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观测方式:vtype_1.jpg vtype_4.jpg

  位于天蝎至蛇夫脚部间的火星和土星,日落后至子夜前可见于南方至西南方。不过,因为火星比土星还接近地球,土星又比远方的恒星还接近地球,因此火星相对于土星,在天空中的移动速度比较快,土星也会渐渐地在恒星之间移动。
  这使得火星在8月初在天秤座,渐渐向东移动,进入天蝎座;土星则位在蛇夫座脚部,邻近天蝎座之处,也渐渐向东移动,但移动速度较慢,至8月底时还在蛇夫座。如此一来,火星似乎一路向前冲,在8月下旬时穿越土星与天蝎座α星(心宿二,汉语拼音:xīng xiù èr之间,其中在8月24日时,恰好使得土星、火星与心宿二几乎连成一直线,其中火星离心宿二比较近。而火星与土星这两颗星则在8月26日凌晨2时赤经相合,两者相距约5度以内。

  所以,有机会的话,不妨在8月下旬的傍晚日落后至子夜朝西南方观赏,可见到由上而下分别为土星、火星与心宿二,三者几乎成一直线,亮度也相去不远,而且几天之内就可以看到它们相对位置的变化,是天文摄影的好目标喔!

2016/8/20-8/28每晚20时的土星、火星、心宿二相对位置示意图。

2016/8/20-8/28每晚20时的土星、火星、心宿二相对位置示意图。
以上意图图由Stellarium软体制作。

以上内容由台北天文馆提供,「有趣天文奇观」网站收录,欢迎多加利用

  2号小行星智神星(2 Pallas)将在2016/8/20的20:23冲,即以地球为中心,智神星和太阳分别位在地球两侧、赤经经度相差180度的地方。

  可惜因智神星本次冲时,几乎位在其椭圆轨道比较远的那一侧,受到的阳光照射比较少,所以亮度只有+9.2等,比位在轨道近日点附近时的亮度少了2个星等左右呢!

  8/20前后的智神星位在飞马座鼻子(ε)前方的小马座中,邻近M15星团,整晚可见,但子夜前后仰角高,观测条件较佳。由于此处的恒星稀疏,比在恒星拥挤区更容易观察到它。可利用口径10公分以上的望远镜,或是透过比对间隔数天拍摄的同天区影像,就可以找到它。

2016/8/20的21:00,智神星所在位置示意图。

2016/8/20的21:00,智神星所在位置示意图。
以上示意图由Stellarium软体产生。

哈勃太空望远镜于2007年拍摄的智神星影像。Credit: HST  发现于1802年3月28日的智神星(Pallas),是人类第2颗发现的小行星,故编号为2号小行星;其实刚发现时,被人们当作是「行星」,后来因陆续发现多颗类似的天体,且后来估算出的体积与质量并不如一般的行星那么大,所以后来才被归类为小行星。但是,继小行星主带最大的天体谷神星被列为矮行星之一后,目前智神星也被列为矮行星的候选者之一。

  其自转一周约需7.8小时,虽然比不上行星,但由于直径高达582km x 556km x 500km,在火星与木星之间的小行星主带的所有小行星中,体积是第2大的,但以质量来比较的话,却比灶神星(4 Vesta)还小一些。此外,从右方影像中可见:智神星的形状并不是对称的球形,而是有点不规则,事实上,它是太阳系已知所有形状「不规则」的天体中,体积最大的。

  在还没有自动望远镜搜寻而大量发现小行星之前,或者说,在前1000颗小行星发现的年代里,智神星在众小行星间相当突出,原因在于这颗小行星的轨道倾角比一般主带小行星大许多,达35度左右。虽然在已发现数十万颗小行星的现在,轨道倾角大已经是个常态,可是小行星主带内的小行星,公转轨道决大步多数还是在黄道面附近,也就是轨道倾角几近于0,因此智神星的35度倾角就显得很怪异了。

以上内容由台北天文馆提供,「有趣天文奇观」收录,欢迎多加利用。

天鹅座Kappa流星雨辐射点位置漂移示意图  天鹅座kappa流星雨(κ-Cygnid,012 KCG)是年度固定发生的小流星雨群,发生时间一般介在8/3~8/25之间,2016年预计极大期落在8/17,辐射点位在天鹅座的翅膀尾端的Kappa星到天龙座头部之间的区域。

