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观赏方式:需以口径10公分(4吋)以上的天文望远镜观赏 可拍照

  小行星婚神星(3 Juno)于2022年9月8日0时49分到达「冲」,也就是地球位于中心,而太阳和婚神星位于地球两侧、且黄经经度相差180度的位置。此时婚神星位于宝瓶座,离地球最接近整晚可见,因此正是观测婚神星的最佳时机,但因亮度仅7.9星等,无法用肉眼观看,必须使用小型天文望远镜,或是每隔一段时间拍摄一张影像,并且加以比对找出移动的天体才容易观察到。

  婚神星于1804年由德国天文学家Karl Ludwig Harding所发现,是第3颗被发现的小行星,又称3号小行星,属于石质的S型小行星。其质量占整个小行星带的1%左右,是第一个被观测到掩星的小行星,1958年2月19日婚神星经过恒星SAO 112328的前面,使天文学家首次能凭借遮掩现象较精确测量小行星的直径。而我们之所以能够看到婚神星,除了因它表面反射太阳光之外,它本身也发出肉眼不可见的辐射,当其表面受太阳加热后,会在毫米波段发光,因此可以借由射电望远镜的观测来进一步研究婚神星的组成成分或表面性质。

  婚神星每隔15.5个月发生冲,由于轨道较为椭圆,因此13年左右会发生近日点冲,上次是2018年11月,亮度为7.55等,下次是2031年10月30日,亮度达7.42等。由于尚未有太空船直接观测过婚神星,目前最清楚的光学影像是以自适应光学系统技术拍摄的,显现如下图不规则的外观。(编辑/台北天文馆赵瑞青)

8.4米甚大望远镜(VLT)所拍摄婚神星。
8.4米甚大望远镜(VLT)所拍摄婚神星。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日本科学家分析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的隼鸟2号太空船(HAYABUSA2)在龙宫小行星带回的样本,发现23种氨基酸,其中包含麸胺酸(Glutamic acid)、天门冬胺酸(aspartic acid)与甘胺酸甘(Glycine),更特别是还有与代谢有关但人体无法自行合成的缬胺酸(Valine)等。隼鸟2号太空船2019年降落在龙宫小行星,收集5.4克小行星样本置入密闭容器后,在2020年送回地球。科学家们认为,龙宫不是一块巨石,而是许多小石头所组成,由于小行星的重力弱与快速自转,形成菱形的外观。龙宫属于碳质或C型小行星,含有大量富含碳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可能来自46亿年前孕育太阳和行星的同一星云。先前的分析显示,这颗小行星含有水。此外,与地球的有机分子不同,小行星样本反射率仅2~3%,由于未曾与其他天体相互作用,这使得它们的化学成分与状态接近于早期的太阳系。

  研究团队表示:样品中检测到各种有机化合物,包括氨基酸、多环芳烃和多样氮化合物,其中氨基酸达20多种。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成分,是地球上生命存在的重要物质。先前在2019年的研究论文,在南非33亿年历史的岩石中发现来自于太空的有机分子,激起科学家认为部分或全部构建生命的分子是彗星和小行星带来的说法,龙宫小行星的新发现使这论述更加有力。而且,氨基酸也可能存在于其他行星和卫星上,表明“生命可能诞生在比以前想像的更多的地方”。

  龙宫并不是唯一正在研究的太空岩石。2021年NASA的欧西里斯任务(OSIRIS-REx)太空船从贝努小行星(Bennu)采集岩石样本,将于2023年返回地球,其中所含有机物可以为科学家提供太阳系演化,生命如何出现等重要的线索。(编译/台北天文馆研究员李瑾)

龙宫小行星的样本。
图说:龙宫小行星的样本。

资料来源:Live Science

发布单位:香港天文学会

  2022年5月23日出版的第二卷第七期《小行星命名公告》新增一颗华人命名的小行星,该小行星是由莱蒙山巡天计划发现。

  177770 Saulanwu 吴秀兰。吴秀兰(生于1940年)是美籍华裔粒子物理学家。她在粲夸克(Charm quark)、胶子(gluon)和希格斯玻色子(Higgs boson)的发现中,整体领导和参与而闻名。吴秀兰是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的恩里科·费米(Enrico Fermi) 特聘物理学教授,也是欧洲核子研究组织的实验科学家。

