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来自美国国家海洋暨大气总署(NOAA)最新的预测显示,当前的太阳活动周期将比预期的更早达到峰值,这一项新的预测对于太空任务有重大影响,包含对人造卫星及太空人安全的规定。

  太阳活动周期大约为11年,而我们目前处于第25个太阳周期,这是自1755年开始详细纪录太阳黑子起算的,有些周期短的只有8年,长的达到14年,由于这项变化,太空活动又比以往任何时候还要多的前提下,准确的太阳週期预测是很重要的。

  2019年,美国国家海洋暨大气总署太空天气预测中心(SWPC)针对第25个太阳周期的初步预测,太阳活动高峰将在2024年12月及2026年3月之间,届时太阳黑子数量极大值会落在105~125,与过往高峰期的180相比弱很多。而在那次的预测之后,太阳黑子及太阳活动比预期的要多,因此SWPC又重新修正了此项预测。在2023年10月发布的新闻稿中预测第25太阳周期将于2024年1月至10月达到峰值,而太阳黑子数量极大值会落在137~173之间。然而SWPC所更新的太阳周期预测资料会随着新的太阳黑子观测资料而改变,每个月不断更新,这也是他们所发表的全新产品,全名为太阳周期累进更新预测(Solar Cycle Progression Updated Prediction)目前的预测已更新至2024年4月1日,高峰期预计会落在2024年4月至2025年2月之间,太阳黑子数量极大值会落在134~162之间。

太阳活动第25周期预测,黑色实线为每月的实际观测折线图,蓝色实线为月平均平滑曲线,右半面全为预测资料,上图为太阳黑子数,下图为10.7公分波段的电波通量变化预测。
图说:太阳活动第25周期预测,黑色实线为每月的实际观测折线图,蓝色实线为月平均平滑曲线,右半面全为预测资料,上图为太阳黑子数,下图为10.7公分波段的电波通量变化预测。

  新闻预测也代表我们可以期待更强的太阳活动,包含频繁增强的极光、太阳闪焰、日冕物质抛射、太阳风;瞭解太阳活动周期可以让我们提前确定严重太空天气事件,而前几天的日全食所拍摄到的日冕可能会是近期所有日全食中最灿烂的。(编译/台北天文馆技佐许晋翊)

资料来源:NOAA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天文学家检测到无线电波爆发,这是第一次探测到太阳上的极光讯号,这些讯号来自于电子通过太阳黑子在太阳表面加速所产生。太阳极光发生在太阳黑子上空约40,000公里之处,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上因磁力扭曲而形成的暗斑。

艺术家对太阳表面类似极光的想象。图片来源:Sijie Yu
图说:艺术家对太阳表面类似极光的想象。图片来源:Sijie Yu

  虽然天文学家能够从其他遥远的恒星接收到类似极光的讯号,但这是第一次从太阳本身观测到。研究人员指出该讯号与通常持续数小时或几分钟的瞬时电波爆发截然不同,而这项发现可能会改变目前对恒星磁性过程的理解。地球上的极光是太阳带电高能粒子与地球大气层中的原子碰撞造成的发光现象,当太阳黑子周围的磁场在自发性断裂前联结时,会发生闪焰和日冕巨量喷发。天文学家将电波望远镜指向特定的太阳黑子时发现了太阳极光,并认为这是由闪焰电子沿着强大的太阳黑子磁场线加速产生。研究人员表示这与在地球上观察到的极光不同,在太阳黑子上观察到的发射频率从数十万kHz到约一百万kHz,直接源于太阳黑子的磁场是地球磁场的数千倍。

  这项新发现可以为研究太阳活动提供新的方法,研究团队也开始检查档案数据,以便发现太阳极光早期隐藏的证据。他们正在开始拼凑磁场和能量粒子如何在一个具有长期星斑的系统中相互作用的谜题,而这不仅适用于太阳,也适用于太阳系以外的恒星。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天文学》期刊上。(编译/台北天文馆赵瑞青)

资料来源:The Science Times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影片记录2022年8月12日至12月22日期间的太阳活动。

  NASA戈达德太空中心发布了一段长达1小时的影片,展示了太阳的133天活动。影片显示了太阳的混乱表面,巨大的电浆环沿着磁力线在太阳表面拱起,电浆环有时循着磁力线连接到太阳表面,有时喷射到太空中,造成危险的太空天气。

  这些图像来自太阳动力学天文台(SDO),该卫星于2010年发射,是NASA与恒星共存(Living With a Star, LWS)计划的一部分。它的主要任务持续了5年,但是NASA会让SDO一直运作到2030年。