  本群流星速度偏慢,每秒仅约25公里。由于天鹅座为夏季星座,在此时节为整夜可见,但这群流星雨非常微弱,ZHR仅有每小时3颗,而且流星都很暗,罕见火流星,再加上今年月相逢望,月光严重影响之下,可能完全看不到这群流星,故不推荐观赏。

  以上内容由台北天文馆提供,「有趣天文奇观」收录,欢迎多加利用。


2016年流星雨及月闪观测预报:http://interesting-sky.china-vo.org/2016-meteor-shower/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观测方式:vtype_1.jpg vtype_2.jpg vtype_3.jpg vtype_4.jpg

  水星和金星绕太阳的轨道在地球轨道以内,故有「内行星」之称。从地球上观看,这两颗行星常在太阳左右,仅能在清晨日出前或傍晚日落后的短暂时机观看,因此常有「晨星」与「昏星」之称。而水星另有「辰星」的别称。

  其中,当水星或金星来到所谓的「大距」位置,即太阳-水星或金星-地球三者成直角,水星或金星位在直角位置时,从地球上所见的水星或金星离太阳最远,日出或日落时所见的水星或金星仰角最高,最容易观看。其中,当水星或金星位在太阳以东时称为「东大距」,见于日落后的西方天空;位在太阳以西时为「西大距」,见于日出前的东方天空。且当水星或金星位在大距位置时,望远镜下所见的水星或金星,大约是半圆形的弦月状。

内行星轨道位置示意图

  2016/8/17的5:21,水星达今年第2次东大距位置,此时水星与太阳之间的日距角约为27.4度,是今年3次东大距中最大的,不过水星恰在8/15通过它的轨道远日点,所以水星在日落时西方的仰角仅有15度左右,而且亮度也不高仅有+0.2等,受日暮晖光的影响,不易看见。建议在太阳西沉半小时内利用双筒望远镜来寻找水星。

2016年日落时所见的水星仰角与方位。取自2016年天文年鉴。

2016年日落时所见的水星仰角与方位。取自2016年天文年鉴。


2016年8月17日傍晚18:50,水星所在位置示意图。

2016年8月17日傍晚18:50,水星所在位置示意图。
以上示意图由Stellarium软体产生。

  如果能利用望远镜放大观察水星,可看到本次水星东大距时的形状,恰好是半圆形,亮面比例为50.0%(或说相位为0.50)。虽然因为水星轨道比较椭圆,轨道倾角达7度,使得东大距或西大距位置时,地球所见的水星常是比半圆形凹一些的眉月状或凸一些的凸月状,但这次可是个例外,恰好可以看到半圆弦月状的水星,要把握机会喔!不过此时的水星视直径只有7.5角秒,必须使用口径10-15公分以上的望远镜才能看出其盘面的形状。

2016年8月17日傍晚18:50所见的水星样貌,是个亮面相位恰好为50.0%的弦月形。    2016年8月17日傍晚18:50所见的水星样貌,是个亮面相位恰好为50.0%的弦月形。
以上示意图由Stellarium软体产生。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观测方式:vtype_3.jpg vtype_4.jpg

  根据掩星专家Steve Preston的预测,编号第211号的小行星Isolda将在北京时间2016/8/15凌晨3:27前后从11.9等恒星TYC 5790-00227-1前方通过而形成小行星掩星事件。掩食带通过台湾北部,预估基隆、台北、新北、宜兰、桃园、新竹、苗栗等地区可见到本次掩星事件。被掩恒星仅11.9等,需利用口径15公分以上的望远镜进行观测。

0814_211_36944_Map.gif2016/8/15凌晨3:27,211号小行星Isolda掩TYC 5790-00227-1路径示意图。

  TYC 5790-00227-1位在赤道座标(J2000.0)RA=21h32m58.2808s, Dec=-9d24'7.854",这颗恒星属于摩羯座,但接近宝瓶座边界,如下图。掩星发生当时,恒星的方位角约243.5度,仰角约27.6度。而Isolda本身亮度12.3等,与恒星相去无几,因此望远镜中可以看到小行星逐渐接近这颗恒星,重叠,然后又逐渐分离的过程。恒星被小行星掩住的时间仅有短短的11.6秒,恒星亮度估计将减少1.0个星等。其他详细预报资料与星图请参见Steve Preston掩星预报网

