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28.22日UT,广域红外线巡天探测卫星(Wide-field Infrared Survey Explorer,WISE)发现一颗小行星状天体,随后即获得2010 FB87的编号(MPS 320849)。GJ Garradd在2010年4月21.67日UT由塞丁泉的0.5m Uppsala Schmidt望远镜拍摄的CCD图片中独立发现了该天体,但图片却显示该天体在pa 290°处有10″的尾巴。报告放置到NEOCP后,S. Foglia、P. Miller和J. Wood(2.0m Faulkes Telescope South,塞丁泉)观测到该目标尾巴长15″,pa 140°。发现位置及亮度信息如下:
2010 UT R.A. (2000) Decl. Mag. Observer
Mar. 28.21984 18 47 50.58 -52 39 26.4 WISE
Apr. 21.66676 18 41 48.03 -61 49 46.7 17.8 Garradd
彗星暂定按抛物线轨道绕日运动。

作者:许文韬博士 资料存档:中国彗星与流星资讯网

JV Scotti(LPL:月球行星研究所)报告他在位于基特峰(Kitt Peak)的Spacewatch 0.9m f/3反射望远镜于2010年4月20.27日UT摄得CCD图片中发现一颗有少许弥散、彗尾在西北西方向的彗星。在2010年4月20.35日UT由Spacewatch 1.8m反射镜所摄的图片显示彗星彗发约4″,彗尾延伸0′.75,pa 288°。报告放置到NEOCP后,WH Ryan(Magdalena Ridge天文台,2.4m f/8.9反射镜)做的后续观测显示彗星在pa 290°有暗淡彗尾可见。发现位置及亮度信息如下:
2010 UT R.A. (2000) Decl. Mag. Observer
Apr. 20.26786 14 32 29.42 -14 37 58.2 21.0 Scotti
彗星暂定按抛物线轨道绕日运动,轨道根数如下:
Orbital elements:
C/2010 H4 (Scotti)
T 2014 Jan. 16.982 TT MPC
q 3.75547 (2000.0) P Q
Peri. 287.115 -0.344372 +0.929668
Node 38.079 +0.921693 +0.308270
e 1.0 Incl. 167.750 +0.178577 +0.201709

作者:许文韬博士 资料存档:中国彗星与流星资讯网

Jan Vales(Crni Vrh,斯洛文尼亚,0.60m f/3.3 Deltagraph)于2010年4月16.0日UT观测到一颗12.6等的异常明亮的小行星状天体。报告放置到NEOCP后,许多观测者指出这个距离地球2.0-2.5AU的新天体有绝对星等H=8-9等。A. Kowalski在2010年4月15.4日UT利用卡塔琳娜巡天系统设备观测过该区域但并未发现该天体(暗至V=20.0等)。W. Ryan(Magdalena Ridge,2.4m f/8.9反射镜)等数位观测者指出该天体相对附近背景恒星有较大的FWHM值。门田健一(埼玉县上尾市,25cm f/5 反射镜)于2010年4月17.6日UT观测得该天体有1′.5微小扩散。随后亦有更多观测者发现了该目标正在膨胀的彗发。发现位置及亮度信息如下:
2010 UT R.A. (2000) Decl. Mag. Observer
Apr. 16.00831 13 39 25.17 +04 45 49.5 12.6 Vales
彗星暂定按椭圆轨道绕日运动。

作者:许文韬博士 资料存档:中国彗星与流星资讯网

G. J. Garradd利用塞丁泉巡天系统的0.5m Uppsala Schmidt望远镜所得CCD图片中发现一新目标。该目标恒星状,但比周围恒星稍微扩散,FWHM在5″.3,北侧有约10″的暗弱彗尾可见。报告放置到NEOCP后,AC Gilmore和PM Kilmartin(约翰山天文台,1.0m f/7.7反射镜)于2010年4月17.4日UT测得彗星R光度18.7-19.1等,并在pa355°出观测到一条短但明亮的彗尾。发现位置及亮度信息如下:
2010 UT R.A. (2000) Decl. Mag. Observer
Apr. 16.64819 11 46 34.50 -31 19 23.4 18.6 Garradd
彗星暂定沿抛物线轨道绕日运动,轨道根数如下:
Orbital elements:
C/2010 H1 (Garradd)
T 2010 July 15.125 TT MPC
q 2.50955 (2000.0) P Q
Peri. 247.057 -0.580992 +0.800617
Node 344.529 -0.383927 -0.428291
e 1.0 Incl. 33.311 -0.717669 -0.419022

作者:许文韬博士 资料存档:中国彗星与流星资讯网

A. Mainzer(JPL:喷气推进实验室)在WISE(广域红外线巡天探测卫星,Wide-field Infrared Survey Explorer,WISE)于2010年4月14.14日UT所设图片中发现一颗彗星。该彗星与C/2010 D1具有相近的亮度。在12 micron图片中彗星彗发约25″;在22 micron图片中彗发约40″,尾长20″。WH Ryan于2010年4月16.3日UT用Magdalena Ridge Observatory的2.4m f/8.9反射摄得的CCD图片中测得彗星R光度18.4-18.6等,尾巴在pa 170°。发现位置及亮度信息如下:
2010 UT R.A. (2000) Decl. Observer
Apr. 14.13821 18 48 36.28 +47 28 03.3 WISE
彗星暂定按抛物线轨道绕日运动:
Orbital elements:
C/2010 G3 (WISE)
T 2010 Sept. 26.597 TT MPC
q 4.66346 (2000.0) P Q
Peri. 98.838 -0.333606 -0.681095
Node 316.408 -0.488599 +0.716199
e 1.0 Incl. 109.045 +0.806212 +0.152214
From 23 observations 2010

