伸到距离明亮的彗发20度的地方。被阳光的压力吹出的尘埃彗尾呈现为宽大的弧形,用肉眼很容易看到。而更暗的蓝色彗尾则与那些反射阳光的彗星尘埃相分离,那是由彗发中的离子被太阳风的磁场拖曳出来所形成的离子尾,在阳光作用下发出了荧光。正在远离太阳的NEOWISE彗星在北方的夜空中越来越高,并将在7月23日到达离地球最近的地方。(翻译/北京天文馆高级工程师曹军)

资料来源:每日天文一图(北京天文馆镜像)


北方的NEOWISE彗星。
北方的NEOWISE彗星。影像来源及版权:Bill Peters

  7月14日,在当地午夜之后,NEOWISE彗星依然悬挂在地平线之上。这里是加拿大阿尔伯塔省卡尔加里北边的Goldenrod。在这张快照里,夜晚中大放光彩的还有北极光。在北方的这些日子里,长尾的彗星和极光就像是一对美丽的幽灵。两者都体现出空间天气和太阳风的作用。星空观测者们热烈地欢迎这位来自奥尔特云的客人。C/2020 F3 (NEOWISE)彗星正沿着自己的轨道离开内太阳系。(翻译/北京天文馆高级工程师曹军)

资料来源:每日天文一图(北京天文馆镜像)


NEOWISE彗星与星云。
NEOWISE彗星与星云。影像来源及版权:Jarek Oszywa

  你会冒着面对野生动物的危险去拍摄夜空吗? 一位摄影师做到了——这里就是他的大作。首先看到的是几千颗星星,其中有很多蓝色的亮星。然后是几块红色的星云,包括右下方的加州星云和它上方的心脏星云。但让摄影师甘于涉险的原由则是图左侧的NEOWISE彗星。在这张上周拍摄的长时间曝光合成照片中,NEOWISE彗星发出蓝光的离子尾笔直向上,背向将要升起的太阳;而反射阳光的尘埃尾则向右侧弯曲。图片是由在波兰Miedzygórze附近的固定地点连续拍摄的3张照片合成,拍摄时间超过了10分钟。沿着被月光照亮的土路可以看到地平线上的Śnieznik山。下周C/2020 F3 (NEOWISE)彗星将经过距离地球最近的地方,此后这个奔向外太阳系的5公里大小、不断蒸发的脏雪球将逐渐黯淡下去。(翻译/北京天文馆高级工程师曹军)

资料来源:每日天文一图(北京天文馆镜像)


NEOWISE彗星的彗尾结构。
NEOWISE彗星的彗尾结构。影像来源及版权:林子轩(北京师范大学)

  是什么力量正在塑造NEOWISE彗星的彗尾结构?在两条清晰的彗尾中,蓝色的离子彗尾受流动且带电的太阳风推动,指向了与太阳完全相反的方向。离子彗尾中的结构源于彗核以不同速率喷射这些发出蓝色辉光的离子的过程,也受到复杂而不断变化的太阳风影响。然而对于C/2020 F3 (NEOWISE)彗星来说,最不同寻常的是它具有羽状结构的尘埃彗尾。这条尘埃彗尾被阳光推向远离太阳的一侧。但因为较重的尘埃颗粒可以更好的抵抗光压,从而更能按照自己的轨道运行,所以尘埃彗尾最终呈现出弯曲的形态。NEOWISE彗星的尘埃彗尾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条带状结构尚未被我们研究透彻,但它可能与彗星跨度5千米的彗核上,冰融化释放出的反光砂砾构成的螺旋流有关。这组由40张照片叠加而成并经过了后期强化的图像合集,是3天前在中国内蒙古戈壁深处的暗夜中拍摄的。在NEOWISE彗星逐渐远离太阳的过程中,它将于明天以最近的距离经过地球。这颗彗星已经开始变暗,但仍然肉眼可见,不过在它远离地球后应该会更快地变得暗淡。(翻译/北京师范大学林子轩)

资料来源:每日天文一图(北京天文馆镜像)


童话里的新智彗星。
童话里的新智彗星。影像来源及版权:Stephane Guisard(Los Cielos de America,TWAN)