201608150327-211occult.jpg2016/8/15凌晨3:27,211号小行星Isolda掩TYC 5790-00227-1所在位置示意图。

  (211)Isolda小行星位在火星与木星之间的主小行星带中,直径约为154公里,1879年12月10日发现,名称来自中世纪中欧一带的凯尔特民族(Celtic)流传下来的「崔斯坦与依索德(Tristan and Iseult)」传说中的女主角Iseult,其剧情又点类似「罗密欧与茱丽叶」;这个传说后来被收纳进著名的「亚瑟王传奇」故事里。

  (211)Isolda是目前已知最暗的小行星之一,其表面反照率仅有0.0602,和前一个掩星事件的(433)爱神星的0.25相较之下,就可以知道它有多暗了。这类反照率特别低、表面特别暗的小行星,基本上被归类为所谓的C型小行星,这是因为它们的组成成分主要为碳元素,其他成分的比例和太阳以及原始太阳星云很接近,而且C型小行星占了所有已知主小行星带的75%左右,族群相当庞大,但因为其反照率极低再加上它们的位置比较偏主小行星带外侧,使得研究上并不容易,必须用口径大一点的望远镜才能进行观测。

  由于掩星时间非常短,建议最好使用校过时的录影设备,加在望远镜后方进行观测,录影设备的时间误差勿超过1秒钟。观测结果,连同观测者姓名、观测地点(经纬度与海拔高度)、仪器等,可寄至台北天文馆tam001@tam.gov.tw,将协助转寄给Steve Preston博士以提供科学分析。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天文馆接获民众询问,2016年7月24日晚间7点40分看到一颗非常亮的流星,在PTT的八卦版有许多台湾各地民众目击的纪录,台湾中央大学鹿林天文台的全天鱼眼相机也有拍摄到这颗流星!

20160724_fireball.jpg

  你知道流星是怎么来的吗?原来太阳系里有些称为「流星体」(meteoroid)的小碎屑,大约只有细砂至1公尺宽。当流星体以数十公里的秒速进入地球,会因为和地球大气摩擦生热而发光,此时的现象称为「流星」(meteor),若是最后仍有残余物质撞击地表,就称为「陨石」(meteorite)。流星发生的高度约在120公里到80公里之间,一般来说通常亮度小于-3等的称为火流星或是火球(fireball), 亮度小于-8等的称为巨大火流星(bolide)。

  如果你也有目击这次的火流星,不妨到国际流星组织(IMO)的网页http://fireballs.imo.net/members/imo/report_intro# 填写简单的观测报告,您的参与可以让流星科学研究更完整。如果有两地以上的摄影纪录,还可以利用三角测量法推估出流星的距离和高度等资讯,因此您若是刚好拍摄到当天的火流星影像(须有背景星点以判断起始点),欢迎提供给台北天文馆!

  通常火流星会出现不同颜色,红色或蓝色最常见,偶尔会看到紫色。这些颜色通常与流星体的成份或是大气组成有关。流星是在高速下与空气摩擦汽化而发光,若流星体含钠会出现黄色、镍是绿色、镁则是白蓝色。但最常出现的红色,是大气中的氮与氧所发出的光线。此外颜色与速度也有关系,因为流星在高速时的温度较高,会使某些金属更容易显现发光,使流星的颜色变化更为复杂!因此下回见到流星时,别只是许愿,还可以仔细看看流星是什么颜色!

2016.07.25,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胡佳伶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观测方式:vtype_1.jpg vtype_4.jpg

2016年英仙座流星雨概况

  英仙座流星雨是年度三大流星群之二,出现时间固定且数量稳定,几乎整晚可见,且恰好在暑假期间,非常受到大家的欢迎。2016年极大期恰逢周末,有兴趣者,不妨安排个野外度假的旅游行程,好好享受这场老天爷提供的天然烟火盛宴。

20150812-Perseids-Wu&Hu-small.jpg

  英仙座流星雨活跃日期为7月17日至8月24日,愈接近极大期时间,可见到的流星数量愈多。根据国际流星组织(International Meteor Organization,IMO)最新公告:2016年英仙座流星雨的「传统」极大期时间预计在北京时间8/12的21时至23:30,ZHR~150;而在北京时间8/12的16时至8/13的凌晨6时期间,流星数量也不算少。这群流星速度偏快,约每秒59公里,平均亮度很亮,大都在1~2等以上,常有火流星出现。

