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14年05月27日22时25分(GMT+8)
直接用肉眼观测流星,无需借助任何仪器【注意保暖及安全】,你可以选择躺着看,不必死盯着夜空一个地方,因为流星随机出现在夜空任何位置。如果可以,您可以提交您的报告于IMO(国际流星组织)
根据IMO【国际流星组织】信息:彗星209P将带来一场流星雨,其预测的峰值将在北京时间【下同】2014年5月24日15时-16时,最大峰值将在15时03分(Lyytinen预测),15时21分(Maslov预测),15时40分 (Vaubaillon预测)。初步的预测流星数为ZHRs=100+,有可能翻数倍。流星最大高峰很短暂,仅几分钟到1小时,但可能会有多个峰值,且峰值数量可能更高。恰逢新月对观测有利。最佳观测点北美。
23-24日流星雨实时直播网:[Slooh][ Spaceweather.com ] [ 虚拟望远镜项目 ] [ 国际流星组织 ]【加拿大流星轨道监察雷达接近即时的出现位置和数量】【全球流星雷达监测】【NASA】
最新信息:
更新
2014年5月27日 – CMOR雷达监测到的数量大约有100颗,堪比2011年天龙的雷达监测数量,相对其它小流星雨群来说,这个全新的流星雨算是大爆发的。然而,我们不是很幸运,尘埃团的颗粒太小了,没有多少目视可见的流星。另外全球26个雷达站点监测到的最大为ZHR-r约等于30。
2014年5月25日 – CAMS最新收集到的数据【其他数据正在分析】——流星雨活动于北京时间5月23日12:48到5月24日16:48;高峰时间为12:41和16:48。
2014年5月25日 – 荷兰——CAMS监测到了早期的活动,北京时间为5月24日05:34、07:56、07:58
图片来源:国际流星组织【自动更新】
2014年5月25日 – 国际流星组织发布了全球目视观测情况,详情点击这里
全球无线电流星监测数据,图片来源:日本无线电波流星监测【自动更新】
日本国内无线电流星监测数据,图片来源:日本无线电波流星监测
2014年5月24日 – 日本的无线电波观测流星数量变化图【监测其国内动态】,每隔10分钟。ZHR最大【非目视】近40,大概的北京时间是14时30分。
2014年5月24日 – 很多地区的观测ZHR不超过5至10颗,尘埃颗粒可能与以往的流星预测模型有偏差,有可能流星雨的爆发会延迟到25日凌晨。详情点击这里。
2014年5月24日 – NASA专家举办新流星雨的活动,详情点击这里。加利福尼亚州为首的美国航空航天局赞助的流星雨监控项目,已在2011年和2012年的六月初检测到一些流星,出现的来源可能是彗星209P/Linear。
2014年5月24日 – 搜寻地外文明计划研究所已经暂停搜索(它们拥有自己的射电望远镜将暂时停止其寻找外星智慧今晚和明晚【 5月23日-24日】) ,并开始无线电波流星观测。实时无线电波监测:【自动更新】http://t.cn/RvyYovz
2014年5月24日 – 叶泉志发表博文《2014年鹿豹座流星雨前瞻3》,我国是关注该流星雨的亮点。
2014年5月23日 – 科学家在马歇尔太空飞行中心预计:流星雨的持续时间段在24日10:30和19:00之间(UTC+8),高峰时间为14:00和16:00之间(UTC+8),峰值数量200颗每小时。详情点击这里
2014年5月23日 – 流星邮件组的一份报告说,5月23日【今日】16:07看到一颗鹿豹座流星,其亮度约4等。http://t.cn/RvyMGiE
2014年5月23日 – 近来有不少观测者报告有北极附近辐射出的慢速火流星,怀疑和林尼尔彗星有关;Jenniskens 报告了另一个6月中出现的年度流星雨,且发现其轨道和林尼尔彗星非常吻合,怀疑两者之间有物理联系。但这些均没有定论。【引用】
2014年5月23日 – 戈德斯通雷达的天文学家刚刚宣布说他们已经观测到了林尼尔彗星的雷达回波,这说明彗核可能的确比我之前预计的要大上许多。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阿雷西博雷达将在明天加入观测,估计下周中期彗星距离地球最近的时候,他们可以得到非常强的回波,以进行彗核成像。【引用】
2014年5月23日 – 叶泉志发表博文《2014年鹿豹座流星雨前瞻2》
2014年5月23日 – David Asher和Robert McNaught昨日(22日)发布了一套他们自己的预测: 彗星尘埃颗粒群的22次公转轨道数于1903年喷发,距离地球仅0.00005AU(天文单位,日地距离)和47次公转轨道数于1778年喷发,距离0.00001AU,由此得出高峰时间15:09 和15时47 。很多其他轨道都小于0.0001AU。
