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单位:香港天文学会

中国提名的「丹凤」和「青鸾」入选。
图说:中国提名的「丹凤」和「青鸾」入选。

  2023年6月7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公布2022年度系外行星命名结果。中国南京的「丹凤」和「青鸾」从杜鹃座L168-9及它的系外行星L168-9b提名中入选。香港地区的提名未能入选。

  除了中国南京之外,其余入选名单的地区包括:智利、美国、西班牙(共有两组入选)、肯亚、泰国、匈牙利、波多黎各、突尼西亚、希腊、墨西哥、哥斯达黎加、哥伦比亚、澳洲、罗马尼亚、克罗地亚、金马伦、巴林及韩国。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举办的2022年系外行星全球命名比赛在2022年12月11日截止提名,总共收到来自超过90个国家/地区的590份提名建议。

  国际天文联会原定2023年3月底公布全球评选结果,后来改期至4月,又延期至5月。最终在6月7日公布获选名单。

【图、文:节译自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新闻公布】

发布单位:香港天文学会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行星系统命名工作组(IAU Working Group for Planetary System Nomenclature)2023年5月15日公布,将木卫一(Io)的一座活火山口以中国古代太阳神(sun-god)命名为神羿(Shen Yi 的译音)。

红色圆圈是神羿火山口在木卫一表面的位置。
图说:红色圆圈是神羿火山口在木卫一表面的位置。

  命名是根据一本由曼弗·雷德勒克(Manfred Lurker)编著,由一间英国跨国出版商劳特利奇(Routledge)2015年4月29日再版的《诸神、女神与恶魔的辞典》(A Dictionary of Gods and Goddesses, Devils and Demons)。

  内文有关神羿的说明翻译如下:

  神羿是中国的太阳神(sun-god),从前称为「神射手」(divine archer)。据说,天上有十个太阳,高温威胁着地球上的所有生命。神羿击落了其中九个,成为剩下(太阳)的主人(lord)。按照中国阴阳象征主义(男女互相对立又有关连)的原则之间,神羿兼具雄阳,而他的妻子嫦娥代表女阴。

  可是中国古代找不到神羿是太阳神的直接说法,最早出现而最接近的是先秦两汉的《淮南子·本經訓》第六段原文:

  逮至堯之時,十日並出,焦禾稼,殺草木,而民無所食。猰貐、鑿齒、九嬰、大風、封豨、修蛇皆為民害。堯乃使【羿】誅鑿齒于疇華之野,殺九嬰于凶水之上,繳大風於青丘之澤,上射十日而下殺猰貐,斷修蛇於洞庭,禽封豨于桑林,萬民皆喜,置堯以為天子。

  和先秦两汉的《山海經·海內經》第三十四段原文:

  帝俊賜【羿】彤弓素矰,以扶下國,【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艱。

  最早出现「嫦娥」是先秦两汉的《山海經 ·大荒西經》第三十段原文:

  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

  常羲是嫦娥的原本名称,后来《淮南子·覧冥訓》第十二段原文:

  譬若【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姮娥】竊以奔月,悵然有喪,無以續之。何則?不知不死之藥所由生也。

  记载嫦娥奔月故事,其中「姮」娥本作「恆」,即是常的意思,于是写为「常娥」再转变成「嫦娥」。

  似乎曼弗·雷德勒克将上述中国故事,认为「羿」是神仙,而翻译成为英文「神羿」,用他的妻子嫦娥串连成中国古代互相对立又具有联系的事物特征阴阳哲学观念。不过在中国古代,太阳神,民间信仰中的神灵,中国的传统神话、原始信仰、民间信仰和宗教中的太阳神共有数位,分别是:羲和、日主、东君、太阳星君、金乌等,不存在将「羿」形容为太阳神的文献。

  上述中文古籍原文均来自「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收藏的三万部中国古籍的其中相关内容。

  现时国内擅长天文史料考证的天文同好林景明正在向国际天文学联合会行星系统命名工作组秘书长泰妮尔·盖瑟(Tenielle Gaither)查询,如果证实引用错误,那么木卫一上Shen Yi的中文名字就需要正名为「后羿」而非「神羿」了。

【图:美国地质勘探局;文:节译自2023年5月15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行星系统命名工作组行星命名地名录;新闻资讯由林景明提供】

来源:术语中国

  2023年5月20日,国际单位制新词头中文名称联合发布仪式在世界计量日中国主场纪念活动上隆重举行。发布仪式由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总工程师黄国梁主持,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专职副主任裴亚军、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计量司一级巡视员张益群、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院长方向共同发布了国际单位制新词头中文名称。

国际单位制新词头中文名称正式发布
国际单位制新词头中文名称正式发布

  国际单位制,简称SI,是世界普遍采用的单位制,也是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基础。词头是SI的重要组成部分,词头和SI单位组合可以更简洁地表达量值。随着数据科学和数字存储等领域的快速发展,以前的SI词头已逐渐不能满足超大、超小科学数据的表达需求。2022年11月,第27届国际计量大会通过决议,引入四个SI新词头ronna、ronto、quetta、quecto,分别表示1027、10-27、1030、10-30。这是自1991年以来,国际单位制首次新增词头。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委托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计量司、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组织开展了新词头的中文定名工作。此次定名经广泛征集意见、专家研讨和中文名审定等程序,组织计量学、物理学、化学、数学、计算机、语言学、翻译学等相关学科领域三十余位专家,研究确定了新词头中文命名原则:

  1. 读音尽量接近英文发音,适当考虑首字体现数量的意义。相对应的倍数、分数词头(1030与10-30对应,1027与10-27对应)名称的首字拼音声母相同,但韵母不同,便于区分读音。

  2. 词头首字尽量避免口语化、生活化,易认、易读,利于推广;与已定名词头的后位字保持一致;避免与现有词头用字和发音重复,避免歧义、混淆。

  根据上述原则,最终确定新词头的中文名称为:容[那]、柔[托]、昆[它]、亏[科托],分别表示1027、10-27、1030、10-30。引入新词头后,可以更简洁地表达很大或很小的量值,例如地球质量约为6容克,电子质量约为0.9柔克。

  新词头中文名称的发布,将为我国乃至华语圈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更简洁、规范的表达方式,促进国际交流合作,助力人类探索宇宙尺度、量子效应等自然边界。同时,新词头在人工智能、数字科技等新兴技术领域的广泛应用,亦将进一步推动科技进步、产业转型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ronna 容[那]

ronto 柔[托]

quetta 昆[它]

quecto 亏[科托]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来自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的影像显现了星系团所形成巨大的引力透镜(台湾名:重力透镜)影像,其中右侧的螺旋星系看似被极度的扭曲——其实星系并不是真的扭曲,而是星系团的重力放大了远方星系的影像,使得这个螺旋星系呈现极为奇特的外形。

被称为「宇宙海马」的重力透镜星系团,位于后发座。来源: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
图说:被称为「宇宙海马」的重力透镜星系团,位于后发座。来源:韦伯太空望远镜

  在这张影像中,无数的光线条纹和明亮的弧线遍布视野,透露出重力透镜的存在。前景中的星系团放大了远处的星系,扭曲了它们的形状,并在图像中创造了明亮的光斑。这种被天文学家称为重力透镜的效应发生在大质量的天体附近,引起足够的时空弯曲,使光线明显地环绕星系团并且弯曲,就像被巨大的透镜折射一般。

  重力透镜的另一个效果就是它可以放大远处的天体,让天文学家研究那些太微弱或太遥远的星系。也因此重力透镜可以被用来揭示人类曾经发现的最远星系之一。靠近核心的长而明亮、扭曲的弧就是一个例子,天文学家为这个遥远的星系取了「宇宙海马(Cosmic Seahorse)」的绰号,这个星系的亮度被重力透镜明显地放大,使得天文学家能够研究那里的恒星形成阶段。

重力透镜作用下远方的螺旋星系被放大扭曲,成为奇特的外形。来源:ESA
图说:重力透镜作用下远方的螺旋星系被放大扭曲,成为奇特的外形。来源:ESA

  韦伯主要的近红外相机NIRCam拍摄了这幅像,影像中的透镜星系团编号为SDSS J1226+2149,它距离地球约63亿光年,位于后发座。通过韦伯对红外线的灵敏度与重力透镜的放大效应相结合,天文学家能够使用这个重力透镜来探索遥远星系中的恒星形成的早期阶段。这张图片仅仅显示了韦伯在探测远方星系中恒星形成的一个观测结果。除了能揭示恒星形成的速率和星系环境外,这些观测结果还展示韦伯的观测能力,并为天文学界提供丰富的详细资料。天文学家期待韦伯高超的集光力和解析力能够提供新的见解,探索远方的、受重力透镜效应影响的星系中的恒星形成。(编辑/台北天文馆谢翔宇)

资料来源:ESAWEBB

发布单位: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经过漫长的工程研制和集成测试,万众期待的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缩写为JWST)终于在2021年11月初运抵坐落于法属圭亚那的发射场,于北京时间2021年12月25日20时20分发射升空。

  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项目启动于1996年,起初称为“下一代空间望远镜(Next Generation Space Telescope)”,2002年改为现名,以纪念美国国家航天局的次任局长詹姆斯·韦布(James Webb)在阿波罗计划中发挥的关键性领导作用。

  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在审定JWST的中文名时,Webb采纳了新华社译名室的译名“韦布”,坊间常见的“韦伯”实为Weber或Webber的译名(如在天文界知名度颇高、最早自称探测到引力波的物理学家约瑟夫·韦伯)。JWST是哈勃空间望远镜(Hubble Space Telescope,缩写为HST)的“继任者”,后者已服役长达三十年,为天文学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基于定名的系统性,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将Space译为“空间”,因此,JWST的中文名定为“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简称“韦布空间望远镜”。

  韦布空间望远镜的主镜口径达到6.5米,远超哈勃空间望远镜的2.4米,由18面子镜拼合而成,发射时折叠放置,待升空后再展开成型。与哈勃空间望远镜不同,韦布空间望远镜主要工作在近、中红外波段,这更有利于观测系外行星以及宇宙早期的遥远天体;另一方面,也可以视为继任了红外天文的斯皮策空间望远镜(Spitzer Space Telescope,与哈勃空间望远镜同为美国四大空间天文台之一)。它将工作在日地联线上从地球往外约150万千米处,环绕日地第二拉格朗日点运动,并随之公转。望远镜配备有巨幅的遮阳板,展开后面积达到300平方米,可完全遮挡来自太阳以及地月系统的光和热,保证望远镜的整体低温与天文观测的高精度。

