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单位:香港天文学会

  2021年3月25日出版的《小行星通告》新增一颗以清华大学校训命名的小行星。

  10911 Ziqiangbuxi,自强不息。「自强不息」 源自《易经》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而「自强不息」表示坚持不懈地自我完善。 这句话是清华大学以及中国其它几所著名大学的校训。

  小行星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施密特CCD小行星计划于1997年12月19日发现,临时编号1997 YC1。选择10911这个编号的小行星是最接近清华大学1911年建校,祝贺2021年110周年校庆。

【文:节译自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行星通告;新闻讯息由林景明提供】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观赏方式:须使用大型望远镜 ☆

  2021年5月4日将有一颗「潜在危险小行星」2021 AF8将掠过地球,该小行星的直径估计为260公尺至580公尺之间,相当于一个足球场的大小,也是近期(60天内)飞掠小行星之中最大的一颗,最近的时候距离地球0.022AU,其速度达到了每秒9公里。

  潜在危险天体(potentially hazardous object,PHO)是指轨道有撞击地球的可能,且其大小足以对地球造成全球或局部区域重大损害的近地天体,而最常见的又称为潜在危险小行星,其定义为与地球的最小轨道交点距离少于0.05AU(19.5月距),并且绝对星等达22等或更亮。截至2021年3月,已知的潜在危险小行星的数量是2,173颗(约占近地小天体的9%),估计其中有158颗的直径超过1公里。

  虽然与其它小行星相比,2021AF8非常大,也相对较近,但它距离我们仍然太遥远,最亮的状况也仅有17等,所以必须使用地面上的大型望远镜才能够看见它,其详细预报路径及亮度预测请点击此处。(编辑/台北天文馆研究组技佐许晋翊)

小行星2021AF8与地球最接近当天示意图,红色线条为小行星预测路径。
▲小行星2021AF8与地球最接近当天示意图,红色线条为小行星预测路径。

发布单位:香港天文学会

早期火星温暖环境或因为拥有冰冷云层

  美国芝加哥大学行星科学家,地球物理科学系助理教授艾云·凯特(Edwin Kite)为首的研究团队,使用电脑模拟提出新的火星早期气候模型,火星早期地表高空具有引起了温室效应的冰冷云层,而形成这一云层的条件是地表覆盖较少的冰层。

  如果地表冰层覆盖率较高,则低空湿度较高,低空形成的云层并不会导致温室效应。但若冰层覆盖较少,例如仅存在于两极,则更利于高空云层的形成,水将在高空停留超过一年,导致较强的温室效应。

  此前存在的有关火星早期变暖过程的多种模型的解释效果都较差,如小行星撞击导致的升温无法解释它数百年持续时间。 而此次提出的模型缩小了理论与观测的差距,能够解释火星存在的古老河流和湖泊痕迹。

  美国太空总署(NASA)登陆火星的毅力号火星车可以通过多种方法(例如:分析卵石化学成份,重建火星过去的大气压力)来验证这个猜想。 凯特团队的研究能够帮助了解行星气候稳定性,以及稳定性可能的崩溃方式,也将为寻找宜居星球提供资讯。

  研究全文刊登在2021年4月26日出版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图:NASA;文:节译自科学圈网页;新闻资讯由林景明提供】

  上海天文馆(上海科技馆分馆)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临港滴水湖畔,近地铁16号线滴水湖站,总规划用地面积58600m²,建筑面积约38000m²。

  上海天文馆以“连接人与宇宙”为主题,建筑外形紧扣 “轨道”和“引力”,彰显宇宙天体的运动轨迹,凸显了具有象征性的“三体”建筑元素,构建了一座大型的建筑计时装置。天文馆展示则运用多种高科技技术,营造高精度模拟星空和沉浸式宇宙漫游场景,还通过太阳塔和大型天文望远镜对太阳和众多天体进行实际的天文观测。

  上海天文馆即将开放,特面向社会公众招募市民志愿者!

shanghai planetarium

招募岗位

  根据服务地点和服务内容,共分为3个岗位进行志愿招募:运行管理、讲解服务和活动助教,工作地点均在上海天文馆(上海市浦东新区临港大道380号)。

基本要求:
(1)18周岁-65周岁,身体健康,体力良好;
(2)有时间和精力从事志愿者服务;
(3)一般应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或具有中级职称,条件优秀者可适当放宽要求。