  吴秀兰出生在香港,毕业于金文泰中学。1960年获全费奖学金到美国瓦萨学院(Vassar College)攻读本科学位。原本她想成为一名画家,但是她受到玛丽·居礼的启发,转而将一生奉献给物理学。

吴秀兰

【图:维基百科;文:节译自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行星公告;新闻讯息由林景明提供】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观赏方式:需以口径20公分(8吋)以上的天文望远镜观赏 可拍照 ★★

  根据NASA近地天体研究中心(CNEOS)资料显示,今年接近地球的危险天体(PHO)之中最巨大的天体——小行星7335(1989 JA),将于2022年5月27日22时26分到达近地点,距离仅401万1441公里,大约是地月距离的10.5倍。由于小行星7335直径为1.8公里,约台北101大楼的两倍高,因此若撞击地球将造成严重损害,受到科学界密切注意。

  小行星7335是1989年5月1日由美国天文学家Eleanor Helin在帕洛玛天文台发现,公转周期为2.35年,轨道偏心率为0.48(远日点2.6AU、近日点0.9AU),属于阿波罗小行星。在2013年在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坠落的小行星也属于同一群,估计其直径仅十几公尺,却造成近1500人受伤。

  虽然肉眼看不到小行星7335,但使用中型以上(口径15~20公分)望远镜有机会拍摄到。虽然小行星在5月27日距离地球最近,但因为与太阳位置与反射位置关系,在近地点前2天的晚上较亮,预估最亮时达到11.7星等。如果透过拍摄,它看起来就像一颗“缓慢移动的星星”。

小行星7335轨道最远时位于火星轨道之外,近日点在地球轨道之内。
图说:小行星7335轨道最远时位于火星轨道之外,近日点在地球轨道之内。

  国际媒体报导2022年5月27日将有一颗「具潜在撞击威胁」的巨大小行星接近地球,台北天文馆证实此项消息,但也说明这并非新鲜事,更没有撞击危险,民众完全不必担心!

  所谓「具潜在撞击威胁小行星」(Potentially Hazardous Asteroid, PHA)是指当其与地球轨道最接近时,距离可达0.05天文单位以内,约750万公里,或月球平均距离的19.5倍,且直径达140公尺以上的小行星。截至目前为止,已经被发现的PHA有2,280颗之多,还在不断增加中。

  2022年5月27日22时左右最接近地球的这颗PHA是(7335)1989 JA小行星,它的直径估计约930到1,180公尺之间,足足有台北101的两倍大!不过这次离地球最近时尚有402万公里之遥,比月球还远10.5倍,所以对地球完全不构成任何威胁。

  台北天文馆表示,其实每年PHA接近地球的次数远比大家想像来得多,光是在2022年,与地球距离近到0.05天文单位以内的就有14颗,最接近的是在12月28日的2010 XC15小行星,距离只有0.005162天文单位,也就是77万公里左右,仅相当于月球的两倍远。至于在未来150年内最接近地球的则是直径约370公尺的毁神星(99942)Apophis,它在2029年4月14日将以4万公里的超近距离擦过地球,几乎达到同步卫星的高度!不过目前科学家暂时排除了撞击的可能性。

  据估计,在这两千多颗PHA中大约只有156颗的直径大于一公里,属于大型PHA,若真有这么大的小行星撞击地球,很可能会造成全球性的地质与气候剧烈变化,甚至灭绝事件。但也不用过于担忧,因为这样的事件平均每44万年才会发生一次!(编辑/台北天文馆研究员李瑾)

发布单位:香港天文学会

  2022年5月2日出版的第二卷第六期《小行星命名公告》新增两颗中国人命名的小行星,其中一颗小行星是由紫金山天文台盱眙天文观测站近地天体望远镜发现,另外一颗由俄罗斯恩格尔加特天文台(Engelhardt Observatory)泽连丘克观测站(Zelenchukskaya Station)发现。