  流星雨专家近期提出预报指出:可能受到木星重力扰动的影响,地球2016年可能会遭遇斯威夫特-塔特尔彗星于1079、1479和1862年回归时留下的流星体团块,使得ZHR可能比往年(~100)多2倍以上,不过各家预报数量不同,预报的ZHR数值由160-180到580不等,且额外预报的爆发时间均落在北京时间8/12上午6:30~12:40期间,此时为我国的白昼,因此即使真的有爆发,我国也不在适合观赏的区域内,而是在美洲至太平洋一带。而且,是否真的会有爆发?连流星雨专家们都只能告诉你:「嘿嘿嘿,到时候就知道了!」流星雨预报在所有天文学的预报天象中,是最难抓得很准确的项目之一,通常都要等到发生过后才能确认预报是否准确;所以有关这项爆发的预测,大家届时可以观看国外的报道,看看这些流星雨专家们的预报究竟是准还是不准了。

210226nu5422tt85244305.jpg

  对我国东部地区而言,这群流星雨辐射点约从22时从东北方升起之时。但本日恰逢上弦,月亮于子夜左右西沉,故辐射点升起后的2小时内会受到月光影响,子夜以后至天亮前则不受月光影响且辐射点仰角高,可看到流星数量也较多。不过在月亮尚未西沉、月光还在影响天空的同时,其实可以转移目标,改而欣赏月亮与土星、火星、心宿二接近的景象也不错喔!(详见天象预报2016/8/11-12 上弦月近火土心宿二

  受到大气消光、光害、空气污染与水汽多寡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最棒的观测地点是在无光害且空气干净的高山上,预估每小时约可见60~70颗流星;平地但光害稀微的乡下预估约为每小时30~40颗;光害与空气污染比乡下多的都会边缘城镇,可能降至每小时10颗以下;而在如台北市这样的光害与空气污染都很严重的城市里,一个晚上能见到1~2颗都算幸运的了。

1083431509528871171.png

备注:ZHR(Zenithal Hourly Rate)是指:当辐射点在天顶,且肉眼可见最暗星等达6.5等的状态下,每小时可见流星数量;不过此为理想状态,通常肉眼观察的实际数量会比ZHR还少。 


英仙座流星雨的来源

  英仙座流星雨的母彗星是第109号周期彗星——斯威夫特-塔特尔彗星(109P/Swift-Tuttle)。这颗彗星直径约26公里,绕太阳公转一周约需133年。它上一次回归时间是在1992年,下一次需等到2122年。当地球接近或穿越史威福-塔托彗星的轨道时,彗星遗留在轨道上的细小残渣(称为流星体)会受到地球重力吸引而落往地球表面,造成英仙座流星雨。其他流星雨的成因也是类似,不过有些流星雨的来源不是彗星,而是小行星,如极大期在12/14前后的双子座流星雨便是如此。

流星雨.jpg

  英仙座流星群曾在1991~1992年爆出400颗以上的数量;1990年代末数量已降成100左右。1990年代之后数量增多的主因就是母彗星于1992年的回归造成的。目前彗星正远离中,流星数量也有逐年降低的趋势,不过仍不容小觑。

  您可至美国航太总署(NASA)全天监测相机(network of all-sky cameras)网站观看监测相机捕捉的火流星画面。

与英仙座流星雨有关的神话故事

  希腊神话故事中,英仙座所代表的希腊神话故事人物柏修斯(Perseus)是天神宙斯(Zues)和阿尔戈斯(Argos)国王的女儿达那厄(Danae)之子。因有预言指出达那厄的其中一个儿子会对阿尔戈斯国王阿克吕修斯(Acrisius)不利,阿克吕修斯就干脆把达那厄藏在铜塔里,不使人知道她的存在。结果却被好色的天神宙斯看到,趁达那厄熟睡时,化做一阵金雨与其交配,这才有了柏修斯。所以传说英仙座流星雨就是宙斯拜访达那厄的那阵金雨呢!

如何观察流星雨

  观察流星雨很简单,挑选无光害影响、视野辽阔之处,用双眼欣赏整个天空,守株待兔
即可。

  斯威夫特-塔特尔彗星遗留在轨道上的尘粒接近地球时,被地球重力吸引而形成英仙座流星雨。其中,火流星与一般流星的数量比例大约是一比数十左右,在光害较严重的区域,亮度偏暗的一般流星不易看见,使可见流星数量减少。因此,观赏地点最好尽量挑选光害稀少的环境进行观察。其中,高山水汽少、光害少、空气透明度高,是最好的观察地点;其次为远离城市的乡村地区。海边因水汽含量高,易吸收星光,条件不如高山好。城市内的观赏条件最差。不过近期因受到台风豪雨的影响,前往山区前请务必事先打听路况,并随时注意安全,慎防落石或土石流等灾害!