  在这幅梦幻般的场景中,彗星的尘埃划过黎明前的天空。虽然这并不是童话电影的一个片段,但画面里坐落在巴伐利亚阿尔卑斯山的新天鹅城堡确实是迪士尼乐园睡美人城堡的灵感来源。拍摄于7月20日的这张照片中,城堡塔顶上方的明亮痕迹很可能是一颗英仙座流星。每年夏季的英仙座流星雨的极大出现在八月中旬,但从现在开始已经进入活跃期。童话城堡上空的流星轨迹的反方向指向英仙座内的流星雨辐射点,位于右上方的图框之外。英仙座流星雨是由周期彗星Swift-Tuttle的尘埃形成的。远处地平线上与流星交相辉映的则是当今的宠儿——拖着宽宽的尘埃彗尾扫过北方天空的新智彗星。(翻译/北京天文馆高级工程师曹军)

资料来源:每日天文一图(北京天文馆镜像)


MAGIC与新智彗星。
MAGIC与新智彗星。影像来源及版权:Urs Leutenegger

  在加纳利岛上的穆查丘斯罗克欧洲北方天文台,17米直径的多镜面MAGIC望远镜中映出布满繁星的夜空。MAGIC表示大型大气伽马射线成像切伦科夫望远镜,当高能伽马射线撞击地球高层大气时,望远镜能够探测到粒子大气簇射产生的短暂光学闪光。在7月20日,照片里三台望远镜中的两台正在探测从银河系中心发出的伽马射线。它们的镜面反射出的正是东南方靠近银心方向的人马座和天蝎座中的亮星。除了这个拼合镜面望远镜阵,东北地平线之上、北斗七星之下是新智彗星。NEOWISE表示近地天体大视场红外探测器,这是一颗环绕地球的卫星。众所周知,C/2020 F3彗星,即新智彗星,就是它发现的。(翻译/北京天文馆高级工程师曹军)

资料来源:每日天文一图(北京天文馆镜像)


大角山脉背后的彗星与闪电影像。
大角山脉背后的彗星与闪电影像。影像来源及版权:Kevin Palmer

  如今,汽船码头景点比往常更加漂亮。从怀俄明的美国14号高速看过去,大角山脉标志性的峰顶形成一道有趣的风景。如果远方出现闪电,那直上直下的岩石峭壁就显得更加不可思议。本月早些时候,更加不同寻常的事情发生了——肉眼可见的新智彗星在夜间升起到山峦之上,而此时远方暴风雨的闪电照亮了天际。意识到这样一个难得的机会,一位果断的天文摄影师花费了一个不眠之夜,拍摄了超过1400张照片,捕捉到三者同框的场景。上图是其中最好的一张,照片的前景被来自右侧的月光照亮。新智彗星C/2020 F3 (NEOWISE)现在正向外太阳系飞去,预计在6700年后才会返回。(翻译/北京天文馆高级工程师曹军)

资料来源:每日天文一图(北京天文馆镜像)


Vikos峡谷上空的新智彗星。
Vikos峡谷上空的新智彗星。影像来源及版权:Constantine Emmanouilidi

  地球上的景物是为配合这颗彗星而生的吗?当然不是如此,尽管在这张照片中它们看上去确有默契。照片中的远景是两周前在希腊北部看到的新智彗星。彗星之上是明亮的北斗七星(阿兹特克神话中的巫师),自从7月以来,全球众多的观测者都是通过这个星群来找到正在北天移动的肉眼彗星。前方的地景是Vikos峡谷,如果以它的宽度作为标准,则是地球上最深的峡谷。峡谷是Voidomatis河在过去的几百万年中缓慢侵蚀的结果。拍摄这样一张照片需要周密的计划、耐心的等待、良好的运气、不畏狂风的精神以及躲避野兽的技巧。C/2020 F3 (NEOWISE)新智彗星在飞向外太阳系的过程中继续变暗,现在需要使用双筒镜才能观看。(翻译/北京天文馆高级工程师曹军)

资料来源:每日天文一图(北京天文馆镜像)


相关文章:

该彗星目前已被北半球地面重新观测到,出现了许多照片及观测报告,估计亮度0~3等。应该是自C/2011 L4 (PanSTARRS) 泛星彗星以来北半球可见的最为明亮的彗星了。日落后朝西边天空就能见到它。

C2020 F3 (NEOWISE) 彗星经天图


相关文章: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最近NASA的太阳观测卫星「日地关系天文台A」(STEREO-A),捕捉到了一个有趣的画面,在观测太阳风的同时,拍到了刚好通过太阳附近的C/2019 Y4 (ATLAS)彗星,同时水星也进入了视野中。

  「日地关系天文台」于2006年发射升空,部署在地球轨道前方(STEREO-A)及后方(STEREO-B)的拉格朗日点上,两颗卫星可以同时观察太阳六分之五的表面。

STEREO-A捕捉到的「ATLAS彗星、太阳风、水星」同框画面。(Image: © NASA/NRL/STEREO/Karl Battams)