具体岗位如下:

1.运行管理

服务内容:根据展示区域的内容和具体要求,能提供指定展项的科学辅导、导览服务和秩序维护服务。

招募对象:热爱科普工作、乐于奉献,有较强的服务意识;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 具有较强的应急处置能力;具有和天文馆展示内容相匹配的学科背景者优先。

岗位要求:熟悉场馆环境,能为游客提供导览服务;熟悉展区内容,能为游客做简单介绍及科学普及;掌握互动展项操作方法,能为游客提供指导,保障游客安全;能辅助、配合展区工作人员完成展区限流等各项工作。

2. 讲解服务

服务内容:根据专业领域或兴趣爱好,在展区现场为观众提供展览讲解服务,同时维持现场正常参观秩序。

招募对象:对天文馆展品及展区主题有深入了解;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具有专业知识背景者优先。

岗位要求:熟悉展厅的展示主题与展项原理,能提供区域讲解辅导;根据展示内容,结合相关学科,进行特色主题讲解、介入式辅导或操作演示;上岗前须通过馆方组织的培训和讲解测评。

3. 活动助教

服务内容:根据其专业领域或兴趣爱好,在展区现场或户外观测活动中为观众做讲解、演示或现场指导等,同时维持现场正常参观秩序。

招募对象:熟悉展厅的展示主题与展项原理,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创新创造能力和跨学科融合能力;有相关经验或相关学科背景者优先。

岗位要求:能理解相关课程及活动的内容和要求,并辅助科学老师开展工作;在培训后能独立完成相关教育活动的实施、联络、协调等工作;可根据天文馆教育课程等项目的规范,申请策划开发相关教育活动,通过审核验收后,进行实施。

志愿者要求

1、志愿者须遵守上海科技馆志愿者服务总队的规章制度。

2、合理安排时间,根据岗位要求,准时到岗,规范工作,不得无故旷缺。

志愿者权益

1、服务满规定时长,可获得由总队颁发的上海科技馆志愿者服务证书。

2、每次志愿服务由总队提供工作餐和交通补贴。

3、可有机会参加总队组织的科普培训和各类活动。

报名事宜

报名方式:
识别下方二维码,填写《上海天文馆(上海科技馆分馆)志愿者报名表》。

1619435586933781.jpg

报名截止时间:
即日起至2021年5月7日

招募流程:
组织线上面试→公布面试结果→培训→完成考核→上岗
*未收到通知者即表示未能进入面试环节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上海科技馆:68622000转徐佳艺、田晓敏
邮箱:sam@sstm.org.cn

电话咨询时间:周二至周六 9:00-17:00

报名渠道为上海科技馆微信公众号

让我们相聚天文馆
✨ 共赴“星空之约”✨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1619447142220689.jpg

  NASA的独创号直升机成功于火星表面进行第三次飞行。一周前,独创号首次成功在火星表面飞行(离火星表面3.05公尺)。创造了太空飞行的历史,人类首次在另一个星球进行动力控制飞行。并在第二次的飞行来到离火星地面更高的5公尺,并进行侧向飞行。

  而第3次飞行,是迄今最大胆的一次。本次飞行的速度来到每小时8公里(是上次飞行的4倍快),往北飞行了50公尺(几乎是足球场长度的一半),为至今最远的距离,飞行时间来到约80秒。透过这次飞行,展现了为未来的火星任务增加空中的维度的关键能力。

  独创号证明在其他行星进行空中探测的可能性,接下来NASA期望尽可能的蒐集更多飞行数据,借此替未来的太空直升机提供更多资讯。并在接下来两周内的两次飞行任务中,科学家将使独创号尽可能的飞得更快、更远,推向极限并从中获得更多资料。

  第五次飞行也是最后一次冒险,将尝试让独创号飞行300公尺远,计划负责人MiMi Aung说很乐意把这个距离推到超过600公尺远。但直升机将不太可能安全降落,因其会飞入未被仔细勘测的区域,而更大的飞行速度,也会对直升机的机械结构与导航系统带来挑战。独创号的任务长短,将取决于它最后如何降落。