  由于巨大的技术挑战性,韦布空间望远镜的研制历尽坎坷,经费持续膨胀,发射时间从最初计划的2007年被数次大幅延后,项目甚至一度面临夭折。2018年,单层薄如蝉翼的遮阳板在展开测试中出现撕裂,就是令研制方措手不及的一大挫折。

  经过漫长的等待,如今一切即将就绪,全世界天文学家都翘首以盼韦布空间望远镜能够顺利发射成功。凭借远在哈勃空间望远镜之上的设计性能,它必将成为未来十几年探索宇宙的一大利器,为人类揭示出更多、更深远、更精微的宇宙奥秘。

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的艺术想象图。(图片来源:美国国家航天局)
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的艺术想象图。(图片来源:美国国家航天局)

(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发布,执笔人:邓劲松)

本资料取自1981年编的《中学生手册》。

地理名词

一、地球、地图

  地极 地球自转时,球面上有两点不动,那就是南、北两极,总称地极。对着北极星附近的一点是地球的北极,另一点是地球的南极。

  地轴 通过地球中心连接南北两极的一条假想的轴线,称为地轴。

  经线 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经线,也叫子午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地面上各条经线长度大致相等。球面上两条相对应的经线形成一个经线圈。任何一个经线圈都能把地球平分为两个半球。

  赤道 在地球仪上,同南、北两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叫赤道。它的长度是40075公里。

  纬线 在地球仪上,同赤道平行的线叫纬线。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并且都自成圆圈。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在两极处,纬线圈缩成一点,就是南极和北极。

  本初子午线 国际上规定,把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威治天文台原址的那一条经线,定为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

  经度 为了区别每一条经线,人们给经线标注了度数,这就是经度。通常用度、分、秒表示。零度经线以东的经度,称为东经(E)。零度经线以西的经度,称为西经(W)。东、西经各有180°。东、西两条180°经线,互相重合为一条经线,即180°经线。

  纬度 为了区别每一条纬线,人们给纬线也标注了度数,这就是纬度。通常用度、分、秒表示。纬度从赤道算起,赤道为0°,由赤道到北极和南极各分作90°。赤道以北是北纬(N),以南是南纬(S)。北纬90°就是北极,南纬90°就是南极。习惯上还把纬度0°-30°之间的地带称为低纬度,30°-60°之间的地带称为中纬度,60°-90°之间的地带,称为高纬度。

  经纬网 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就构成经纬网,根据经纬网上的经度和纬度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地点的位置。列如北京所在的位置是116°19′E,39°57′N。

  回归线 指地球上南、北纬23°27′两条纬线圈。北纬23°27′是阳光在北半球上直射的最北界线。南纬23°27′是阳光在南半球上直射的最南界线。

  极圈 指地球上南、北纬66°33′的两条纬线圈。北纬66°33′的纬线,叫北极圈。南纬66°33′的纬线,叫南极圈。

  极昼、极夜 在南、北极圈以内,会发生太阳终日不落的现象,称为极昼。也会发生终日不见太阳的现象,称为极夜。从南、北极圈开始,纬度越高,极昼、极夜时间愈长。到了南、北两极,则有半年极昼,半年极夜。

  五带 整个地球上按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不同,可以分为五个带,即热带、南温带、北温带、南寒带、北寒带。

  热带——泛指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带。这里昼夜长短变化不显著,正午太阳高度终年很大,是地球上最热的一带。

  南、北寒带——泛指南、北极圈以内的两个地带。这里有极昼、极夜现象。正午太阳高度终年很低,终年寒冷。

  南、北温带——泛指南、北极圈和南、北回归线之间的两个地带。这里夏季昼长夜短,冬季昼短夜长。太阳高度随季节不同发生很大变化。温带是季节更替最明显的地带,一年可分为春、夏、秋、冬四季。南、北温带季节正好相反。

  地方时 古代人们将太阳通过当地子午线的时刻定为正午。以此为标准确定的时间,叫地方时。

  时区 为了统一时间标准,规定每隔经度15°为一时区,全球分成24个时区。以0°经线为中央经线,从西经7.5°至东经7.5°,划为中时区。在中时区以东,依次划分为东一区至东十二区;在中时区以西,依次划分为西一区至西十二区,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跨经度7.5°合为一个时区。180°经线是它的中央经线。

  区时(标准时) 为了克服地方时的缺点,避免不同经度的地方在时间上的混乱,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标准时区制度。它以本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共同使用的时刻,称为区时。

  北京时间 根据世界时区的划分,我国自西向东可划分为东五区、东六区、东七区、东八区和东九区,共五个时区。为了使用上的便利,我国现在一律采用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作为统一的标准时间,这就是“北京时间”。

  日界线 绕地球一周的人会发现回到原地时,日期相差一天。为了避免这种日期上的紊乱,国际上规定,把东、西十二区之间的180°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东、西十二区(在日界线西侧)在任何时刻,总比西十二区(在日界线东侧)早24小时。

  比例尺 表示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所以也叫缩尺。比例尺表示方式通常有三种:线段式、文字式和数字式。

  绝对高度(海拔) 是指地面上某一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高度。又称海拔。

  相对高度 是指地面上一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高度。

  等高线 地面经过地形测量,测出各个地点的海拔高度,把它们注在图上,然后,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个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

  等深线 在地图上将海洋或湖泊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等深线。

  注记 在地图上用了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都叫注记。

  图例 在地图上将各种地理现象用不同符号、注记颜色来表示,并加以文字说明。

二、气象

  气温 即空气的冷热程度。一般以摄氏度(℃)表示。1日24小时的温度平均数叫“日平均气温”。1个月各日平均气温加起来,除以日数所得的平均数,叫“月平均气温”。同样,把12个月的月平均温度平均之,则叫做“年平均气温”。