  影片中的图像是使用SDO的EVE(Extreme Ultraviolet Variability Experiment)在极紫外波长下以108秒的间隔慢速摄影拍摄的。SDO位于地球上空22,000公里的地球同步轨道上,太阳每27天自转一次,提供太阳表面千变万化的景象。SDO观测太阳的内部、磁场和日冕等,还测量产生地球和其他行星电离层的辐照度(irradiance)。

  SDO每天拍摄大约70,000张图像,总数据量高达1.5TB。这是巨量的数据,《自然》杂志2017年的一篇论文将所有数据汇编到一个资料库中,并表示:……人类可用的最丰富、最大的太阳图像数据资料库之一。

  大多数天文学关注银河系中其他遥远的恒星,很容易忘记,我们就住在一颗将氢融合成氦的恒星隔壁,并且比地球上的所有生命更长久。太阳的活动影响着地球和地球上的一切。太阳提供稳定可靠的能源,但是也有令人不安的、有害的一面。

  NASA的LWS计划旨在更好地了解太阳,部分原因是我们可以了解和预测可能损坏卫星、电网和其他设施的强烈太空天气。SDO将确定太阳磁场的产生与结构,以及如何转化为太阳强烈太空天气事件。

  SDO非常成功,2020年,NASA制作了一段影片来庆祝SDO发射10周年,它突显了10项重要的观察和发现。SDO目睹了巨大的闪焰爆发,发现了一种新型的波,观察了行星在太阳前方凌日与太阳撕裂一颗距离太近的彗星。

  SDO并不是唯一研究太阳的卫星。ESA的SOHO(Solar and Heliospheric Observatory)自1995年发射以来一直在研究太阳。2018年,NASA发射了帕克太阳探测器(Parker Solar Probe),成为有史以来离太阳最近的人造物体。2020年,ESA发射了Solar Orbiter,它将拍摄近距离的太阳图像并研究太阳的两极区域。(编译/台北天文馆施欣岚)

资料来源:Universe Today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科学家分析了世界各地树木年轮中的放射性特征,研究过去一万年, 席卷地球六次的辐射风暴。发表在《英国皇家学会期刊》的会议论文指出:太阳的超级闪焰不是主因,其原由还有待商榷。

  当太阳辐射的高能粒子撞击到地球高处大气层时,会将氮原子转为放射性的碳14或称放射性碳,经由空气和海洋,进入到沉积物和沼泽、生态圈,到动物和植物,其中也包含了树木的年轮。

  对考古学家而言,放射性碳14的发现与运用真是一大福音,碳14的衰变时间缓慢且稳定,让科学家能测得样品的年代,即所谓的放射性碳14定年法(radiocarbon dating)。

  对天文学家来说,也是如获珍宝,因为树木的年轮记录了数千前的高能粒子:宇宙射线。地球的磁场保护我们,免受宇宙射线穿透银河系造成的伤害, 当地球磁场强度较弱时,宇宙射线也就来得多,反之亦然。这也表示年轮中碳14的多寡,不仅反应了太阳11年周期的太阳活动,还有地磁反转的历史。

  但年轮也记录了我们目前无法解释的事件。2012年,日本物理学家三宅芙沙(Fusa Miyake)发现年轮在公元774年,有大量的放射性碳14,而且一次就是好几年份的宇宙射线量,因有三宅事件(Miyake event)之称。随着更多科学家投入相关的研究,还发现了其他年代的三宅事件:公元993年、公元前663年,和史前时代的公元前5259年、公元前5410年、公元前7176年。

  这么高强度的辐射脉冲会再发生吗?若发生在现代,将会摧毁太空中的卫星、地球上的电信与电网,瞬间瘫痪现今社会所依赖的通讯和供电设备。即使每10年有1%的机率,这个风险还是担不起呀。

  三宅事件对于物理学和天文学一直是个谜。宇宙里要如何产生这么大的辐射?许多科学研究认为可能是超新星、伽玛射线爆、爆炸的磁化中子星,甚至连彗星都纳入考虑。解释三宅事件的成因,目前较被接受的想法是因为太阳的超级闪焰,其能量还比目前的最高纪录1859年Carrington Event多出50-100倍。