STEREO-A捕捉到的「ATLAS彗星、太阳风、水星」同框画面。(Image:  © NASA/NRL/STEREO/Karl Battams)

  这幅影像是由STEREO-A从5月25日到6月1日的拍摄画面所合成。左侧摆动的丝状云气就是太阳风,它是由太阳的带电粒子组成,背景则是无数恒星(直条纹为影像失真)。ATLAS彗星从画面中央由上而下通过,尽管4月时它崩解成碎片,但从STEREO-A的影像中看起来碎片并无分散。动画中段之后,明亮的水星从画面左方进入。

  除了STEREO-A捕捉到的画面,日前「太阳轨道载具」也以近距离的方式直接通过了ATLAS彗星的彗尾,NASA和ESA尚未宣布这次观测是否成功,STEREO-A的画面先为这次难得的观测机会做了一个小开场。(编译/台北天文馆虞景翔)

资料来源:Space.com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今年年初,有颗彗星从遥远的恒星游走到太阳系里,它是鲍里索夫彗星(2I/Borisov)。后来发现它开始分裂时似乎将迈入死亡,但近期论文表示彗星的主体倖存下来。这是双赢的局面,部分彗星确实破裂了,意味着科学家可分析其内部的碎片以了解其组成,而且这颗冰冷的太空岩石还能继续它的穿越星际之旅。

  在2019年8月发现鲍里索夫彗星时,它就显现出特殊的轨迹与速度,使其成为第二颗来自太阳系外的天体,以及首颗星际彗星。当它于2019年12月8日到达近日点,太阳的引力使其路径略微弯曲,并在今年3月开始活跃起来。波兰天文学家首先注意它的亮度增加,认为是彗核分裂造成灰尘和冰块的爆发。3月底,哈勃太空望远镜证实这点,发现鲍里索夫彗星分成两块。但由David Jewitt领导的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团队认为彗星完全瓦解的可能性不大。Jewitt表示:经由观测表明彗核的爆发和分裂属于较小事件,占总质量的比例很小,因此鲍里索夫彗星将继续生存下去。

鲍里索夫彗星

  来自太阳系外围的彗星常见在近日点崩解,天文学家认为是彗星的冰昇华加速彗星的旋转,此过程会使彗星不稳定导致破裂。鲍里索夫彗星的特征类似太阳系外围彗星,因此也可能破碎。根据论文描述,3月4日至9日这颗彗星显现第一次爆发。之后在3月30日,就发现第二块彗星。但是到了4月3日,发现第二块彗星已经消失。根据Jewitt和小组计算,3月初的爆发出一片约100平方公里的云,这云块由大小约0.1毫米的粒子所组成,估计质量约为2000万公斤,这与彗核相较仅是九牛一毛。小组估计彗核半径500公尺,约3千亿公斤。随后出现的第二个物体,约12万公斤。研究小组认为,这块碎片在3月初爆发时已经产生出来,但在几星期后才被看见。研究团队认为彗核的爆发和分裂相较之下很小的事件,所占总质量很小,鲍里索夫彗星将在穿越太阳系之旅中生存下去。(编译/台北天文馆李瑾)

资料来源:Science Alert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一年前,美国NASA在夏威夷的ATLAS计划发现了2019 LD2,经过进一步观察发现这是一颗周期性彗星,并编号为P/2019 LD2。令人讶异的是,他的轨道位于木星附近,夏威夷大学的Larry Denneau于5月20日宣布这是木星特洛伊小行星中的第一颗彗星。

2019年6月下旬ATLAS拍摄的影像。

  (图说)2019年6月下旬由ATLAS拍摄的彗星影像,右侧是透过称为差值成像(difference imaging)的影像处理技术,减去周围的恒星才能显现出彗星的尾巴。

  木星特洛伊小行星是由数千颗小行星组成的,他们聚集在木星前后60°的拉格朗日点附近,稳定地与木星共享轨道。由于特洛伊小行星大多数是在太阳系早期被行星捕获的,理论任何冰都应该早就蒸发掉了,这次能发现彗星出乎众人意料。

  业余天文学家Sam Deen使用JPL提供的软体计算该物体的轨道时,他发现P/2019 LD2是在最近与木星近距离接触,目前的轨道并不稳定。根据计算这颗彗星很可能是来自于半人马小行星(散布在外太阳系的小行星),并在2017年2月17日时在距离木星约1400万公里处相遇,最后这颗彗星就这样进入类似木星的奇特轨道中。然而,尽管经过木星的引力作用使P/2019 LD2进入了类似木星的轨道,但实际上他并没有进入两个拉格朗日点之一附近,目前离木星仅21度。