  气温较差 一昼夜间,一地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差值,称为“气温日较差”。一地最热月和最冷月平均气温的差值,称为“气温年较差”。气温较差是衡量一地气候为大陆性或海洋性的重要标志之一。

  等温线 在地图上,将同一时间内气温相等的各个地点连接起来的线,叫等温线。

  霜期、无霜期 霜期是指一年中初霜(即一年中入秋后初次凝霜的日子)后到终霜(即初春最终凝霜的日子)前的一段时间。无霜期是指一年中终霜之后到初霜前的一段时间。

  生长期 指作物能够生长的一段时期。通常以日平均气温高于5℃的持续期作为生长期。生长期一般比无霜期长一、二十天。

  积温 把生长期内每天的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得到的温度总和,叫积温。

  季风 在一年内随季节不同,有规律转变风向的风叫季风。它是大气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赤道低压带 赤道附近太阳终年直射或接近直射,地面气温高。又因位于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的辐合地带,空气强烈上升,地面常年形成低气压,所以叫“赤道低压带”。这里空气平流作用微弱,风力极小,又叫“赤道无风带”。

  副热带高压带 赤道地区上升的气流,在高空分向两极方向流动。由于地球自转偏向力的影响,到了南、北纬30°附近,大部分空气在高空积聚并大量下沉,地面常年形成高气压,称为“副热带高压带”。又名“回归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压带 南、北纬60°附近的气压相对较低的地带(盛行西风和极地东风在这里辐合上升)。

  极地高气压带 两极地区终年严寒,冷空气下沉聚集,地面常年为高气压,形成极地高气压带。

  信风带 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赤道地区的风叫信风。在地球自转偏向力的作用下,风向发生偏离。北半球形成东北信风;南半球形成东南信风。终年吹着信风的地带,叫信风带。

  西风带 从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向两极的气流,受到地球自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中纬地区形成西南风和西风;南半球中纬地区形成西北风和西风。这种地带叫“盛行西风带”,简称“西风带”。

  极地东风带 从极地高气压区流向低纬的空气,由于地球自转偏向力的作用,一律偏东。在北半球高纬地区形成东北风;南半球的高纬地区形成东南风。这种地带叫“极地东风带”。

  等降水量线 在地图上,将同一时间里降水量相同的各点连接起来的线,叫等降水量线。可显示降水量的地理分布情况。

  锋面雨 两种性质不同的气团相遇,产生了交界面,这叫锋面。锋面形成的降水叫做锋面雨。

  梅雨 属锋面雨。春末夏初,势均力敌的冷暖空气在江淮流域和日本南部一带汇合,出现了大范围的阴沉多雨带。此时正值江南梅子成熟,因此称为梅雨。又因这期间温度高、湿度大,器物容易霉烂,也称“霉雨”。

  地形雨 潮湿的气流前进时,受到地形的阻挡,沿着山坡上升,变冷凝结,可以形成降水。这种在迎风坡形成的降水,叫地形雨。

  对流雨 近地面的空气局部受热或高层空气强烈降温,导致上下空气的对流作用,促使低层空气上升,水汽在高空冷却凝结。由此而形成的雨,叫对流雨。

  冷锋 冷气团势力强,向暖气团区移动时,在两者之间形成的交界面,称冷锋。

  暖锋 暖气团势力强,向冷气团区移动时,在两者之间形成的交界面,称暖锋。

  寒潮 从极地或寒带向较低纬度地区侵袭的强烈冷空气活动。我国气象部门,规定有寒潮的具体标准。

  台风 发生在太平洋西部热带海洋上的一种强烈空气旋涡。这种空气旋涡直径可以有几百到上千公里。强台风中心附近,风力最大时可达十二级。

  气候 指某一地区多年的天气特征。由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面性质和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相互制约而形成。

  大陆性气候 主要受大陆气流影响而形成的气候。冬冷夏热,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大。一年中最高、最低气温常分别出现在夏至、冬至(北半球)后不久,较海洋性气候为早。降水较少。全年雨量分布不均,多集中在夏季,雨量变量大。

  海洋性气候 主要受海洋气流调节而形成的气候。全年气温变化和缓,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小。一年中气温的最高、最低值出现时间较大陆性气候为迟,空气湿润,降水较多而且季节分配比较均匀。

  气候带 指围绕地球的成带状分布的气候区域。同一气候带内,气候的基本特征是一致的。

  热带雨林气候 分布在赤道两侧,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高温多雨。各月平均气温在25-28℃之间。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左右,季节分配比较均匀。

  热带草原气候 在热带雨林气候带南侧,夏季受赤道低气压控制,湿热多雨;冬季受信风带控制,温暖干燥。各月平均气温20℃以上,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左右,有明显湿季和干季。

  热带沙漠气候 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内部和西岸,是大陆性气候的极端类型。气候特点是:降水稀少,变率大,多风沙,日照丰富,气温变化剧烈。

  季风气候 季风盛行区的气候。可以分为温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两大类,其共同特征是冬季受大陆气团控制,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干燥少雨;夏季受海洋气团控制,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湿润多雨。