作者:许文韬博士 资料存档:中国彗星与流星资讯网

A. Mainzer(JPL:喷气推进实验室)报告她在WISE(广域红外线巡天探测卫星,Wide-field Infrared Survey Explorer,WISE)于2010年4月2日及4月3日所摄图片中发现卡塔琳娜巡天系统所发现的小行星状天体2009 WX51(参考MPEC 2009-W76)有彗星特征。在12-24 micron画像中该目标有约25″扩散且于西南西至西北西方向有一延伸约50″的扇形彗尾可见。WISE视场中观测到P/2010 B2较之更显明亮。自从2009年12月20日以后再也无该目标的观测数据了。
发现位置及亮度信息如下:
2009 UT R.A. (2000) Decl. Mag. Observer
Nov. 22.24934 4 25 19.84 +40 27 43.2 18.4 Catalina

作者:许文韬博士 资料存档:中国彗星与流星资讯网

R. E. Hill报告他在由卡塔琳娜巡天系统(Catalina Sky Survey)0.68-m Schmidt望远镜+CCD所得画像中发现一19.2等的彗星。彗发直径6″-8″,尾长8″-10″,p.a. 200°。 RA Kowalski、GM Hupe以及M. Larson用莱蒙山1.5m反射望远镜于2010年4月10.5日和11.4-11.5日观测到彗星彗尾在pa 200°,长20″。报告放置到NEOCP后,A. Novichonok和D. Chestnov(远程遥控自Tzec Maun),WH Ryan和EV Ryan(Magdalena Ridge),E. Guido和G. Sostero(远程遥控自RAS天文台,Mayhill),佐藤英贵(同前)以及R. Ligustri(远程遥控自RAS天文台,Moorook)等CCD观测者确认了这一发现。发现位置及亮度信息如下:
2010 UT R.A. (2000) Decl. Mag. Observer
Apr. 10.42936 16 44 05.35+10 27 21.119.2 Hill
彗星暂定按抛物线轨道绕日运动,轨道根数如下:
Orbital elements:
C/2010 G2 (Hill)
T2011 June 19.639 TT MPC
q1.25708 (2000.0) P Q
Peri.150.748 -0.277620 -0.253634
Node244.701 +0.827089 +0.427570

作者:许文韬博士 资料存档:中国彗星与流星资讯网

A. Boattini(LPL,月球行星研究所,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在由卡塔琳娜巡天系统的0.68m Schmidt望远镜+CCD的画像中发现一颗彗发直径约40″、中心强烈集光、于pa 50-55°有2′尾巴延伸的彗星。报告放置到NEOCP后,AR Gibbs(莱蒙山),R. Ligustri(Udine),E. Pettarin(Farra d'Isonzo),F. Castellani和C. Marangoni(Malcesine),Birtwhistle (Great Shefford),L. Buzzi(Varese),以及JE McGaha (Tucson)等CCD观测者确认了该发现。
发现位置及亮度信息如下:
2010 UT R.A. (2000) Decl. Mag. Observer
Apr. 5.12030 4 08 50.37 +27 39 02.3 13.9 Boattini
彗星暂定按抛物线轨道绕日运动。

作者:许文韬博士 资料存档:中国彗星与流星资讯网

J. V. Scotti(LPL:月球行星研究所)于2010年3月20.19日UT在由Kitt Peak的Spacewatch 0.9m f/3反射望远镜所摄的CCD图片中发现一颗有些许扩散彗尾的彗星。在2010年3月20.3日UT由Spacewatch 1.8m反射镜所摄图片中,彗星彗发直径约5″,在pa 289°处有至少有1′.06的狭窄尾巴延伸(仅共有约1′. 47的延伸)。Scotti于2010年3月21.3日的9张图片中测得彗星彗发约7″,在pa 289°至少有1′.9的狭窄尾巴可见,另在pa 288°似有3′.0长的彗尾。报告放置到NEOCP后,W. H. Ryan(Magdalena Ridge天文台,2.4m f/8.9反射镜)等数位CCD观测者确认了该发现。发现位置及亮度信息如下:
2010 UT R.A. (2000) Decl. Mag. Observer
Mar. 20.18761 11 36 24.37 + 4 19 05.2 19.8 Scotti
彗星暂定按抛物线轨道绕日运动,轨道根数如下:
Orbital elements:
C/2010 F3 (Scotti)
T 2010 Nov. 2.199 TT MPC
q 5.23577 (2000.0) P Q
Peri. 42.477 -0.941056 +0.336831
Node 157.151 -0.327797 -0.885571

作者:许文韬博士 资料存档:中国彗星与流星资讯网

根据2010年3月27日上午11:19(北京时间)发布IAUC 9132报道,美国资深彗星猎手唐·麦克霍尔兹在2010年3月23日报告他在自家使用47公分反射镜目视发现了一颗未有记载的11等彗星,彗星非常弥散,视直径约2′。麦克霍尔兹在他的上一次发现(2004年8月27日)后搜寻了607小时才再度有新发现。在国际小行星中心请求各地观测者进行认证以后,三名日本爱好者—— Y. Ikari、K. Kadota和K. Yoshimoto分别进行了确认。最初公布的轨道根数显示这颗彗星在2010年4月10日经过近日点,近日距约0.59AU。IAUC 9132指出,轨道根数“极为不确定”(extremely uncertain)

作者:叶泉志博士 资料存档:中国彗星与流星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