  流星出现的时间和位置并不固定也无法预测,观看时切勿只盯着天空某个固定的地方,以免错失他处出现的流星,所以最好是挑选视野开阔的地区,躺下后轻松扫瞄全天空即可。

  如果想要留下精彩的流星影像,可利用三脚架固定数位相机或数位摄影机,对准天空、按下快门后做长时间曝光摄影即可。一般数位相机可将感光度调高,并以延迟曝光模式拍摄,将更易捕捉流星,而不致会晃动相机使星点变形。 

火流星超多的英仙座流星雨

  英仙座流星雨的流星速度中等(平均每秒59.6公里),亮度中等到偏亮(平均约2等),常带有残余的尾迹且常出现彩色的流星,此外,根据往年观测资料发现它是一年当中出现火流星数量最多的一群流星雨。以下为自2008年迄今观测到的火流星统计数量统计,火流星数量最多的就是英仙座流星雨(PER),其次为12月中旬的双子座流星雨(GEM)、猎户座流星雨(ORI)等。英仙座流星雨火流星最亮亮度平均约为-2.7等,双子座流星雨则为-2等,几乎比英仙座流星雨的还暗了近1个星等。

  美国NASA流星体环境研究室(Meteoroid Environment Office)研究员Bill Cooke指出:英仙座流星雨的火流星数量之所以这么多的原因,很可能是因为它的母彗星也比较大的关系。

  因此,数量稳定,流星平均亮度高,发生在气温适宜的夏季,使得英仙座流星雨成为非常适合大众观赏的一群流星雨。
histogram.gif

2015年的英仙座流星雨实际状况

  下方是国际流星雨组织(IMO)汇整全球观测者报告的2015年英仙座流星雨数量随时间变化图。2015年ZHR最多时(ZHRMAX)达95颗,几乎与预测值ZHR~100相当,且亮度指标(r)达2.0,比原本预估的2.2还亮。由此可知,英仙座流星雨绝对是值得推荐观赏的天然烟火秀喔!

per2015overview.png

以上内容由台北天文馆提供,「有趣天文奇观」网站收录,欢迎多加利用。


2016年08月12日英仙座流星雨潜在爆发(ZHR=200+)——专题http://interesting-sky.china-vo.org/meteor-shower/re-ma-me/perseids2016/ 

2016年流星雨及月闪观测预报:http://interesting-sky.china-vo.org/2016-meteor-shower/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观测方式:vtype_1.jpg vtype_2.jpg vtype_4.jpg

  当从地球中心向外看,月球与某颗行星的赤经经度相同时,称为这颗行星「合月」,通常是这颗行星与月球比较接近的时候。

  近期的火星和土星位于天蝎座头部至蛇夫座脚部一带,+1.0等天蝎座心宿二、-0.6火星与+0.4等土星几乎恰成正三角形。此外,由于月亮离地球比较近,所以在地表上看到月亮在天空中移动运行的速度比其他天体快很多,使得8/12的5:50火星合月,18:18心宿二合月,19:47土星合月,而在8/11-12傍晚可以看见上弦月则从它们的北方通过,其中8/11傍晚在火星右上角约10度远之处,8/12则在土星左上角约3度远之处。这是个适合利用一般相机捕捉的景象喔!

201608111900-MOON_MARS_SAT.png

201608121900-MOON_MARS_SAT.png

2016/8/11-8/12傍晚19:00,月球接近火星、土星与心宿二示意图。

以上示意图由Stellarium软体产生。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当从地球中心向外看,月球与某颗行星的赤经经度相同时,称为这颗行星「合月」,通常是这颗行星与月球比较接近的时候。

  在8/4-8/6的傍晚,傍晚日落后半小时内可在西方低空见到月龄1.5~3.5的细弯眉月陆续经过-3.8等金星、-0.1等水星和-1.7等木星。其中,8/4/14:17金星合月,金星位在月球以北约2.9度的地方;紧接着在8/4的16:46轩辕十四合月,狮子座主星轩辕十四位在月球以北约1.7度之处;而后在8/5的6:11水星合月,水星位在月球以北仅0.56度的地方;最后,在8/6的11:30木星合月,木星位在月球以北仅0.21度的地方。