  地中海式气候 形成于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地区。冬季盛行西风,温和多雨;夏季处于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之下,炎热干燥。以欧、亚、非三洲之间的地中海沿岸分布最广,最为典型。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中部,智利中部,非洲最南端和澳大利亚西南部也有分布。

  温带海洋性气候 分布在南、北纬40°-60°间的大陆西岸。以西、北欧分布最广。由于海洋西风的影响,冬季温暖,夏无酷暑,气温年变化和日变化都不大;湿度大,云雾多,降水分配均匀。

  温带大陆性气候 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亚欧大陆和北美洲的内陆地区。气温的年变化、日变化较大,冬季寒冷,夏季炎热。空气干燥,降水较少并集中在夏季。

  极地气候 终年寒冷。有两个类型:最热月平均气温在0-10℃,苔原植物可以生长,叫“苔原气候”。最热月气温在0℃以下,冰雪终年不化,叫“冰原气候”。

  垂直气候带 因高度和地形影响而形成的山区特殊气候。从山麓(lù)到山顶的垂直方向上先后出现类似赤道到两极的气候变化,形成垂直气候带。气候的垂直变化还影响土壤和植被的分布,从而形成自然分带的垂直更迭。

三、地质地貌

  内营力 地壳(qiào)运动产生强大水平挤压力,可以造成地壳的褶皱(zhě zhòu)、断层等现象。这种强大的力来自地球内部,叫内营力。它使地面变得高低不平。

  外营力 阳光、空气、水、生物等因素,不断破坏、分解地球表面的岩石,使岩石变成碎石、沙子、泥土,并产生侵蚀、搬运、堆积作用。这种来自地球外部的改变地球表面形态的力量,叫外营力。它使地面趋向平坦。

  褶皱 地壳岩层的原始形状受到水平挤压作用,形成弯曲,但未丧失其连续完整性的,叫褶皱。

  断层 当地壳运动使岩层发生断裂,并沿断裂面发生显著的相对移动现象,叫断层。

  火山 地壳内部喷出的高温物质堆积成的高地。因喷出物质性质的不同,可以有各种不同的形态。

  地震 地球内部的物质不停地运动着,并且产生巨大的力量,使岩层发生变形;在力量超过了岩层所能经受的限度时,脆弱、不结实的地方便突然破裂和错动,引起震动。这种震动迅速传到地面,就是地震。

  化石 保存在沉积的沙土和岩石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迹和遗物叫做化石。

  地质年代 地壳中不同年代的岩石在形成过程中的时间和顺序。

  大陆漂移说 奥地利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认为地壳的硅铝层是漂浮于硅镁层之上的,因此设想全世界大陆曾是一连续整体,后来这个原始大陆被破裂成几块,在硅镁层上分离漂移,形成今日世界上海陆分布状态。

  板块构造学说 是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大量海洋地质、地球物理和海底地貌等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新的大地构造理论。它认为岩石圈的构造单元是板块。全球可分为六大板块。所有这些板块处在不断运动之中。板块分界线上的活动性表现为地震、火山、张裂、错动、地热增高、岩浆上升、地壳俯冲等。

  海底扩张说 认为大洋中的海岭是地壳下面呈熔融状态的地幔物质对流上升的地方,也是新地壳的诞生处。新地壳不断地推动着老地壳作水平移动,海底在不断扩张。

  褶皱山 地壳受力褶皱变形所成的山体。它的走向与构造线方向一致。如喜马拉雅山就是典型的褶皱山。

  断层山 是地壳断裂错动上升而成的山体。它的特点是山的边缘平直,形成悬崖峭壁。如江西的庐山。

  褶皱-断层山 是地壳受到强烈的褶皱作用,又经断裂抬升而形成的山体。如天山。

  山脉 山地绵延很长,有一定的走向,好像脉络似的,叫山脉。

  丘陵 相对高度一般在200米以下,地形起伏,坡度较缓。

  山区 泛指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地区。

  高原 海拔较高、面积广大而又完整的地区。一般以较大的高度区别于平原,又以较大的顶部面积和较小的起伏区别于山地。

  平原 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起伏很小。一般以较小的高度区别于高原,以较小起伏区别于丘陵。以成因分,有构造平原、侵蚀平原、侵蚀-堆积平原、堆积平原。

  侵蚀平原 是在地壳长期缓慢上升的条件下,经各种外力作用形成的平地。这种平原一般地面起伏较大,如我国徐州一带的平原。

  冲积平原 洪水期,泛滥的河水所夹带的泥沙因流速减缓堆积而成的平原。在河流的中、下游地区,沿着河谷延伸方向呈带状或片状分布。如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平原。

  盆地 陆地上四周高、中间低的盆状地形。它的四周由山地或高原围绕,而中部则可能是平原和丘陵。

  冲积扇 具有经常水流的山地河流,一出谷口至山麓地带后,流速降低,夹带的砂砾(shā lì)物质沉积下来,形成延伸很广、坡度和缓的上狭下宽的扇形地,称冲积扇。

  三角洲 河口地区的冲积平原,叫做三角洲。河流夹带泥沙,在流入海洋或湖泊时,因流速减低泥沙沉积而成。一般呈三角形。如我国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

  熔岩地形 石灰岩等易溶于水的地区被水溶解、侵蚀而成的地形,统称岩溶地形。也称石灰岩地形。这种地形以南斯拉夫的狄那里克阿尔卑斯山中的喀斯特地方发育比较典型,又称“喀斯特地形”。