  Deen继续计算,预测P/2019 LD2将在2028年5月13日经过木星旁约1800万公里处,届时将再度让这颗彗星改变轨道,从与木星接近1:1共振的轨道转移到接近2:3共振的轨道,成为一颗木星族彗星。2063年P/2019 LD2又会再度与木星以300万公里的距离相遇,不过随着预测时间越长,不确定性就越大,究竟这颗彗星会走向何方,就让我们继续看下去。(编译/台北天文馆王彦翔)

资料来源:Sky & Telescope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今年3月底才第一次被发现的SWAN彗星(C/2020 F8),不到一个月后很快地达到裸眼可见的亮度,当时专家预测在5月下旬时SWAN彗星的亮度应该可以达到峰值,国际天文联合会(IAU)的电子报甚至预测SWAN彗星的亮度将逼近2.8等,这已经是一个在都市都可轻易观测的程度了。

  很快的5月已进入下旬,随着SWAN彗星越来越接近太阳,在天空也从仅南半球可以观测的位置,运行至北半球也能看见的天区,每天记录的亮度曲线竟然开始反转,几乎回到了裸眼不可见的亮度。

Comet SWAN (C/2020 F8)

  图说:SWAN彗星的亮度曲线,在4月下旬时迅速增加,随后出现停滞,然后在最近几天降低。COBS Comet Observation Database / CC BY-NA-SA 4.0

  为什么它像ATLAS彗星(C/2019 Y4)一样失约了呢?还是天文学家的预测技巧太差了?像C/2020 F8和C/2019 Y4这种长周期彗星,可能都是来自太阳系的尽头,一个叫做奥尔特云(Oort Cloud)的区域,在这里,许多冰封的天体因为重力扰动而进入内太阳系,随着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越来越多,结构松散的冰核开始挥发,形成彗发甚至大面积反射太阳光的尘埃尾,亮度不断增加。但是每个彗星能有多少物质可以挥发,结构松散程度都难以评估,很多时候挥发的太快,甚至解体了,亮度便不再增加,开始慢慢黯淡。5月8日时,就有阿根廷的观测者发现SWAN彗星疑似彗核解体的现象,但还没得到确认。

SWAN-Claudio-and-Victor.jpg

  图说:阿根廷业余天文爱好者Victor Buso于5月8日拍摄的SWAN彗星,出现了明显的双核。

  脆弱易变、不可预测的彗星或许会让人失望,但也可能让人惊奇,SWAN彗星将在5月26日通过近日点,之后的结构、亮度会不会有预期外的变化呢?只有到那时才会知道了。(编译/台北天文馆虞景翔)

图片来源:Sky & Telescope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上个月,C/2019 Y4 (ATLAS)阿特拉斯彗星开始崩解时,粉碎了业余天文观测者盼望着一颗大彗星的心,但科学家们很快发现了研究其碎片的新机会。

  最近新发表的论文指出,美国NASA与欧洲ESA合作的无人太空探测器「太阳轨道载具(Solar Orbiter)」应该会在2020年5月下旬或6月初穿过ATLAS彗星的尾巴。尽管「太阳轨道载具」的功用是探测太阳,但所携带的仪器也能够收集彗星轨道上遗留的讯息。

  太阳轨道载具于2020年2月9日发射升空,其任务是测量太阳外层大气中的电浆,并拍摄太阳两极的图像等任务。目前正驶向金星,以接近太阳。

  该团队本来预计在2028年发射类似任务的「彗星拦截者(Comet Interceptor)」,基本上就是在地球附近放置卫星,等待彗星到来便释放微型探测器前往探测彗星。

  没想到「太阳轨道载具」意外提前达成了这样的安排。研究人员计算得出,在5月31日或6月1日,太阳轨道载具将越过ATLAS彗星的离子尾,在那里太阳风使彗星气体电离。如果ATLAS排放足够多气体,太阳轨道载具可能可以检测到来自彗星的离子或彗星产生的磁场扰动。

  6月6日,探测器会再经过彗星遗留下的尘埃,收集更多彗星组成的讯息。过去天文学家曾主动出击,送出探测器前往观察彗星,这次的“好运”,能否也有好结果?ATLAS虽然变暗了,但还是很有看头!(编译/台北天文馆虞景翔)

资料来源:Sp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