  研究团队着手进行大量树木的年轮采样与分析,找出三宅事件的强度、发生时间点、和事件持续的时间,碳14如何进入全球的碳循环,计算出何时会显现在树木年轮中。研究团队公开了这回使用的资料,包含有三宅事件的98棵树木资料、和开源程式,提供后续与考古学家的合作研究。初步的调查结果发现,一次的三宅事件相当于平常1~4年的辐射量,而且靠近地球两极的树木,年轮上的辐射特征明显。

  但却不是太阳超级闪焰所造成。更多的样本显示,它可在太阳11年活跃周期的任何时间点发生(但太阳闪焰常发生在太阳活动最活跃的时候)。更令人费解的是,有些碳14在进入碳循环裡所花费的时间,似乎比后发生的事件还来得久。与预期有所落差,点醒我们对大型的太阳闪焰或树木生长季节等等的认知,仍有细节待探讨。

  以作者的观点,太阳仍是三宅事件的推手。从年轮的研究结果,推测可能来自太阳闪焰的风暴,倒不是巨大的超级闪焰。为了厘清这些谜团,还需要更多的太阳观测资料、树木年轮的调查,和其他来源做多方验证,例如南北极的冰芯。

  这是货真价实的跨领域科学。本以为会清晰明了,没想到,要理解这错综复杂的地球史,还真是不容易。(编译/台北天文馆潘康娴)

2017年9月发生的太阳闪焰,使用超紫外线波长717埃(Angstrom)所拍摄。图片来源:NASA/GSFC/Solar Dynamics Observatory
图说:2017年9月发生的太阳闪焰,使用超紫外线波长717埃(Angstrom)所拍摄。图片来源:NASA/GSFC/Solar Dynamics Observatory

资料来源:Phys.org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上周日,一股太阳风以超过600公里/秒的瞬时速度穿越地球磁场,虽然太阳风暴经常袭击我们的星球,引发壮观的极光,但这次的风暴完全出乎意料。

  当一股高能粒子和电浆体(等离子体)不再被太阳的引力所束缚时,向外喷出的东西就称为太阳风,虽然关于太阳是如何运作的我们仍有许多未知之处,但太阳风一般被认为来自日冕洞,因此我们可以在地球上对它们进行监测及合理的预测。

  2022年8月7日,美国太空总署的深空气候观测站(NASA's Deep Space Climate Observatory, DSCOVR)注意到太阳风强度在白天显著增加,《太空天气》推测可能是太阳风提前到达,原先预计太阳风会在周二到达,但也有可能是被错过了某次的日冕物质抛射。

  太阳正在迈入太阳黑子极大期,在活跃的太阳表面产生了许多小爆炸,很容易忽略较微弱的日冕物质抛射,所幸受到地球大气层的保护,在地球上的我们不会被太阳风影响,但是当它强大时,它会影响我们的通讯卫星,在极端的情况下,甚至会影响电力设备。

  如果你觉得这一切听起来很熟悉,那是因为我们在2022年已经见证过许多次太阳风暴,也遭受过X级闪焰袭击,大多数时候你其实根本不晓得发生了什么,除非你是一个狂热的极光观测者。

  《太空天气》警报服务的追随者们收到这场意外风暴的通知,并因此能够看到由此产生的强大极光及史蒂夫现象。(编译/台北天文馆技佐许晋翊)

资料来源:Science Alert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欧洲及美国太空总署合作的「太阳轨道器载具」(Solar Orbiter, SolO)在2022年2月15日单张照片中,捕捉到有史以来最大的日珥喷发及完整的太阳盘面。

太阳轨道器载具与SOHO观测到的大规模喷发。图片来源:Solar Orbiter/EUI and SOHO/LASCO teams, ESA & NASA
太阳轨道器载具与SOHO观测到的大规模喷发。图片来源:Solar Orbiter/EUI and SOHO/LASCO teams, ESA & NASA

  日珥是由纠缠的磁力线所组成的大型结构,是太阳磁场活动的产物。因为太阳的「较差自转」,使得内部磁场扭曲,当磁力线跃出光球层,太阳表面炽热的气流会被带往高空,就会形成圆弧状的日珥。它们通常与日冕物质抛射有关,如果直接射向地球,可能会对我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与破坏。

  这次日珥喷发向太空延伸了数百万公里,幸运的是这次的喷发源自于太阳背对我们的那一侧,也就是说日冕物质正在远离地球。而这些照片来自太阳轨道载具上极紫外全太阳高解析影像仪(EUI)的全太阳成像仪(FSI)所拍摄。FSI设计的目的是即使太阳近距离通过,也能观测到整个太阳盘面,并且可以捕捉到约350万公里的惊人细节,相当于5倍的太阳半径。