  冰川 在高纬度和高山地区,气候寒冷,普遍存在积雪和冰冻现象。这些积雪经过积压、重新结晶成冰。在重力和压力的影响下,沿着地面以塑性流动和块状滑动的方式前进,成为冰川。

  沙漠、戈壁 地表为流沙覆盖、沙丘广泛分布的地区,称为沙漠。它有一系列特殊的干燥地貌,如沙丘、新月形沙丘、沙垄、风蚀柱、石蘑菇、雅丹地形等。被砾石覆盖的地面,称为戈壁。

  绿洲 又称“沃洲”。沙漠中水源丰富、可供灌溉的地方。因在沙漠、戈壁之间呈不连续的点状分布,仿佛是沙漠中绿色的岛屿,因此称为绿洲。

  黄土 黄灰色或棕黄色的特殊的第四纪的沉积物。它含有较多的钙质,垂直节理发育,孔隙多,颗粒结合不紧密,无明显的层理结构等特征。

四、河流湖泊

  河流 陆地上循着一定方向自然流动的水,叫做河流。河流开始流出的地点叫“河源”。河流流入海、湖或其他大河的地方叫“河口”。从河源到河口的一段距离叫“河长”。如果我们面朝着河水流去的方向,靠右手的一边叫“右岸”;靠左手的一边叫“左岸”。

  分水岭 河流的分水地带,称为分水岭。降水形成的地表径流从这里流向不同的河谷。

  水系 包括同一范围内河流的干流(gàn liú),流入干流的各级支流,流域内的地下暗河,沼泽以及河流相连的湖泊等。

  流域 雨、雪等降水到达地面后,除一部分渗入地下成地下水外,大部分汇成小溪,再由小溪汇入江河。这一广大的集水区域就是河流的流域。

  水位 在一定地点、一定时间的水面高程叫水位。现在全国河流水位都以青岛零点为标准。

  流量 单位时间内水流流过某一“过水断面”的体积。计算单位一般是立方米/秒,简称“秒公方”。

  凌汛 温带地区的河流上下段因纬度位置的不同或其他因素影响,产生结冰期、融冰期先后之差。春季来临,河流上一段先行融冰,这样下段河道中的冰凌对上段河道中的水产生阻力作用,引起河水上涨,这种现象叫凌汛。

  外流河 凡是河水直接或间接流入海洋的河流称为外流河。

  外流区域 供给(gōng jǐ)外流河水量的区域,叫做外流区域。

  内流河 也称内陆河。指流水最后不是流入海洋而是流入内陆湖盆或消失于沙漠之中的河流。

  内流区域 供给内流河水量的区域,叫内流区域。

  运河 人工开凿的河流叫运河。

  地下水 以各种形式存在于地壳岩石或土内空隙中的水。

  构造湖 构造凹地积水所成的湖。其中由褶皱作用形成的湖叫褶皱湖;由断层作用形成的湖叫断层湖。如世界最深的贝加尔湖就是断层作用形成的。

  潟(xì)湖 海湾靠近大陆的潜水部分,湾口被泥沙堆积的沙堤封闭或接近封闭,所形成的湖泊叫潟湖。如我国的西湖。

  淡水湖 水中盐分很少,一般不超过0.3‰的湖泊。多分布在河流两岸,与河流相通,又称“排水湖”。

  咸水湖 又称“内陆湖”或“非排水湖”。即没有泄水道的湖泊。一般蒸发作用较大,容易积聚盐分,因而湖水有咸味。

  沼泽 在地表低洼部分,由于地表水、地下水的积聚,形成极其潮湿的地区,称为沼泽。

五、海洋

  海洋 地球上广大连续的水面,叫海洋。海洋里的水,因位置不同名称也有区别。远离大陆的叫“洋”,大洋和陆地接触的地区叫做“海”。按所处的位置海又可分为边缘海、地中海、内海。

  边缘海 大洋靠近大陆的部分被岛屿和半岛分隔开,水流交换畅通,称为边缘海。如东海。

  地中海 处于大陆中间,有狭窄的海峡和大洋相通。如亚、欧、非之间的地中海。

  内海 伸入一个大陆内部,有狭窄的水道和大洋相通,水文要素主要受大陆影响的海,称为内海。如我国的渤海。

  海峡 海洋中相邻海区之间较狭窄的水道,称为海峡。如直布罗陀海峡。

  洋流 海洋里的水具有相对稳定速度的有规律的流动称为洋流。洋流产生的原因主要是风的影响。海水的密度不同也可以产生洋流。按水温不同可分为暖流和寒流。

  暖流、寒流 相对周围的海水来说,具有较高温度的海流称为暖流。一般是从低纬度海区向高纬度海区流动的海水。暖流经过的海区和沿海地带,一般较同纬度其他地区气温高,空气湿润。寒流的情况则相反。

  大陆架 是大陆向海面以下自然延伸的部分。同大陆是连续的整体。一般深度不大,坡度平缓。目前开发海洋资源主要在大陆架上。

  岛屿 在海洋、湖泊或江河中被水包围的一块陆地称为岛屿。它的大小一般以格陵兰岛为标准,大于格陵兰岛的叫大陆,小于格陵兰岛的叫岛屿。通常还把较大的称为“岛”,特别小的称为“屿”。