  在夕阳余晖中,-1.7等的木星明显易见;金星亮度虽达-3.8等,但因为仰角不足5度,大气消光再加上夕阳余晖遮蔽,不像木星那样一眼望去随即可见;而水星只有-0.1等,因仰角约10度,并不高,所以也会受到大气消光效应影响而不容易看到。故建议可利用双筒望远镜协助观赏。除了这3颗行星外,邻近处还有狮子座主星轩辕十四,但亮度仅+1.4等,比水星还不容易看到。

201608041900-ven_mer_jup.png

201608051900-ven_mer_jup.png

201608061900-ven_mer_jup.png

    2016/8/4-8/6傍晚19:00,眉月、金星、水星、木星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以上示意图由Stellarium软体产生。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根据掩星专家Steve Preston的预测,编号第433号的小行星爱神星(Eros)将在2016年8月3日凌晨4:36前后从9.0等恒星HIP 110426前方通过而形成小行星掩星事件。掩食带通过台湾南部的嘉义、台南、高雄、台东等地区,被掩恒星尚算明亮,用口径8公分以上的望远镜即可观测。

0802_433_37505_Map.gif

    2016/8/3凌晨4:36,433号小行星爱神星掩HIP 110426路径示意图。


  HIP 110426位在赤道座标(J2000.0)RA=22h22m1.4667s, Dec=-2d16'39.919",这颗恒星属于宝瓶座,如下图。掩星发生当时,恒星的方位角约245.9度,仰角约37.2度。而爱神星本身亮度12.4等,比恒星暗许多,一般小口径望远镜只能直接观察恒星亮度的变化,但口径够大(20-25公分以上者)的望远镜则可以看到小行星逐渐接近这颗恒星,重叠,然后又逐渐分离的过程。恒星被小行星掩住的时间仅有短短的1.8秒,恒星亮度估计将减少3.4个星等。其他详细预报资料与星图请参见Steve Preston掩星预报网

201608030436-433occult.png

   2016/8/3凌晨4:36,433号小行星爱神星掩HIP110426时,所在位置示意图。
以上示意图由Stellarium软体产生。


  爱神星在小行星中相当出名,因为它是第一个有探测器环绕的小行星,最后还成功登陆在其表面(2001/2/12, NEAR Shoemaker任务),虽然当时登陆这回事只是个意外之举。爱神星发现于1898年8月13日,属于近地小行星中的阿莫尔型小行星(Amor);这类小行星的近日点在地球轨道以外的1.017~1.3AU(天文单位)之间,所以虽属近地小行星,但一般阿莫尔型小行星对地球的撞击威胁机率极小。它出名的另一个原因,是在1900~1901年之间,科学家以它为目标,进行一个全球性的三角视差测量,由此获得所谓的「太阳视差(solar parallax)」,并由此计算太阳到地球的距离。1930~1931年间科学家趁爱神星比较接近地球时,再度进行太阳视差的实验,所得结果一直被视为太阳距离的标准,直到后来雷达测距或动态视差方式开始发展之后测得更精确数值才被捨弃。

  爱神星外型呈现不规则的落花生状,大小约为34.4公里×11.2公里×11.2公里,估计质量达6.7×1012公吨,最长轴部分约比台北盆地大一些。其名称Eros,是希腊神话故事中的爱之神,相当于罗马神话中的「丘比特」,故中文名为「爱神星」。经NEAR Shoemaker任务的测量,其自转一周约需5.27小时,白昼一侧的表面温度达摄氏100℃,夜晚面则降至摄氏零下150℃,差异颇大。

  由于有探测器近距离拍摄测量,故可以清楚显现爱神星表面的地质特征,如同地球、月球或火星等天体一般,科学家们按例给予这些地质特征命名,其中有两个坑洞以中国著名文学作品——《红楼梦》中的主角林黛玉(Tai-yu)和贾宝玉(Pao-yu)为名,有意思吧!

PIA02475_Eros.jpg

  由于掩星时间非常短,建议最好使用校过时的录影设备,加在望远镜后方进行观测,录影设备的时间误差勿超过1秒钟。观测结果,连同观测者姓名、观测地点(经纬度与海拔高度)、仪器等,可寄至台北天文馆tam001@tam.gov.tw,将协助转寄给Steve Preston博士以提供科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