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是垂死的恒星也能诞生行星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通常行星形成的时间会与其母恒星相当,但比利时天主教鲁汶大学(KU Leuven)主导的研究团队发现,某些类型的恒星即使濒临死亡,仍有可能形成行星,若此得到证实,行星形成的理论将会有所调整。

  我们的太阳诞生于46亿年前,在接下来的一百万年里,周围的物质聚集成原行星。行星从原行星盘中诞生,原行星盘就像是一个由尘埃和气体组成的巨大煎饼,而太阳位于中间,这也就是为什么它们都在同一个平面上运行。但当太阳走到生命的终点时,会膨胀形成红巨星,抛出大量物质,并吞噬在地球以内的内行星,最终形成白矮星,在这种情况下,白矮星的周围不会形成新的行星。但像太阳一样的单星反而是少数,大多数的恒星以双星或多星系统存在。在双星的情况下,虽然年龄相同,但质量不同,因此会有不同的寿命,我们已知当其中一颗变成红巨星时,第二颗恒星的引力会导致垂死恒星喷出的物质形成一个扁平的旋转圆盘,而这个圆盘与天文学家在银河系其他地方的年轻恒星周围观察到的原行星圆盘非常相似。

  研究团队发现这些圆盘显示可能有行星形成的迹象,观测结果发现有十分之一带有圆盘的演化双星中,在圆盘中看到了一个大空腔,这表示有东西漂浮在那里,并收集了空腔区域中的所有物质,而最可能的答案就是行星。这颗行星可能不是在其中一颗双星生命最开始时形成,而是在最后形成的。并且发现在盘中具有大空腔的演化双星中,在垂死恒星表面上的重元素非常稀少,研究团队怀疑富含这些元素的尘埃颗粒被行星所捕获。

  天文学家还不确定是否真的是行星造成观测到的结果,如果新的观测证实这些行星是在其中一颗恒星生命结束后才形成的,这将是一个重大发现,表示现行的行星形成理论需要调整。该研究成果发表于《Astronomy & Astrophysics》期刊上。(编译/台北天文馆赵瑞青)

正在形成第二代行星的双星系统示意图。
正在形成第二代行星的双星系统示意图。

资料来源:KU Leuven

生成海报
(本文共有3人浏览过,今日共有1人浏览过,欢迎多加利用!)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