  534390 Huningsheng 胡宁生。胡宁生(生于1932年)天文仪器专家。他在发展中国天体测量仪器和技术方面做出重大贡献,特别是领导成功研制地面测量纬度最准确的光电等高仪。

  541508 Liucixin 刘慈欣。刘慈欣(生于1963年)中国著名科幻作家,曾获得多项文学奖项。他凭小说《三体》获得2015年科幻小说雨果奖(Hugo Award)。

小行星命名公告

【文:节译自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行星通告;新闻讯息由林景明翻译/提供】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1950 DA是最具风险的小行星,自2014年来它一直位居撞击风险列表的首位,先前科学家们计算出该天体在2880年撞击地球机率高达八千分之一。一项新的分析资料推测,这颗小行星的撞击风险比先前认知的撞击机率降低很多,只有三万分之一。

  这项评估是NASA行星防御协调办公室(Planetary Defense Coordination Office)完成,2022年初,该机构升级了分析软体,最显著变化是对亚尔科夫斯基效应,进行更详细的计算,这效应指小行星吸收阳光和释放热量会对小行星产生微小推力,而改变小行星在太空中的路径。计算后撞击机率为三万分之一,使1950 DA的风险下降为第二名。目前榜首的是Bennu小行星,它是NASA的OSIRIS-REx任务目标,在2020年10月曾对这颗小行星采样,样本将在2023年运送回地球 。目前认为Bennu在2178年至2290年期间撞击机率为1,800分之一。

近地小行星1950 DA

  近地小行星1950 DA在1950年2月23日首次观测,随后因轨道计算不足而失踪了,直到2000年12月31日重新发现。它宽1.3公里,由于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天文台在2001年曾经以雷达观测过,因此科学家了解它的形状与大小,认为这颗小行星比岩石更碎更松散。(编译/台北天文馆刘恺俐)

资料来源:SPACE.com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今年初,一颗潜在危险小行星的发现让天文学家们的心情像坐了一趟云霄飞车一样,1月6日美国亚利桑那州雷蒙山天文台发现了一颗直径为70公尺的小行星,根据他们最初的观察,这颗临时编号「2022 AE1」的天体可能在2023年7月4日经过时撞击地球。

  由于小行星轨道的不确定性在其被发现后的几个小时内是最高的,在几个不同天文台持续观测,结果显示其撞击的机率不减反增,在巴勒莫撞击危险指数中被评为最危险等级,ESA与NASA都在它们的近地天体观测中心的网站上发布了这项资讯。

  幸好在积累了更多小行星路径观测资料后,分析结果显示,其撞击的机率急剧下降,科学家目前已经证实2022 AE1将不会撞上地球。

  那么天文学家究竟是如何从高风险天体渐渐排除该颗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威胁呢?起初对小行星的首次观测只是一个资料点,要了解它的运动方向至少需要两次观测,而要确定一个轨道,则至少需要三次观测,在多次的观测之后,天文学家的资料点越来越多,进而可以得知一颗小行星完整的轨道参数,包含行进方向、行进速度、轨道偏心率等等。

  天文学家使用电脑模拟来计算小行星未来的轨道,并透过观测误差范围内的起始位置及速度,创建大量的模拟资料,假如模拟了100万个不同的轨道,其中只有一个轨道有撞击机会,这时候可称之小行星撞地球的机率为百万分之一。

  持续针对2022 AE1的追踪观测资料,成为该计算小行星轨道所需要的重要资料,也证明了年初的观测资料所计算出的风险评估有误,随着一些热心的业余天文观测者一同加入监测这颗小行星,欧洲航太总署表示在2023年7月初,2022 AE1小行星将在距离地球约900万至1100万公里的远处飞掠而过。(编译/台北天文馆技佐许晋翊)

资料来源:Science Alert

发布单位: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

  即将迎来70周年校庆的华中科技大学收到一份来自太空的礼物。2022年3月21日,国家天文台宣布,将永久编号52487号小行星命名为“华中科技大星”。当天,该小行星命名发布仪式在线上线下举行。

华中科技大学小行星模拟图
小行星模拟图

运行轨道图
运行轨道图

  这颗小行星是1995年12月6日由国家天文台兴隆基地观测发现(1995 XO2),发现者为原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团队,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轨道周期3.37年。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行星命名公报》通知,这颗永久编号52487号小行星被命名为“华中科技大星”。

如何观测华中科技大学小行星?