  其他太空望远镜,如SOHO虽然经常观测到像这样的太阳活动,但需要透过遮光器遮挡太阳强光,从而获得更清楚的日冕影像。而太阳轨道器载具(SolO)所观测到的不仅是同类事件中的最大,且能拍摄到整个太阳盘面,这般的观测视野可以协助了解此类事件与太阳圆盘之关联性,同时SOHO可以补充更远距离的画面。

  另外,NASA的派克太阳探测器(PSP)也在观测此次事件。甚至连不是专门用于太阳观测研究的水星探测太空船BepiColombo也感受到此事件的威力,透过其辐射监测器检测到电子、质子和重离子的读数大幅增加。虽然此次事件并未朝向地球,但它提醒着我们对于太阳的不可预测性,以及了解并监测其行为的重要性。(编译/台北天文馆赵瑞青)

资料来源:SciTechDaily

发布单位: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太阳暗条是存在于太阳高温大气中“冷而密”的等离子体团,通常位于磁场中性线上方,根据暗条在日面上的位置,我们将暗条分为活动区暗条、中间体暗条和宁静暗条三大类,宁静区暗条的形成和爆发是当前太阳物理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基于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抚仙湖观测站一米新真空太阳望远镜观测的高分辨率Hα图像数据,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的博士研究生戴俊和季海生研究员报道了日面中心附近由旋转网络磁场结构(RNFs)驱动导致的宁静区S状暗条形成和爆发的事件。

  本次研究中的暗条和旋转网络磁场结构紧密相关,通过分析暗条其中一个足点附近区域的RNFs的演化过程,他们发现RNFs导致了两个小尺度暗条的弯曲(详见图一和图二),由于RNFs持续的扭缠,两个小尺度暗条和精细结构产生合并从而形成了一个更大的S状暗条,与此同时,S状暗条的扭缠数达到了4π,开始失去稳定性,这种不稳定性的表现特征是S状暗条的缓慢的、几乎匀速的运动,然后附近的喷流加速了这个过程。根据这些现象,他们认为暗条爆发触发机制是扭缠不稳定性,此次观测到的暗条爆发事件再次证明了RNFs在S状暗条形成和爆发过程中具有重要的驱动作用。

  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科院重点项目的支持,并于2021年1月发表在《Astrophysical Journal》,详见:https://doi.org/10.3847/1538-4357/abcaf4

暗条足点附近磁场演化过程
图一:暗条足点附近磁场演化过程

S状暗条的形成过程
图二:S状暗条的形成过程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天文学家已经发现来自太阳微弱的低频无线电波爆发,这一年来太阳表面看似非常的平静,但无线电波天文学家认为事实并非如此,他们发现平静的太阳,不断发出微弱的无线电波,并认为这些微弱的无线电波爆,有助于解释太阳大气层中能量如何转换的问题。

  太阳表面温度为5778 K,但太阳大气或日冕中的微弱电浆,其温度却可达到百万度。扭曲在其表面磁场中所包含的能量如何在其在外层大气中转换为热量,这仍然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

NASA的太阳动力天文台(SDO)在2012年拍摄太阳发出的强大闪焰。毫微闪焰的能量只有一般闪焰的十亿分之一,目前无法单独检测到。(NASA/SDO/AIA)

  图说:NASA的太阳动力天文台(SDO)在2012年拍摄太阳发出的强大闪焰。毫微闪焰的能量只有一般闪焰的十亿分之一,目前无法单独检测到。(NASA/SDO/AIA)

  研究人员提出了几种可能的答案,其中一个有争议的想法是极微闪焰(nanoflares),也就是太阳活跃时,所看到的许多同属性且较小的明亮闪焰,将扮演提供热量的角色。但是,极微闪焰的问题在于我们看不到它们,它们太微弱且太小,导致无法单独被看到。

  现在,印度塔塔基础研究所的Surajit Mondal的研究团队发现了一个现象,可能是提供证明极微闪焰(nanoflares)存在的证据。

  研究人员使用澳大利亚默奇森广域阵列(Murchison Widefield Array)的低频无线电天线网络,取得多个来自于太阳无线电波(米波,公尺-波长)爆发的讯息。大多数的爆发都持续不到1秒钟,并且遍及整个日冕。

  Surajit Mondal的研究团队没有将这些爆发称为极微闪焰,而认为这是第一次在平静的日冕中观测到微弱脉冲无线电波(米波,又称公尺波)的证据,这些爆发讯号比以前观测到的任何电波都还弱100倍。