2014年5月23日 – 法国天体力学及历算研究所(IMCCE)的 Jeremie Vaubaillon预测:流星体撞击月球【月闪】的可能时间段在北京时间5月24日的09:30和13:30(GMT+8)之间,他计算出月球将遭遇到1703年和1919年之间的抛射物。如果预测正确的话,最佳观赏月闪现象的地区在欧洲西部和南美洲的东部。
2014年5月23日 – 图片来源及处理由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The University of Western Ontario)就读的叶泉志以及星明天文台的高兴和许文韬于5月18.69 (世界时间),彗尾的长度至少在15角分,更多详见http://t.cn/RvLO6sI
2014年5月22日 – 彗星209P/Linear的最大亮度预测比以前(11等)预测的要暗淡,但只有约一个数量级,目前预计5月29日的峰值亮度约+12等[ 彗星亮度曲线——Seiichi Yoshida]
2014年5月21日 – 月闪(流星撞击月面产生的闪光)预测图,美国宇航局流星体环境办公室预测5月24日16时后可能是流星撞击月球的高峰时间,看下面。
2014年5月21日 – 国际流星组织(IMO)发布了2014.5.24鹿豹座流星雨全球可观赏区域图,看下面。
2014年5月21日 – 洛厄尔天文台的戴夫施莱谢尔一份报告,我们观测到了彗星209P产生了一些活动(产生了一些基本元素 OH, CN,和C2),根据我们的观测,可以确认在早之前有关彗星较低活跃的观测报告。彗星的“产水率”表明有效的挥发面积仅约0.01平方公里,如果这是发生在彗核,那么仅仅只有100×100平方米了。
2014年5月20日 – 伊卡洛斯、彼得詹尼斯肯斯等人监测到了与209P/Linear轨道类似的较弱流星活动,但
2014年5月19日 – 上图显示了以往年份的流星射出位置,圈内大致是鹿豹座流星雨的射出位置。
2014年5月18日 – 一份彗星邮件组信息:彗星209P目视亮度14.1, 彗发0.3角分。
2014年5月17日 – 我们怀疑彗星209P/Linear可能比原先估计的要大。最新观测彗星直径在1.9-4.9千米,比早些时候估计的0.8-1千米还要大。彗星可能要从离太阳1.4AU【天文单位,日地距离】的地方开始活跃,但目前相对活跃较低。来源:中央天文电报局(Central Bureau for Astronomical Telegrams,CBAT)
2014年5月16日 – 日本佐藤干哉预测最大峰值时间14时36分至16时01分,喷发物年份1803 至1914年,估计数量15至30颗。【2】
2014年5月16日 – 萨尔瓦多·阿吉雷于2014年05月15日16时再次拍摄到-7等?的火流星, 来源可能是彗星209P/LINEAR?
2014年5月14日 – 叶泉志发表博文《2014年鹿豹座流星雨前瞻》
2014年5月14日 – 美国流星协会发布《Posssible Meteor Display on May 23/24, 2014》
2014年5月13日 – 彗星209P/Linear拍摄于05月13日,由埃弗拉因·莫拉莱斯·里维拉在波多黎各(皇家社会去托大学德尔加勒比 – SAC )拍摄。期待看到这颗彗星的第一个彩色图像。
2014年5月12日 – 更多证据显示彗星209P/Linear在以往的活跃是较弱的,有两个研究小组(Rudawska & Jenniskens 2013, Segon et al. 2014)报告说在各自的流星摄像巡天资料中发现活动于4-5月的一个非常微弱的新流星群,其轨道特征与林尼尔彗星相似,但极大时间略有不同(5月初)。【引用】详见PDF 【萨尔瓦多·阿吉雷于11-12日(世界时间)天空摄像头捕捉到了2颗火流星,非常明亮(-8或-10等?)在北天区】
=======================================================================================================
全球最佳或部分观赏地区05月24日鹿豹座流星群ZHR估计值表:(单位:颗)
【以下地区的附近地点情况差别不是很大】
我国部分地区情况【24日21时估值,21时之前颗数逐步增加】 |
|||||
省/地点 |
极大北京时间 时/分 |
市区 J/V/Y |
市郊 J/V/Y |
乡郊 J/V/Y |
很黑地区 J/V/Y |
北京 |
小于21时 |
0/0/3 |
0/1/13 |
0/1/21 |
0/2/28 |
上海 |
小于21时 |
0/0/3 |
0/1/10 |
0/1/17 |
0/2/23 |
台北 |
小于21时 |
