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观赏方式:肉眼观赏 可拍照 ★★

  天和号核心舱是中国天宫号太空站的核心舱,于2021年4月29日中午11时发射升空,并成功进入轨道。核心舱是三名太空人生活空间,为太空站提供动力、推进和生命支持系统。

  天和号核心舱将在7月3日19时15分~19时25分过境,过境时亮度会随着太阳光照角度的不同以及地面观测角度的不同而改变。约在19时20分最高仰角69度,此时亮度为0.9等。在这段时间内,可以明显地看见一个亮点从西南方天空往东北方掠过。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到Heavens-above网站上查询,记得要先设定好观测所在地的位置。(编辑/台北天文馆赵瑞青)

天和号过境
2021年7月3日台北天文馆所见天和号核心舱过境飞掠路径。

天和号投影轨迹
卫星轨道在地球表面的投影轨迹,红圈内为仰角10度以上可观测区域。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观赏方式:肉眼观赏 可拍照 ★★★

  6月初,东海岸国家风景区管理处的影片实时纪录中,除了看见超大火流星之外,其实在隔天也有拍摄到星链的连续画面,而星链是商业太空服务公司SpaceX计划推出的近地轨道卫星群,2015年,其执行长Elon Musk宣布星链计划,预期利用卫星取代传统地面通讯设施,并帮助偏远地区接入高速宽频网路。

  SpaceX计划在2020年代结束之前在轨道上部署将近12,000颗卫星;首先在550公里处部署1,600颗,1,150公里处部署2,800颗,340公里处部署7,500颗。由于设计之初并未考虑光污染的问题,仅仅是这一部分,已影响到全球的天文观测,可以预期在12,000颗完全部署之后,影响天空甚钜,SpaceX在舆论压力下在第8次发射时,将其中一台增设卫星遮光罩测试,以求降低反射亮度,可惜成效不彰,仅降低0.8等,而下一批即将发射的第29批次卫星将于7月份发射,目前在环绕地球的星链卫星,已高达1,737颗。

星链卫星天空的路径
星链卫星天空的路径(想看的人必须凌晨起床喔!)

  而本次肉眼可见的星链以台北天文馆为例,星链27系列卫星将于7月2日凌晨3时39分起至3时46分止看见一整串卫星划过天空,亮度可达2.5等,共约有27-28颗较亮的卫星经过,根据不同的观测位置,其时间、方位、亮度也不尽相同。若想要提早知道符合自身观测位置的确切时间,可以浏览heavens-above网站并调整右上角的观测位置以取得最佳资讯。(编辑/台北天文馆技佐许晋翊)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宇宙真的很神奇,有时候我们错过了超新星现象的首播,竟然还能再看到重播!

  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Steven Rodney与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团队最近发表一篇研究,他们从哈勃太空望远镜过去的观测资料中,发现一颗2016年的超新星AT2016jka。它位于一个非常特别的星系MRG-M0138,因为被前景中的星系团MAC J0138.02155所产生的重力透镜效应影响,产生了四重的幻影。

  研究团队在该区域2016年7月的数据中找到了3个曾经出现的光源,确认为同一颗超新星AT2016jka,其光线的路径因为重力透镜效应而分裂出现在不同位置上,就像沙漠里的海市蜃楼出现在不同地方。

  虽然AT2016jka的宿主星系MRG-M0138分裂成四个影像,团队并没有在过去的数据中找到AT2016jka的第四个分身。经过研究人员的计算,因为前景质量分布的状态,MRG-M0138星系的四个分身光线路径长度不一,不会同时到达地球。AT2016jka的第四个分身影像预计在2037年左右才会在地球附近被看到。

  这个观测对宇宙学模型的发展相当重要,现在宇宙正因为未知机制加速膨胀,科学家以一个还不太知道该怎么完善的暗能量模型解释,如今非常需要更多的观测资料,从中拼凑出更好的宇宙学模型。作为标准烛光的超新星一直是帮助科学家了解宇宙演化的重要现象,而同一颗超新星、因为宇宙质能分布不均而重复现身,将可以接露更多关于宇宙演化的讯息。(编译/台北天文馆虞景翔)

MRG-M0138的四重影像,图中SN1~4(SN4尚未发生)为同一颗超新星AT2016jka。
MRG-M0138的四重影像,图中SN1~4(SN4尚未发生)为同一颗超新星AT2016jka。

资料来源:Universe Today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2014 UN271轨道示意图(白色线段)。
2014 UN271轨道示意图(白色线段)。

  天文学家Pedro Bernardinelli和Gary Bernstein最近发现了一个轨道绕太阳运行并延伸到欧特云(Oort cloud)的天体,他们将其命名为2014 UN271。

  研究人员在研究2014年至2018年暗能量调查收集的档案图像时有了这一发现。自它被发现以来,诸如MMPL论坛、小行星中心和喷气推进实验室(JPL)等机构一直在跟踪它,并发现它将在2031年最接近地球。