  研究团队解释,下一步将针对爆发的无线电波是否与加热日冕的极微闪焰的活耀性进行相关性分析,并透过电脑模拟来确认本论点。(编译/台北天文馆林琦峯)

资料来源:Sky & Telescope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1580417059195758.jpg

  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出资兴建的DK井上太阳望远镜,2020年1月30日发布了其所拍摄的第一张太阳表面影像,可清楚地辨认出太阳表面30km大小的活动细节,是有史以来最高解析度的太阳表面影像。

  影像中可以看到一颗颗明亮的中心被称为米粒组织,是太阳表面气体对流造成的现象,明亮的部分气体受热上升,冷却后再从灰暗的边缘下沉。至于灰暗的边缘偶尔出现的明亮颗粒,天文学家认为与太阳磁场将表面能量导引至日冕有关。由于太阳光十分强烈,望远镜的焦点部分温度甚至可以融化金属,因此营运团队每天晚上都得准备相当于一整个游泳池的冰,并搭配专门的冷却系统才得以冷却望远镜。

  D. K.井上太阳望远镜设置于夏威夷的哈莱亚卡拉火山上,主镜口径为4.24公尺,可观测波长400到2000奈米的光。这座望远镜是以出生于夏威夷的日裔美国人井上建(英文名:Daniel Ken Inouye)所命名,井上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与美军第442步兵战斗团参与欧洲战事,并在2000年获颁美国最高荣誉的荣誉勋章;战后当选夏威夷第一届众议员,1963年起出任参议员,2010至2012年逝世前还担任参议院临时议长,是美国史上官阶最高的亚裔政治家。为了表彰他对夏威夷的贡献,2017年檀香山国际机场也改以他的名字命名。(台北天文馆王彦翔/编译)

资料来源:Astronomy Now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自从2018年8月升空之后,帕克太阳探测器很轻易的成为了「距太阳最近」的太空船,一直以来,天文学家对于太阳的日冕以及太阳风机制并不是非常了解,帕克就是为了解决此项问题而前往太阳,天文学家也在12月4日于自然期刊上发表了帕克太阳探测器的观测成果,其中包含了五项新的发现。

  第一项是零黄道尘区,在地球上经常可以看到黄道光,那其实是太阳系生成时所留下的星际尘埃,以往认为其遍布太阳周围,但这次的观测显示大约在350万英哩以内,受到太阳的影响,该区域是完全没有黄道尘的。

  第二项是地球附近所观测到的太阳风,是相对均匀的等离子态流,偶尔才会出现一些分歧,称为湍流,但若是帕克所在的近距离,它所见到的是更复杂且活跃的系统,湍流多到不可思议,甚至也有往回跑的等离子物质。透过测量及分析太空船周围的电场和磁场随时间的变化以及附近等离子物质的特性,可以得出第三项,其显示太阳磁场的快速逆转,这种现象就像是磁场从太阳中喷出,但却又突然改变方向往回向太阳冲,这过程可能从数秒到几分钟,在这种「转换」的过程后,磁力线就像是被拉回太阳一样。目前虽然仍不清楚这种磁场逆转的能量来源,但借由帕克太阳探测器的观测数据,科学家可以将可能的范围再次缩小。

第二项及第三项的观测显示太阳风的轨迹

图说:第二项及第三项的观测显示太阳风的轨迹

  第四项的解释让几十年前的问题的又更加接近真相,「太阳风究竟是如何从太阳中吹出的?」太阳风从太阳吹出时几乎是呈放射状流动的,但太阳在释出太阳风的同时也在自转,就像花园中的洒水器那样,但是从地球上见到的太阳风基本都是呈现水平吹送的,现在帕克足够接近,能够看到尚在旋转的,不同轨迹的太阳风,这比原先科学家所预测的流动速度要快将近十倍速,对天文学家来说是一个既喜又忧的现象,喜的是发现了新玩意儿,忧的是旧理论是否应打掉重来?又或是修正系数可以处理的?

  第五项则是一些太阳上的小型扰动以往在地球上遥不可及,如今因距离接近变得可观测,至于太阳外层大气的日冕加温机制,天文学家推测可能与磁力线的突然「转换」有关,同时天文学家也找到日冕与太阳风直线吹送的断点,帕克每次接近太阳,就会更加地靠近太阳,总共可靠近24次,每一次接近太阳就有可能带来新的信息,也可能刷新我们对恒星的认知,研究人员认为下一次2020年的靠近,能够将答案更接近真相。

资料来源:NA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