  群岛 海洋中许多岛聚集在一起,彼此相距很近,称为群岛。如日本群岛。

  珊瑚礁、珊瑚岛 热带和亚热带浅海中的珊瑚虫死后的石灰质遗骸,加上泥沙和其他海生动物的介壳(qiào)长年累月地堆积起来,在水面下形成珊瑚礁。地壳(qiào)上升时露出水面形成珊瑚岛。

六、土壤、植被等

  黑土 是温带草原地带和森林草原地带所特有的土壤。因冬季寒冷,土地封冻,土壤里形成大量腐殖质,使土壤呈黑色。

  红壤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发育的土壤。因高温多雨的气候,风化强烈,可溶性矿物被淋失,氧化铁等矿物增多,使土壤呈红色。

  盐碱土 凡是在土壤表层含有大量氯化钠的土壤叫“盐土”。土壤中含有较多的碳酸钠和重碳酸钠的土壤叫“碱土”。

  针叶林 以松、衫类针叶树为主的森林群落,是温带(指寒温带)的地带性植被。

  针、阔混交林 针叶树和落叶阔叶树混合生长的森林群落,是温带的一种介于针叶和阔叶林之间的过渡性森林类型。

  落叶阔叶林 冬季落叶的阔叶树为主的森林群落,温带地带性十分显著的植被类型。

  常绿阔叶林 亚热带湿润地区的常绿森林群落类型。

  地带性差异 由于地球的形状是球形,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的分布不均匀,使得地理环境的各部分,在南北方向上产生差异。这种差异叫做地带性差异。

  非地带性差异 由于地形的起伏、离海的远近、东岸与西岸海陆位置的不同等,也使地理环境产生差异性。这种差异不是因为纬度高低不同而产生的,所以叫非地带性差异。

  自然带 地球表面按照气候、植物、动物等特点划分的地区叫做“自然带”。地球表面自然带从赤道到两极的顺序是: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沙漠带、温带草原带、温带森林带、苔原带和冰原带。

参考资料
  《中学生手册(修订本)》,作者: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南京,1981年8月第1版,1983年2月第2版第2次印刷,江苏省新华书店发行,书号7196·002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在2016年,NASA的Disk Detective公民科学计划团队的志愿者发现了一种全新的年轻行星系统。科学家称它们为Peter Pan行星盘,「因为它们显然拒绝长大」。

Peter Pan Disk

  天文学家认为,像木星和土星这样的巨型行星应该在短短的几百万年内形成,它们的行星盘也会随着消散不见。但是,公民科学家最近发现,有些行星盘的存在时间比预期长达10倍之久,因此给了Peter Pan行星盘的称号,因为它们就像拒绝长大的彼得潘。Jonathan Holden/NASA

  天文学家原来认为原行星盘只能持续存在几百万年,因此最大的行星,如木星和土星,必须非常快地形成。但是,当志愿者们从Disk Detectives计划一堆太阳系的影像中寻找时,他们发现了这些Peter Pan行星盘的存在时间比原先的猜测长达10倍。这可不是侥倖的发现,都是公民科学家的努力啊!四个新发现的Peter Pan行星盘已经在2020年2月的《天体物理学杂志》上发表了 。

  根据今年夏天在《皇家天文学会月刊》上的发表的一项后续研究中,天文学家观察了「Neverland的参数」,发现这些行星盘的形成可能与其处在孤独系统有关,它与其他恒星相距甚远,而且它们的形成初期也比一般行星盘要大得多。(编译/台北天文馆刘恺俐)

资料来源:Astronomy

  火星是太阳系中与地球最相似的行星。在十七世纪望远镜发明之后,天文学家对火星进行了长期的观测,对其表面明暗各异的反照率特征进行了系统的命名。1919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成立后,承担起了行星地名的命名和仲裁工作。目前太阳系内星球表面特征的命名工作都是由IAU 的行星系统命名工作组(WGPSN)统一负责。

  中国天文学会自1922年成立以来一直非常重视天文学名词的规范、审定、统一和普及。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简称天文学名词委)是中国天文学会及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下属的专门负责天文学名词术语定名与审定的专门工作委员会,多年以来一直致力于为公众提供准确可靠的天文学术语和译名。依托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的天文学名词网站(http://astrodict.china-vo.org/)目前已收录包括火星常见地名在内的两万多条天文学名词。

  2020年7月23日升空的“天问一号”迈出了我国火星探索的第一步。为助力我国的火星探测任务,服务社会公众,天文学名词委组织力量首次将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迄今为止(截至到2020年7月15日)已公布的除环形山以外的全部811条地形地貌名称译为中文,旨在为相关学科的研究和科普教育等活动提供参考。

  本次发布的火星地形地貌名称的中文推荐译名包括:拉丁语形式的国际通用名、IAU官方英文说明、中文译名、以及中文翻译说明。 主要参考资料包括新华通讯社译名室编《世界人名翻译大辞典》、周定国编《世界地名翻译大辞典》、陆谷孙编《英汉大词典》、鲁刚编《世界神话词典》等权威资料,并经相关领域专家审定。现全部数据向社会开放使用,可直接下载,也可在天文学名词网站在线检索

  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为这批火星地形地貌特征专门制作了可视化页面,可通过电脑或手机访问。不仅能直观地浏览火星表面地形地貌所对应的中文推荐译名,还支持中英文地名搜索。在天文学名词网站火星地名词条页面点击【地图查看】按钮便可直达该地名在火星上的位置。