  测量表明它的大小介于一颗非常小的行星和彗星之间(直径约100到370公里范围)。如果属实,将是迄今为止所发现最大的欧特云天体。但是,吸引天文学家注意的是,这个天体的轨道几乎垂直于太阳系行星所形成的平面,并将它带入太阳系内部,大约10.9个天文单位的距离处(靠近土星的轨道)穿过欧特云。据计算,绕太阳一周为61万2190年。它目前正在向太阳系的内部移动,意味着将有机会在10年后观察到它。

  当它靠近太阳时,会因为表面的冰冻物质被蒸发而形成有如彗星般的尾巴。然而,目前还不清楚2014 UN271会有多亮,很可能只介于冥王星和它的卫星冥卫一之间,必须使用强大的望远镜才可看到它。(编译/台北天文馆吴典谚)

资料来源:phys.org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一项史无前例的研究显示,恒星育婴室比天文学家最初的想像还要多样化。

  PHANGS(Physics at High Angular Resolution in Nearby Galaxies)项目的天文学家有系统的绘制了90个星系里的10万个恒星育婴室,他们发现每一个都比原来想像的要来的独特。

ALMA所绘制的部分恒星育婴室
ALMA所绘制的部分恒星育婴室

  恒星的形成需要数千万年的时间,从质量达太阳数百万倍的分子云开始,到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塌缩形成温和发光的原恒星,接着开始旋转并吸引周遭物质形成圆盘,在获得足够质量后,核心开始点燃核融合,变成像我们的太阳一样的球体。但这个过程消耗掉一个恒星育婴室内所储存气体和尘埃的速度有多快,以及能形成多少颗恒星,则取决于恒星育婴室在星系中的位置。

  我们曾以为每个星系中的所有恒星育婴室看起来都差不多,但这项研究结果却显示并非如此。这项为期五年的研究,使用位于智利阿塔卡玛大型毫米及次毫米波阵列(ALMA),之所以使用无线电波望远镜协助观测,是因为这样可以更聚焦于来自黑暗且致密的分子云其尘埃及气体所发出的微弱光芒,而非来自于这些分子云孕育的年轻恒星所发出的可见光,这可以让天文学家研究恒星的母云是如何塑造其形成的。

  「要了解恒星是如何形成的,我们需要将一颗恒星的诞生与其在宇宙中的位置连系起来。如果一个星系代表一个城市,那么社区就是旋臂,房屋是恒星形成的单位,附近的星系则是邻近的城市。」PHANGS首席研究员Eva Schinnerer说这些观察告诉我们,「邻居」对恒星诞生的地点和数量有着微小但显着的影响。

  他们发现恒星的锻造方式不同,取决于产生它们的分子云是位于星系盘、棒状结构、旋臂还是星系中心。星系密集区域的分子云相较于宁静区域而言,通常质量较大、密度较高且更动荡。分子云形成恒星的速度和其高密度区崩溃成恒星的过程,似乎都取决于分子云所在的位置。

  接下来,该团队将尝试弄清楚这种变化对恒星和行星的形成,以及我们在宇宙中的位置可能意味着什么。研究人员指出这是我们第一次清楚地了解附近宇宙恆星育婴室的数量,从意义上来说,这是了解我们来自哪里的一大步。现在我们知道恒星育婴室因地而异,但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够了解其中的差异及其如何影响恒星和行星的形成。(编译/台北天文馆赵瑞青)

资料来源:Space.com

发布单位:香港天文学会

  一颗2010年7月14日由广域红外线巡天探测卫星(Wide-field Infrared Survey Explorer,简称WISE)发现,编号441987的近地小行星,2021年6月25日13时09分(±<1分钟)掠过地球。在最接近地球的时候,441987号小行星与地球的距离大约为5,972,525.49公里,是地球和月球之间平均距离384,401公里的15.5倍。

  小行星直径估计187米,掠过地球时光度18.5等。

小行星441987(2010 NY65)

【图、文:节译自美国太空总署喷射推进实验室】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一颗另天文学家困惑的天体在他们的眼球底下消失,隔了很久才又冒出来,借由远景变星观测计划(Vista Variables in the Via Lactea Project),他们捕捉到了这颗名为VVV-WIT-08的天体,科学家们将它取名为WIT,代表着「What-is-this?」,这颗恒星似乎无法归类在任何一个已知类别。

  一般而言,恒星的亮度变低并不少见,例如凌日法中的系外行星会在恒星前通过,让其亮度降低,又或者是脉动变星那样,受到恒星自身的膨胀或压缩而产生的亮度变化,但是一颗亮度降低到完全不见的恒星简直闻所未闻,更是长达200多天。