  独创号的飞行将带我们一窥未来太空直升机的潜力,可协助探索探测车无法到达的洞穴、峡谷、高山和多岩石的地形。之前由于准备时间和软体问题,导致原订30天的独创号飞行时间减少,科学家将压缩时间并按原计划进行接下来的飞行任务。而接下来毅力号将开始进行外星化石探测任务。(编译/台北天文馆陈姝蓉)

资料来源:Science Alert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SpaceX公司在美东时间2021年4月23日上午5时49分,第3次送太空人任务(Crew-2)前往国际空间站(ISS),这次任务最值得一提,是首次重复使用火箭与太空船的载人任务,所使用的奋进号太空船(Crew Dragon Endeavour)曾于2020年5月31日的Demo-2无人测试任务到达ISS。本次乘客四名,为法国佩斯凯(Thomas Pesquet)、美国金布罗(Shane Kimbrough)和麦克阿瑟(Megan McArthur)、日本星出彰彦(Akihiko Hoshide),所有人员都是资深太空人,除了麦克阿瑟之外都到过ISS(她上次任务是乘太空梭维修哈勃)。历经1天飞行后,于2021年4月24日到达国际空间站,预计任务半年。

  Crew-2到达后总共11名太空人在ISS里面,但通常ISS为六名成员(虽然最高记录是13名机组员),因此非常拥挤,还好这只是暂时的。去年11月发射的Crew-1共四名成员,预定于4月28日返回地球。所以在此之前,太空人连睡觉都有些麻烦。比如说ISS的美国区仅有4处太空人床位,但属于NASA的人员共9人,因此有2位要睡在天龙号太空船内,另外3位则没床位,分别要睡在健身房、哥伦布舱与气闸。NASA称此方桉为机组员替代性睡眠处(Crew Alternate Sleep Accommodation,CASA),CASA在西班牙语中也就是“住所”。

  SpaceX的下一个载人任务是Crew-3,预定于10月23日升空。但此之前,还有Inspiration4,这是史上首次私人公司的太空旅游,预计9月15日前发射,为期三天的轨道飞行活动。(编译/台北天文馆李瑾)

第3次送太空人任务前往国际空间站。
第3次送太空人任务前往国际空间站。

资料来源:Space.com

发布单位:香港天文学会

  2021年4月24日上午,在中国航天日,国家航天局正式公布中国第一辆火星车命名为祝融号。

  祝融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的火神,三皇五帝时掌火之官。《礼记》曰:孟夏之月,其帝炎帝,其神祝融。首辆火星车命名来自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中国其它太空船的命名一脉相承,例如:嫦娥、墨子、悟空、北斗等。以火神的名字命名中国第一辆火星车,是现代科学与传统文化的融合。

  祝融英文名称采用直接音译方式确定为:Zhu Rong。

  火星车全球征名活动自2020年7月24日开始,得到各界广泛关注和参与,历经作品提交、评委函审、初评入围、网络投票、终审评审五个阶段,确定中国第一辆火星车名称为祝融号。

1619270340970819.png

【图:中国新闻网,文:节录自国家航天局2021年4月24日新闻公布;新闻资讯由林景明提供】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NASA火星探测车「毅力号」持续创造历史,最新的纪录是首次从稀薄的火星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中制造出氧气。

  「火星氧气就地资源利用实验仪」(Mars Oxygen In situ resource utilization Experiment,MOXIE)是探测车上的一个如汽车电池大小的金色盒子状仪器,成功展示了固态氧化物电解技术,将火星大气转化为氧气。火星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约为95%。

mars-oxygen-isru-experiment-moxie-hg.jpg
MOXIE首次在一个小时内产生了5.4公克氧气。电力供应将潜在产量限制在每小时12公克,与一棵大树的产量差不多。

  MOXIE的首席研究员麻省理工学院的Michael Hecht说,氧气对于火箭和太空人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在未来的任务中,要让四名太空人离开火星表面将需要7公吨的火箭燃料和25公吨的氧气。另外,若在火星表面待一年的太空人可能需要用掉1公吨的氧来呼吸。