  2022年11月至2023年1月,这颗小行星将出现在巨蟹座附近。期间,如遇天气晴朗的夜晚,最好是农历月初或者月末,选择周围无强烈灯光,且无建筑物遮挡的高处,借助专业的天文观测工具,可以看到它在夜空中璀璨的身影。

  此外,点击进入太阳系小天体数据库https://in-the-sky.org/solarsystem.php?obj=A52487,就可以近距离接触这颗小行星,掌握它的位置、轨道等最新动态。

小行星如何被命名?

  小行星是目前各类天体中唯一被国际公认可以由发现者进行命名的天体。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对小行星发现者获得命名权及命名小行星有着严格的规定和认可、审批程序。由于小行星命名的严肃性、唯一性以及永久不可更改性,能获得小行星命名,已是世界公认的殊荣。

为何华中科技大学能获得小行星命名权?

  2022年是华中科技大学校庆70周年,获得小行星命名权不仅是崇高的荣誉,更代表着对学校的肯定。华中科技大学被誉为“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缩影”,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疫情防控、脱贫攻坚中彰显担当。学校积极推动物理、天文和空间科学等交叉学科发展。1983年10月,学校开始筹建实验室天体物理教研室(挂靠物理系),1996年组建天体物理团队,2014年在物理学院成立粒子与天体物理研究所,2019年正式成立天文系,开启了中国中部地区天文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先河。2014年3月,罗俊院士在校提出“空间引力波天琴计划”,2019年天琴一号顺利发射,开启了测地观天新事业。2020年加入“中国空间站巡天望远镜粤港澳大湾区科学中心”。2021年成立国家天文台-华中科技大学“天眼联合研究中心”,推动中部地区天眼FAST相关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匈牙利天文学家在2022年3月11日19时24分(世界时),以60公分施密特望远镜发现一颗小行星,在两小时之后这颗小行星就撞入挪威西南方的北冰洋上空。这颗小行星命名为2022 EB5,估计直径约为2米。它的速度约为每秒18.5公里,撞击之后在格陵兰岛和挪威的侦测仪器也记录到爆炸的声音,估计爆炸能量约2,000吨TNT。

  其实天体撞入大气层并不罕见,每夜都可以看见流星。但这颗撞击事件最特别之处是天文学家在它进入大气层前就先发现它。之前仅有四个例子,分别是2008 TC3,直径约4米,爆炸的能量达2,100吨TNT;2014 AA,直径约3米和1000吨TNT;2018 LA,直径约3米与400吨TNT;2019 MO直径约6米和6,000吨TNT。一般来说,这种尺寸天体撞击大气层时会爆炸而发生火流星,其碎片可能会落到地球上。但2022 EB5所产生的陨石应该会落入海洋而无法找到。科学家对于能发现2022 EB5这类天体是件好事,表示科学界对危险小行星的检测能力已逐步提高。(编译/台北天文馆研究员李瑾)

匈牙利天文学家Krisztián Sárneczky拍摄2022 EB5
匈牙利天文学家Krisztián Sárneczky拍摄2022 EB5

资料来源:Science Alert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观赏方式:需以口径30公分(12吋)以上的天文望远镜观赏 可拍照

  台湾小行星(2169 Taiwan),将于3月25日最靠近地球,距离为1.840天文单位,这颗小行星于1964年11月9日被发现,位于主小行星带,公转周期为1,703天。估计直径约17公里,依据光度测量,属于C型小行星(碳质)。

  台湾小行星目前位于室女座,亮度为16.3星等,需要口径30公分以上,较大型的望远镜才有机会拍到。(编辑/台北天文馆研究员李瑾)

台湾小行星(2169 Taiwan)
台湾小行星(2169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