0/0/3 |
0/1/13 |
0/2/21 |
0/2/29 |
钓鱼岛 |
小于21时 |
0/0/2 |
0/1/9 |
0/2/15 |
0/2/20 |
重庆 |
小于21时 |
0/0/3 |
0/1/11 |
0/1/18 |
0/2/24 |
哈尔滨 |
小于21时 |
0/0/4 |
0/1/13 |
0/1/23 |
0/2/30 |
几个最佳观赏地区情况【加拿大以及美国/23日21时-24日7时】 |
|||||
国/地点 |
极大当地时间 J/V/Y |
市区 J/V/Y |
市郊 J/V/Y |
乡郊 J/V/Y |
很黑地区 J/V/Y |
加/温哥华 |
23:18/23:38/22:38 |
7/44/25 |
25/166/96 |
43/279/161 |
57/376/216 |
加/魁北克 |
02:18/02:36/01:42 |
5/32/21 |
21/121/78 |
34/203/131 |
46/273/176 |
加/萨斯卡通市 |
01:18/01:38/00:40 |
7/43/25 |
25/164/94 |
42/276/158 |
56/372/212 |
加/温尼伯 |
23:34/23:46/00:28 |
1/9/7 |
3/35/28 |
5/60/47 |
6/80/63 |
美/旧金山 |
23:18/23:38/22:34 |
5/34/20 |
20/130/77 |
34/218/129 |
45/294/174 |
美/西雅图 |
23:18/23:38/22:38 |
7/42/24 |
25/161/93 |
41/271/156 |
56/364/210 |
美/纽约 |
02:18/02:38/01:38 |
5/29/18 |
17/112/67 |
29/188/112 |
39/253/151 |
美/洛杉矶 |
23:18/23:38/22:32 |
5/30/18 |
18/114/68 |
30/192/115 |
40/258/154 |
美/达拉斯 |
01:18/01:38/00:32 |
4/24/14 |
14/91/54 |
24/153/91 |
32/206/122 |
墨西哥 |
02:18/02:38/01:10 |
2/12/8 |
7/46/32 |
12/78/53 |
17/104/72 |
// |
// |
// |
// |
// |
注意:J表示Lyytinen/詹尼斯肯斯 2006年预测值、V表示Vaubaillon 2012年预测值、Y表示叶泉志/维格特 2013年预测值。数据是基于60颗/小时,峰值时间15:20(北京时间),持续3.5小时。
以上数据来源:Peter Jenniskens 及 Dave Nugent和Stellarium软件、skychart软件、Occult软件。
======================================================================================================================
2014年5月07日 – 彗星209P/Linear新图片,Alfonse Diepvens,比利时。[其他图片]
5月6日官网发布:http://meteor.seti.org/【英文】
5月6日NASA新闻:http://science.nasa.gov/science-news/science-at-nasa/2014/06may_newshower/
空间天气网——2014年5月3日
峰值预期位于北京时间14:00到16:00之间,预计当地球穿过碎片带时流星率高达每小时200颗。
发表于2013年11月01日【叶泉志,Paul A. Wiegert】的论文:另见右侧
彗星的残留物约210万英里(约338万千米),所以地球通过彗星残留物时间将超过30小时(北京时间23日12时-25日20时) !另见右侧。
国际流星组织信息——更新于2013年7月
由彗星209P/LINEAR带来的流星雨是本季度潜在的最重要的一次活动,事实上是今年地球将遇上彗星209P/LINEAR在1900年前后回归近日点时在轨道上留下的尘埃碎屑。目前已经有许多预测,最新的可能更接近真实情况。根据Esko Lyytinen、Mikhail Maslov、Jeremie Vaubaillon等人近期独立计算的结果,活动峰值应该发生在5月24日,最有可能是15时到16时之间,预报的辐射点位于天猫座边缘、大熊座、鹿豹座附近,相当接近大熊座o(内阶一),大约徘徊在赤经124°,赤纬+79°附近。具体峰值预测时间各有不同:Lyytinen的15时3分、Maslov的15时21分、Vaubaillon的15时40分。