  氧气的生成过程是从吸入二氧化碳开始:在MOXIE内部,火星上的二氧化碳被压缩和过滤,以去除任何污染物。然后将其加热,使其分解为氧气和一氧化碳。氧气进一步被带电加热的陶瓷元件隔离,氧离子再合并成氧气。另外,一氧化碳被无害地排放回大气中。MOXIE团队接下来将分析氧气的纯度。

  MOXIE为未来的火星飞行任务生产氧气提供了实验证明,有助于将来太空飞行任务的回程火箭提供动力的来源。(编译/台北天文馆吴典谚)

资料来源:Space Daily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观赏方式:4/29凌晨 双筒望远镜辅助观赏 需以口径10公分(4吋)以上的天文望远镜观赏 可拍照 ★

  当月球在背景星空中移动时,不时会通过远方的星体的前方,这种现象称作月掩星。4月29日凌晨时分月球将会遮掩位于天秤座与天蝎座交界处附近的恒星“房宿增一”,届时月龄16.5的亏凸月的边缘处附近可见亮度约5等的房宿增一。

  以台北地区的发生时间为例,4月29日凌晨0:05,房宿增一将从月球亮缘掩入,0:50左右从暗缘复出。因为月光亮度较高,0:50左右的暗缘复出现象是比较容易观察到的,透过双筒或小型望远镜有机会见到这个有趣的瞬间,欲欣赏的民众可以提早五至十分钟开始观察。(编辑/台北天文馆虞景翔)

2021年4月29日月掩房宿增一“复出”示意图。
2021年4月29日月掩房宿增一“复出”示意图。以上示意图由Stellarium软体产生。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观赏方式:肉眼观赏 双筒望远镜辅助观赏 需以口径10公分(4吋)以上的天文望远镜观赏 可拍照 ★★★

  4月27号的11时32分月球将来到满月的位置,同日的23时22分月球也将行经近地点(月地两者中心距离35万7378公里),因满月发生时邻近近地点,使得这次的满月被称为超级月亮(supermoon)。欣赏满月无须任何工具,只需找个看得到月亮的地方,以肉眼欣赏月亮就好。

  何谓超级月亮?超级月亮是近年来西方非天文专业的流行术语,是指在新月或满月时月亮亦位于近地点附近的现象。根据不同的定义,每年约2~4个位于满月时的超级月亮,此时满月看起来较平均而言,视直径增加大约7%、亮度增加约15%。

  根据超级月亮最初的定义,满月或新月必须在其最接近地球的90%范围内(按月地距离排列,位于前90%)才能被称为超级月亮。也就是说,以远地点和近地点的距离差的10%再加上近地点所得的值,若地月距离介于此值和近地点之间即称之为超级月亮。因月球绕地轨道会受太阳及其他行星引力影响而稍有变化,因此近地距离也会随时间不同。实际上如果从月球和地球的中心测量,在22万4865英里或36万1885公里(或更小)内的满月或新月都是超级月亮。也有使用当月球位于新月或满月的时间,和月球位于近地点的时间小于24小时,当做超级月亮的定义。

  月球绕地球的公转轨道是椭圆形,地球位在椭圆形的其中一个焦点上,这使得月球和地球之间的距离有远有近,其中离地球最近的位置称为近地点,最远的位置称为远地点。从地球上观察,月亮离地球较近时,看起来的视直径比较大;反之,远时看来较小。

椭圆形的月球轨道,使地球上所见的月球大小不一样。
因月球以椭圆轨道绕转地球,使地球上所见的月球大小不同。

  此外,同日于日落后至21时还可一并欣赏火星邻近M35疏散星团的景像,在观测条件较好的情况下,可用肉眼在双子座发现M35疏散星团,使用小型望远镜或双筒望远镜,在低倍率下可见到接近球型、恒星分布均匀的M35星团与火星同框的美景。

2021年4月27日晚上19时01分使用双筒望远镜(50mm口径、放大倍率15)的模拟观赏画面。
2021年4月27日晚上19时01分使用双筒望远镜(50mm口径、放大倍率15)的模拟观赏画面。以上示意图由Stellarium软体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