  该恒星位于25000光年外的银河系中心,而科学家在光学重力透镜实验中也有观测到它的存在,透过分析观测结果,科学家现在怀疑该天体是一颗比太阳大100倍的大质量恒星,它周期性地被一个较小的伴星挡住,而且这颗伴星被一个不透明的圆盘包围着。

  VVV-WIT-08已经不是单一个案了,事实上御夫座ε星每27年也会发生一次长时间变暗的现象,另外更有一组恒星系统,它是每69年变暗一次,科学家将它们共同称呼为「闪烁的巨星」,这次发现使得类似天体总数达到五个,而且预期不久后还会发现其它的类似天体。

  目前虽然有些传闻说这些有可能是高等文明在使用戴森球的方式收集恒星的能量,但相关的证据仍不足以令这个假设成真,相关的研究发表于《皇家天文学会月报》。(编译/台北天文馆技佐许晋翊)

资料来源:Space.com

发布单位:香港天文学会

  美国太空总署(NASA)6月18日表示,哈勃太空望远镜一直在观察宇宙超过三十年,但在过去几天里一直处于停机状态。

  NASA试图在星期一(6月14日)重新启动,但是失败了。初步证据显示电脑内存模块退化是问题的根源。之后又尝试切换到备用内存模块也失败了。

  NASA指出,哈勃太空望远镜本身和伴随它的科学仪器状况良好。只是有效载荷电脑有问题,这个电脑的作用是控制和协调科学仪器,并出于健康和安全目的对这些设备进行监控。

  有效载荷电脑技术可以追溯到1980年代,并在2009年的维护工作中更换。

  哈勃太空望远镜于1990年发射,彻底改变了天文学世界并改变了我们对宇宙的认知,因为它发回了太阳系、银河系和遥远星系的清晰图像。

【文:节译自物理学机构网页】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观赏方式:肉眼观赏 双筒望远镜辅助观赏 可拍照 ★★

  6月24日6时42分发生火星合M44鬼宿星团,此时火星与M44位在相同的赤经上,但因当日M44约于7时40分东升,约21时05分西落,因此最佳观赏时间为日落后到20时30分之间,找西方地平线约5度至20度仰角的天空无遮蔽处即可观赏。

  M44鬼宿星团又称蜂巢星团,是位于巨蟹座的疏散星团,夜空下若用肉眼观看会看见一团模糊的光斑,可使用低倍率的望远镜或双筒望远镜观赏。(编辑/台北天文馆赵瑞青)

发布单位: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观赏方式:肉眼观赏 可拍照 ★★

  今年夏至发生在6月21日11时32分,夏至发生的时间是太阳刚好到达黄经90度的位置,此时太阳位于金牛座与双子座之间,阳光直射北回归线。而一天之中影子最短的瞬间,就叫做正午,也是太阳位置最高的时候,因此当夏至正午时分站在北回归线上看太阳,太阳就在正头顶,发生「立竿无影」的现象!夏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昼最长、夜晚最短的一天,而且越往高纬度移动,则白昼越长,在北极圈区内,即北纬66.5度至北纬90度间,形成「日不落」的现象没有夜晚,即所谓的永昼。而位于南极圈内的地区则呈现永夜现象。

夏至阳光直射北回归线、北极永昼、南极永夜。
夏至阳光直射北回归线、北极永昼、南极永夜。

1515234674325187.jpg
台北地区年度日出、正午与日落时间变化图。

  一般认为夏至是一年中最早日出与最晚日落的日子,但其实不然。以台北地区而言,日出最早是在6月6日至6月12日间(5时03分),而日落最晚则在6月26日至7月9日间(18时48分),与地球公转轨道为椭圆形及自转轴有23.5度倾角等因素有关。如果长期于固定时间拍摄太阳位置,会看到太阳呈现「8字图」的日行迹,而且夏至的太阳就位于「8字图」的最顶端。在《淮南子·天文训》书中有「夏至则斗南中绳,阳气极,阴气萌,故曰,夏至为刑。」意思是夏至时节北斗南指午辰方位,与子午经线相合,这时阳气上升到了极点,阴气在其中开始萌发,所以说,夏至是万物开始削减衰败的季节。

  整个北回归线共通过16个国家和地区,台湾地区则是通过嘉义及花莲两个县市,台湾的北回归线标志共设有3处,分别是嘉义水上乡、花莲瑞穗乡和丰滨乡,其中嘉义水上乡标志设立于1908年,同时也是全球首座在北回归线上设置的标志物,其旁设有「北回归线太阳馆」。而花莲瑞穗舞鹤台地立有白色日晷造型的北回归线标志,公园内设有许多跟天象、气候、节气、地球科学等相关的解说牌示。但由于地球自转轴倾角变动致使北极点漂移以及天球岁差等效应,造成北回归线会缓慢移动。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夏至正午立竿见影,测试一下所在地的太阳影子最短到什么程度喔!(编辑/台北天文馆赵瑞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