  如在译名的使用过程中发现有关问题,或者有其他意见和建议,都可通过天文学名词网站进行反馈。

来源:中国天文学会

继续阅读

发布单位: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2020年7月,一颗肉眼可见的亮彗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它从御夫座的邻侧向大熊座北斗七星的下方快速移动,上旬在黎明前装点着东方的地平线,中旬之后又转而给傍晚的天空涂抹上一份瑰丽。上一次人们肉眼可见的亮彗星,在南半球是2011年的洛夫乔伊彗星(C/2011 W3),在北半球是1997年的海尔-波普彗星(C/1995 O1)。

  随着这颗新彗星一天天接近太阳,它迅速增亮,7月3日掠过近日点时,视星等已在0等上下,亮度可与五车二(御夫座最亮的恒星)或是织女星(天琴座中最亮的恒星)相匹敌。全世界观星者闻风而动,纷纷拍摄,互联网上到处是晨昏的星空及地面景物衬托下的彗星,美轮美奂,蔚为壮观。从一些照片上,可以清晰地分辨它的尘埃彗尾和离子彗尾(长约一到数度):尘埃彗尾是来自太阳辐射压从彗核上剥离出的微细尘埃,拖曳在轨道的侧后方,形态弥漫且带有弯曲,因反射阳光而偏黄;离子彗尾是太阳风从彗发(fà)带走的等离子气体,几乎笔直地背离太阳方向,细长而泛着幽幽的蓝光。

  这颗新彗星在整个7月都肉眼可见,随后将迅速消隐。随着关注度的持续增高,为规范新闻报道、促进科技交流,给它定一个合适的中文名,已成为摆在全国科技名词委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简称“天文学名词委”)面前的紧迫议题。

  按照惯例,近现代的彗星会用发现者的姓氏命名,或用发现团队、机构的名称命名。还要有一个系统的编号,起初是用发现年份加上英文小写字母表示发现的顺序,轨道确定后再改为近日点年份加上罗马数字表示的顺序。由于近年来彗星发现的数目猛增,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从1995年起采用新的命名规则,即用发现年份加上英文大写字母(除I和Z)表示的发现之半月份,再加上数字表示的半月内发现顺序,并且用前缀来标明彗星情况,如P/为周期彗星(周期在200年内),C/为非周期彗星或周期超过200年的彗星,而D/为不再回归或已消失的周期彗星等。

  这颗新彗星是天文卫星“广域红外巡天探测器”(Wide-field Infrared Survey Explorer,WISE)在执行“近地天体宽视场红外巡天”任务(near-Earth objects of Wide-field Infrared Survey Explorer , NEOWISE)期间,于2020年3月27日发现的,编号为C/2020 F3,表示是2020年3月下半月发现的第三颗彗星。上面所说的天文卫星自2010年发射升空后,用10个月时间对全天球做了深度的近、中红外成像巡天,成果斐然;此后制冷剂耗尽,仅有近红外观测得以保留,任务转为陆续几期对近地天体的自动搜寻。事实上,它已发现33颗彗星,但是它们都很暗弱,只有这颗新彗星比较明亮,2020年4月,新彗星的英文名定为NEOWISE。

发现新智彗星的天文卫星——广域红外巡天探测器(艺术想象图:美国国家航天局WISE项目官网)

图1. 发现新智彗星的天文卫星——广域红外巡天探测器(艺术想象图:美国国家航天局WISE项目官网)

  天文学名词委的委员们为NEOWISE的中文定名在网上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如果将NEOWISE直接音译显然不妥,那会让人误解为它的发现者是某位个人;如果简单采用发现任务天文卫星的全称“近地天体广域红外巡天”,过于冗长。大家认为,虽然NEO在此处只是“近地天体”一词的英文缩写,但不妨视其为前缀、取其“新”之义;其后的英文缩写WISE可当作“智慧”、“广域”等来理解,也可反映空间望远镜巡天观测的高度自动化。委员们陆续提出了“新广彗星”、“近广彗星”、“新智彗星”、“新向彗星”等名称。其中孙小淳教授提议的“新智彗星”简明上口,得到大家的一致赞成。最终,天文学名词委将C/2020 F3彗星的中文名确定为“新智彗星”。

  新智彗星在一个接近抛物线的轨道上绕太阳逆行,轨道面与黄道面的夹角很大,接近129度,近日点不到0.3个天文单位(日地距离为一个天文单位)。根据目前的观测和推算,它的远日点在500个天文单位以上,很有可能是源自太阳系最外围的彗星大本营——奥尔特云。它可能拥有一个直径约5公里的较大彗核,这使其能在接近太阳的过程中幸免于解体,这也可以解释它的高亮度;随着这次闯入内太阳系并再次远去,轨道周期可能会从4000多年增加到约7000年。如此说来,2020年7月,无疑是观测新智彗星的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

美国加利福利亚地平线上方的新智彗星(裁剪前原图:美国国家航天局APOD网站;拍摄者:Jack Fusco)

图2. 美国加利福利亚地平线上方的新智彗星(裁剪前原图:美国国家航天局APOD网站;拍摄者:Jack Fusco)

  为此,此发布稿件执笔人、天文学名词委委员邓劲松研究员,引《左传·昭公十七年》“彗,所以除旧布新也”,特赋诗一首:

新辉客喜欣,
智鉴以窥分。
彗影除时疫,
星奔旧奥云。

  近期,还有更多新名词已经通过审定并入库,欢迎大家前往天文学名词网站(https://nadc.china-vo.org/astrodict/),查询更多内容。

新智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