然而,关于这颗彗星还有很多并不明确,包括它的尘埃数量以及精确轨道等。因此,尽管初步的结论是ZHR有100以上,甚至可能达到流星暴雨级别,这纯粹是基于地球与所计算尘埃轨道的相对接近,这还远不能确定。而且最强烈的活动应该也持续很短,也许就几分钟至一小时不到。另外,相关尘埃尾迹的数量意味着可能不止一个峰值,所以也可能在预报的黄金时段之外。不管极大前后发生什么,地点合适的观测者最好尽可能保持注意力的集中以记录所发生的一切。记住,流星预报没有保证!5月28日新月,所以月光对观测的影响不大。对北半球高纬度地区,辐射点位于拱极圈内,有三个主要的适合无线电观测的区域——欧洲、北美和日本——能够全程跟进这次活动。5月底对北半球来说意味着短暂的黑夜,目视和拍照观测工作时间也比较短,不过预测的峰值时间对北美及其两侧海域地区来说都处在夜里。继续留意后续更新的相关信息吧。
彗星209P/LINEAR将产生下一个流星“爆雨”?——发表于2013年11月01日【叶泉志,Paul A. Wiegert】
以往的研究表明,彗星209P/LINEAR可能在地球上产生一个较强流星活动于2014年5月24日。然而,由于彗星的有限物理观测,所以确切的时间和活动量很难估计。在这里,通过2009年对其的光学观测数据,我们重新分析了209P/LINEAR。我们发现彗星尘埃产生相对很弱,在围绕其近日点八个月内,彗星的Afρ在1厘米量级。这一特征表明这颗彗星目前可能已从典型的彗星转换为了休眠的彗星。Syn- dyne模拟表明,光学彗尾最主要大颗粒β∼0.003。数值模拟证实该彗星尘埃路径的颗粒(1798年至1979年残留物)于2014年5月24日交叉地球。颗粒撞击地球的理论辐射是在夜空赤经122±1度,赤纬79±1度( J2000 )位在鹿豹星座。由于彗星发现时,它产生的尘埃碎屑已被耗尽,所以我们得出的结论是产生的流星“暴雨级别”( ZHR≥1000),这个数值是不太可能的。然而,我们的模拟也表明了颗粒的大小分布非常不对称,主要以较大的颗粒为主。与syndyne模拟的结果结合,我们认为该事件,如果检测到,可能是由明亮的流星为主。详情请点击这里
地球与主流星体正面接触,估计是彗星1898年与1919年间彗尾残留物,以1903年的为主。
极大日期(北京时间):2014年5月24日15时18分
天顶每时出现率 ZHR:200至300 颗
速度 :每秒 16.2千米(慢速)
亮度指标 :2.0(明亮)
辐射点 (历元 2000):赤经 8.2时/122.8°赤纬 +79.1°
流星雨觀賞提示及流星雨拍攝提示,請点击这里
地球与主流星体垂直接触,估计是彗星1763年至1783年间,或更古旧的彗尾残留物。
极大日期(北京时间):2014年5月24日15时55分
天顶每时出现率 ZHR:50至150 颗
速度 :每秒 16.2千米(慢速)
亮度指标 :2.0(明亮)
辐射点 (历元 2000):赤经 8.2时/122.8°赤纬 +79.0°
209P/林尼尔(209P/LINEAR)彗星介绍
209P/林尼尔(209P/LINEAR)是一颗短周期彗星。
209P/林尼尔是由林肯近地小行星研究小组(LINEAR)利用1.0-m 反射望远镜在2004年2月3日发现, 发现之初它被归类为小行星,但2004年3月30日观测到彗尾后确认是彗星,2008年12月12日被授予永久编号209P。
209P/林尼尔最近一次经过近日点是在2009年4月15日,下一次到达近日点是在2014年5月6日。2014年5月29日,彗星将在距离地球0.0554天文单位(8,290,000千米)的地方经过, 不过它的预测视星等只有11等。【1】
从周期彗星(编号209P)LINEAR形成的流星雨轨道上看地球
由上图可看出,观测的最佳地区位于天文曙暮光【-18度≤太阳与地平线<-12度】界线之南(太阳低于地平线18度)和流星雨辐射点地平仰角高度35度线以北区域。因此,最好的位置是位于北美大陆西北大部,包括美国和加拿大。
当时我国虽然处于白天不可见多数流星雨,但是如果出现大火流星,我国也许侥幸能见到。另外流星雨的高峰期可能会出现多个时间段,我国最佳观赏地区的北方朋友应该在当天日间或晚上入夜后观赏下,如果您更有时间不妨23日-25日晚都观赏下。
估计流星雨等级是根据彗星的光度测量,但是直到目前为止这些数据很少(如到2014年10月-注:可能是原文笔误,应该是2012年十月)。给个参考,我们估计天顶流量在100/小时到400/小时,这是一个很好的爆发!会成为一次显著的流星雨展示。根据目前彗星的轨道(从喷气实验室HORIZONS ephemerids 数据库),1803年至1924年之间的抛射物都在2014年落到地球轨道上,因此,这也可能是一次暴风雨,但是如何知道它是否会成为一次暴风雨?
预测团队 | 预测极大时间 (台北时间) |
预测ZHR | 备注 |
Peter Jenniskens & Esko Lyytinen |
5/24/15:00 | >100 | 可能发生ZHR>1000的流星暴 |
Jeremie Vaubaillon | 5/24/15:40 | 100~400 | 不太可能发生ZHR>1000的流星暴 |
叶泉志(Quanzhi Ye) & Paul Wiegert |
5/24/14:29 | <200 | 若209P彗星尘埃释出率一直很低,则实际流星数量可能远低于此数值,故不可能发生ZHR>1000的流星暴 |
Mikhail Maslov | 5/24/15:21 | >100 | 经过极精细计算,不可能发生ZHR>1000的流星暴 |
备注:ZHR是指辐射点在天顶,大气消光效应最小,且晴朗无云。 肉眼可见最暗极限星等达6.5等的最佳状况下,每小时可见的流星数量;不过通常不可能达到这种最佳状况,所以一般观测者实际可见的流星数量得打个7-8折;辐射点位置愈接近地平线,受大气消光效应愈大,暗一点的流星就会被淹没掉,所以辐射点仰角愈低,实际可见的流星数量也会少愈多。【10】
209P/林尼尔(209P/LINEAR)彗星最近地球空间模拟
209P彗星北京时间2014年5日29日15时51分(误差少于±1分钟)最接近地球,距离地球 0.055 459 天文单位。【2】
法国天体力学及历算研究所IMCCE 有关209P/LINEAR彗星经过轨道上形成流星体分布及地球相遇情况
地球会在北京时间13时43分开始进入主流星体区域,中心时间约15时40分,历时约3小时26分,至大约17时52分。流星雨高峰期时间香港日在日间,估计除火流星外,日间能见流星的数目不多。【2】
当时我国虽然处于白天不可见多数流星雨,但是如果出现大火流星,我国也许侥幸能见到。另外流星雨的高峰期可能会出现多个时间段,我国最佳观赏地区的北方朋友应该在当天日间或晚上入夜后观赏下,如果您更有时间不妨23日-25日晚都观赏下。
209P/LINEAR彗星产生的流星雨辐射点在鹿豹座【辐射点靠近北极星】
辐射点位置大致图【模拟地点:重庆】
图片来源:Stellarium软件
辐射点模拟位置图
如图所示最佳观赏地区位于加拿大(部包括北部),以及美国大部,在这些区域辐射点在夜晚可见。
209P彗星残留物的粒子和喷射速度空间投影【速度与颜色对比数据点击这里】
局部详细投影【喷射物密集区距离地球0.003AU(约为15万千米】
1903个流星体在太阳系的3D显示
等效二维视图
很明显地球将在2014年五月24日15:40(北京时间)左右和它交叉,现在最关键的问题是要
知道这个流星雨的级别,将是一次爆发或者暴雨?
呼吁全球观测209P/LINEAR (2004 CB)彗星
想要知道它能否成为暴风雨唯一的方法就是了解它的母体,209P/LINEAR (2004 CB)彗星。因此我们呼吁进行观测:天体测量、光度等级测量和[Afrho] 测量。任何数据都有助于得出天顶流量。
彗星209P:怎样观测 /测量?
-
天体测量:彗星的位置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彗星轨道的历史变化,因此,可以确定1803年至1924年间的抛射物能否在2014年穿越地球轨道。
-
星等(目视-绝对):它将帮助去测量彗星水的释放量和日心距的关系。
-
【Afrho】:它将帮助计算彗星释放的粉尘数量。
-
红外数据:可以帮助获得彗星释放的粉尘数量,气体(水)的相对量。
彗星209P:我们将如何使用测量?
请点击这里【英文】
我们在哪里可以看到流星雨?
根据目前初步的结果:最佳观测地区在北美洲中部(极佳在加拿大南部和美国北部),无月光的干扰。【3】
恩恩
距离2014年5月份大流星雨仅有42天
过来支持一下 值得收藏分享
好久没来了,过来转转
不错的网站,很喜欢,期待互访
不错哦,赞一个。求认识,求回访